吳海洋
摘 要: 閱讀是增長知識和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一個難點,注重對初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核已是近年來中考的一大趨勢。所有畢業(yè)班英語教師對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效果不是太好。那么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呢?作者認為主要應該從詞匯、閱讀習慣、語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著手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 教學現狀 對策 英語閱讀能力
閱讀理解在英語考試中占了相當大的分量,題量大,分值也多,閱讀理解能力最能反映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但是畢業(yè)班學生都害怕做閱讀理解題目,特別是任務型閱讀理解題目。為什么呢?
一、存在問題
1.詞匯積累問題
(1)詞匯的匱乏是影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初三學生面臨中考,所以老師和學生都把精力投入到考試答題技巧的訓練中,忽視了對單詞記憶的訓練和檢查。一些學生對于初一7A Reading中的單詞居然還有許多不會讀;部分學生學習單詞像“小猴掰玉米棒”一樣學一個丟一個,從不復習,長時間下去,問題越積越多。(2)學生在閱讀時不知道怎么應付陌生的單詞,他們對同義詞和反義詞的聯想方法、英語單詞前后綴構詞法等都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說結合語境猜詞。(3)一些老師對閱讀詞匯也不夠重視,沒有系統(tǒng)地講解過如何應付閱讀中所不了解的單詞,講課文里的單詞時,方法也很單一。如果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應該重視并及時改變這種情況。
2.理解水平問題
長句理解是初三學生閱讀理解的難點,部分學生一看到長句就嚇得手心冒汗,從而導致閱讀能力的下降。如何克服這方面問題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1)學生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點,即覺得語法學習非??菰餆o味,加上初一、初二積累的語法知識較少,導致他們在做題時感到無從下手,經過多次打擊后,漸漸失去學習興趣。(2)學生看到一個長句時往往不知道怎么下手,對句子的成分不會分析,不能正確地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謂、賓)及修飾成分(定、狀、補),更不能正確地理解句子。(3)一些老師在講解語法和分析句子時,使用簡單的教學方法,課堂氣氛不活躍,致使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必須采取措施,對癥下藥,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3.答題技巧問題
學生英語閱讀技巧不足也是影響得分的一個重要因素。部分初三學生總是“跟著感覺走”,不能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憑著自己的感覺分析文章;不能把握全文的邏輯順序和主旨大意;看到一篇英語文章就從頭到尾地讀,讀完后卻仍然沒有一點解決思路;處理問題的方法千篇一律,對文體不同的文章也采用相同的方法處理,從而導致英語閱讀不能得高分。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老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措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和水平。我認為可以從下幾個方面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二、采取措施
1.詞匯量要擴充
平時在英語閱讀中遇到生詞,不要立即翻字典。我們應該先觀察生詞的構成,并聯系上下文,對詞進行分析、猜測。這樣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且效果不錯。下面幾種方法可以成功地解決生詞問題。(1)多記單詞,掌握常見的短語,增加詞匯量。在識記單詞的時候,能夠利用聯想的規(guī)律,例如,night,light,eight,weight等,把它們放在一起就更容易記憶。多制作單詞卡,一有時間就拿出來記記背背,方便記憶。(2)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似曾相識的詞。這些詞大多是由熟悉的單詞派生或合成的。我們大可不必去查字典,可利用構詞知識推測其意思。把握了這一技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生詞的認讀。英語可以通過轉換、派生、合成三種形式構成新詞。(3)根據語境猜詞。我們可以根據文章中的refer to,in other words,that is to say,for example,such as等標記詞、同義詞、反義詞等進行猜詞。
2.理解要加強
閱讀水平的提高僅僅靠詞匯量的擴大是不夠的。即使我們認識每一個單詞,也不能保證能理解句子的意思,這就需要我們掌握語法規(guī)則,分析句子的結構。語法是詞匯組合成句進而組成篇章的規(guī)則。初三學生要好好學習語法,多做練習,培養(yǎng)學習興趣。老師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樂于參與,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速度要提高
英語閱讀文章的題材變化多端,形式多樣,所以學生做英語閱讀理解題難度就很高。為了在閱讀中得到高分,我們必須要有好的閱讀技巧抓住作者的意圖和思想。閱讀理解題目設計通常從直觀性問題、常識性問題、理解性問題、推理性問題四方面進行考查。在閱讀技巧的訓練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泛讀:粗讀全文,掌握主旨大意。粗讀時,要特別注意短文的首段、首句和末句,一般文章的主旨大意就在這里。抓住每段中的關鍵詞語,注重要點內容,不要過分推敲語言點,要捕捉整篇文章的綱目。(2)審題:先看題干,再帶著問題細讀文章。先閱讀試題,才能加強閱讀的針對性,節(jié)省寶貴的時間。(3)不同的文體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當我們分析記敘文時,我們要從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即五個W,who,what,where,why,when)等方面進行分析;當遇到議論文時,我們應找文章的論點、論據,認真推敲作者的意圖,從表面意思深入到內層意義;閱讀說明文時,就從事物的特性出發(fā);這樣我們就能對號入座了,后面的做題就更加容易了。
總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始終是主體,而老師則扮演導演的角色,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功能,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真正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是一個長期而又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平時多練練,同時還要認真總結,找出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和.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和閱讀能力.海豚出版社.
[2][美]大衛(wèi).P.哈立斯著.施明德編譯.怎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陜西人民出版社.
[3]普通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