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婷
在小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把太多的精力用于分析課文,而忽視了一些專項能力點的必要訓練,以致學生拿到有些題目無從入手,久而久之,學生受個人的認知、評價、個性、特點等影響容易形成考試焦慮,對考試成敗的擔憂和情緒緊張明顯表現(xiàn)在言行舉止上??荚囀菍W生必然要面對的,教師適當?shù)赜柧殞W生的應考能力是必要的。只有提高學生的能力,才能從根本上緩解考試焦慮。
一、找回自信,從容應對
大多數(shù)小學生是可以跟上班的,小學知識并不太難,只要激發(fā)學生興趣,讓他們找回自信,則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很好地從容應對,自覺完成學習任務。
個別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等著教師灌輸、等著現(xiàn)在答案抄錄、等著教師給定考點背誦。他們敬師如敬神,教師不定位的答案絕不敢也不想越過一步。其實,學生往往是教師的影子,有這樣的學生,我們應反思自己,是考試指揮棒的引導,更是有些教師觀念的固化。改變學生“小抄寫員”命運的根本是讓學生開動思維,在自主中找回自信。要多發(fā)展學生的直覺思維,要以學生熟悉的知識所牽涉的知識領(lǐng)域及結(jié)構(gòu)為根據(jù),讓學生的思維實行躍進、越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到語感,對語文學習有一種本質(zhì)的感知,保持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tài)。在自由的課堂學習氣氛中,多做推測問題,而不要一開始就過于追究推理的理由。這樣,在“頭腦風暴”中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讓學生敢于冒險,不必拘泥于成功與失敗,不為外部的賞罰而左右。教師提供了教材結(jié)構(gòu)后,在指導上應注意形成豐富的圖像,并防止過早語言化。要一邊組織部分材料,—邊活用材料,讓學生在自發(fā)的思考中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小學生直覺思維一旦形成,課堂便會如春花開放,課堂生成便會五彩繽紛。
二、融合文本,滲透訓練
小學語文里有很多知識點和能力點需要訓練,這些訓練可以安排專門的訓練,當然最好的訓練途徑是文本相融合,滲透訓練。在具體語境中,訓練得自然、實在,學生容易產(chǎn)生聯(lián)想。蘇教版小學語文沒有安排專門的修改病句或修辭語法知識的練習,卻在文本中有意無意地暗示、點化教師和學生結(jié)合語境作具體分析。如:《黃果樹瀑布》(見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課后第4題有這樣一個題目:“黃果樹瀑布的形態(tài)和聲響各有什么特點?找出課文中有關(guān)語句讀一讀?!庇械慕處熤皇腔\統(tǒng)地告訴學生:黃果樹瀑布的形態(tài)很寬,聲響很大。這樣的告知是很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必須通過具體的句子分析說明其特點,才能讓問題具體化。
1.以葉圣陶的《瀑布》為引子出示“還沒看見它,……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如煙,如霧,如塵?!庇懻摚鹤髡甙哑俨急茸瞿男〇|西?
2.出示句子分析好在哪里?
(1)“剛進入黃果樹風景區(qū),我們便聽到‘嘩嘩的聲音從遠處飄來,就像是微風拂過樹梢,漸近漸響,最后像潮水般涌上來,蓋過了人喧馬嘶,天地間就只存下一片喧囂的水聲了?!?/p>
生1:一個“飄”說明黃果樹瀑布的遠和大。生2:“拂”看上去,實則很有力——因為漸近漸響。生3:在這里把瀑布聲比做風聲、潮水聲,人喧馬嘶聲,有力地突出了其漸近漸響的特點。從瀑布的聲響我們推想到瀑布肯定是很大的。
(2)“瀑布激起的水花,……形成了遠近聞名的‘銀雨灑金街的奇景?!蹦闶窃鯓永斫膺@個句子的?
生:“銀雨灑金街”讓人聯(lián)想到瀑布如銀,街如金?
師:為什么說“街如金”呢?
生1:可能瀑布激起的水花,受到陽光的反射,金光閃閃的。生2:也有可能暗示,黃果樹瀑布風景秀麗,引來了許多游客,為這個街道帶來了商機,也帶來了滾滾財源——日進斗金,這里真是金街?。?/p>
(3)“瀑布從巖壁上直瀉下來,如雷聲轟鳴,山回谷應?!边@一句寫了什么?
生:這個比喻,把瀑布的聲響比做雷聲,用“轟鳴”說明聲音大,用“山回谷應”說明時間響得久,傳得遠。
(4)“四周樂聲奏鳴,人就像漂浮在一片聲浪之中,每個細胞都灌滿了活力?!边@個句子好在哪里?
生1:一個“灌”形象地寫出了瀑布的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生2:把山谷比做樂池,用“奏鳴”形容,寫出了瀑布的回聲,突出了聲響和氣勢。
(5)“……瀑布懸掛……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那“嘩嘩”的水聲便成了千萬架織布機的大合奏?!蹦銖倪@一句讀出了什么?
生1:什么叫“白練”?
師:你用什么方法能知道答案?
生1:我可以查字典,可以從手頭輔導資料里找,當然,我也可以問老師啊!生2:還可以看圖猜,白練就是大白布,大絲帶,大絲絹唄!
師:你們還從這句中讀出什么?
生1:“千萬架織布機”說明瀑布很寬,“大合奏”說明聲音很響。
(6)“聆聽著訇然作響的瀑布聲,只覺得胸膛在擴展,就像張開的山谷……”你能用成語或詩句來形容感受嗎?
生1:心曠神怡。生2:身臨其境。生3:“飛流直下三千發(fā)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三、集中訓練,對比剖析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單就修辭來說,就遠不止比喻,最常用的還有夸張、擬人、排比等??鋸埵枪室饪浯蠡蚩s小,運用豐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寫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縮小的寫法;擬人,借助豐富的想象,把物當做人來寫的方法;運用擬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覺得生動、形象、親切;排比,用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詞組排列起來,表達意義密切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借以增強語氣。把這些修辭放在一起集中訓練,學生會在比照中,找出它們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在小語教學中,特別要說的是改病句之類的訓練,這些可以在每堂課上滲透一兩個句子讓學生改,每天換一個類型,讓學生開闊眼界,至于短文綜合修改類,更多的要和習作講讀結(jié)合起來教學。
在小語教學中專項訓練的內(nèi)容有很多,如:一年級的初步了解用音序、部首檢字法查字典的方法,學習獨立識字;二年級的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三年級的總分構(gòu)段;四年級的句式改寫;五年級的修改病句;六年級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等。這些知識點,不管你平時是否訓練過,考試或?qū)嵺`中都是經(jīng)常要面對的。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字專項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沒有進行專項訓練,學生的考試焦慮就會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