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新紅
摘 要:語言的社會性、交際性決定了英語教學必須注重真實情境下的交際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小組開展一系列生動、有趣、逼真的交際活動,并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主動交流:改善師生關系,引發(fā)興趣;激活教材,引導交際;創(chuàng)造情境,促進交際;文化滲透,逼真交際;優(yōu)化心態(tài),敢于交際;反復練習,熟練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 交際教學 引導交際 促進交際 逼真交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96-01
語言的社會性、交際性決定了英語教學必須注重真實情境下的交際訓練。因此,把交際引進課堂,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開展一系列生動、有趣、逼真的交際活動,有利于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達到提高作為一門語言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目的。
1 改善師生關系,引發(fā)興趣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長期處于組織和教導的主導地位,尊師重教樹立了教師的這神圣與權威,學生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跟隨式的比較被動的一方。這種“控制型”的師生關系,嚴重的壓制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對語言的實踐應用的交際欲望,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學生在學生上的主動性的發(fā)揮。因此,教者和學生之間要建立平等、民主、交融、合作、開放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樹立自信、自強、自主的觀念,從而提高學生自覺應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欲望。
2 激活教材,引導交際
例如在教學《Plant Parts》時,老師把幾粒種子放進盛有泥土的花盆里,然后叫一位同學用土蓋住種子并給種子澆水,并把花盆端到陽光下,吩咐他天天澆水。一個星期后,種子發(fā)芽了并長出了幾片綠葉。老師又讓學生把長出嫩芽的植物端進教室并提出下面幾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表演對話:(1)How do you plant a seed?(2)What does a plant need to grow?(3)What do roots do? (4)What are leaves for?(5)Why do plants have flowers?(6)What parts do we eat?
這樣,效果比單純的講解要好得多,就連基礎較差的C層學生也能輕松完成任務。
3 創(chuàng)造情境,促進交際
在運用語言表達思想這一階段,拓寬語言輸出的方式和渠道,逐漸減少對學生的控制,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性的情境中隨機應變,靈活交際,這是對B層以上的學生提出的交際要求。如將課本內容拓展深化,改編成短劇小品,變換課文的角度,構思求異的對話;將課堂想象成模擬社會,運用學過的詞句進行角色模擬或課外的“英語角”活動等等?;顒訚M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推動了交際教學。
4 文化滲透,逼真交際
我們從一開始就把適應英語文化背景下的交際作為A層次學生當前目標,B、C層次學生的追求目標。例如,“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What do you do everyday?”俗話說:“入鄉(xiāng)隨俗”,這些中國人的習慣問候語,讓人感覺非常親切,但如果使用場合不合理,會使西方國家的人覺得這樣說話唐突和無禮。因此,課堂交際教學要把使用英語的那些國家的文化意識、生活習慣等常識教給學生,做到課堂英語化、教學情境化、交際真實化。具體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首先,根據(jù)教材,老師要適當?shù)匮a充一些西方的文化習慣方面在知識,對中西文化習慣進行比較,使學生掌握同一語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表達差異,使學生盡可能多的掌握西方國家的一些特殊的風俗習慣,提高學生差異文化交際中的意識和能力;其次,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營造出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逼真的英語環(huán)境,使學生感到交際的逼真性,從而收到較好的交際效果。
5 優(yōu)化心態(tài),勇于交際
第一,要面向全班學生,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感覺到教師的關心和呵護。比如講課時,老師要用親切的眼光掃視到班級每個學生;練習時,要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
第二,要不時以與正面鼓勵。如讓全班同學為回答問題正確者鼓掌鼓勵;小組競賽優(yōu)勝者獎勵一面小紅旗;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凡有一點進步,老師就要用“OK、Great、Welldone”等給予肯定和鼓勵,盡量把學生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樹立其 “榮譽感、成就感”。
第三,在練習過程中允許出錯。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完成以后進行復盤式的糾正,要相信學生在口語中出現(xiàn)錯誤時是可以逐步得到糾正的,糾錯過程中老師要耐心并且主要藝術和技巧,要讓每一個學生有一種“安全感”。這樣學生才能積極的參與課堂口語實踐活動。
6 反復練習,熟練交流
要因材施教?;A好的學生,可以練習難度大一些的,也可以讓他們做示范,以激勵其他學生大膽練習。對于基礎差一點的學生,可以練習一些難度低的,同時教師要尊重、關心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樹立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
要循序漸進。我在講授關于職業(yè)和工作地點的語言項目“What does he/she do?Where does he/she work/study/teach?”時,使用如下幾個步驟來練習。
第一步,出示主要語言材料,將全班分成兩組,套用上述句型進行操練:Hu Yulan driver shop/ZhouNan teacher school/GuoHaifeng student school/QuChang worker factory/ChenFang farmer farm.操練過程中,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句子中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的正確使用。
第二步,兩人小組進行操練。
第三步,讓單個學生不用問答形式,直接介紹人物的職業(yè)和工作場所。
第四步,讓學生用“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Where does he/she work?”進行操練。
第五步,讓學生課后以“我的家庭成員和他們的工作”為題寫一篇短文。
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用英語交際的積極性,循序漸進和自主練習,讓提高了英語的運用能力,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從而達到英語交際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全鳳.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之我見[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3(12):30.
[2] 王建英.英語教學的開放[J].教學與管理,2004(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