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這是英國詩人西格夫里·薩松曾寫過的不朽警句,這就是說,人性是有兩面的,而兩兩相對的人性本質(zhì)又是調(diào)和的。
晚上躺在床上,又開始回想少年派的劇情。越想越睡不著,一陣陣的后怕,最后怕到連腳都不敢伸直??戳撕脦滋?,但直到現(xiàn)在才漸漸反應(yīng)過來,李安在諸多細節(jié)背后欲言又止的真相。這實在是一個極其黑暗殘酷的故事。
李安就像是建造了一個無比魔幻美麗的大花園。讓你在其中游玩,陶醉于各種人和動物的友誼啦,夜光大鯨魚啊等等。但在你心滿意足打算離開電影院的時候。他突然把你帶到一扇小門前,告訴你,其實我想讓你看的是這個。然后把鑰匙塞進你手里,轉(zhuǎn)身走了。如果你開進去,就會看到極其極其可怕,令你終生難忘的東西。
其實接下來的這個故事才是真相。少年派和廚子、佛教徒、媽媽一起登上了救生艇。廚子先是殺掉了佛教徒,然后殺掉了媽媽,把她的頭割下來扔到海里。派在目睹媽媽被殺死之后,他在憤怒中殺了廚子,獨自在大海上漂流了7個多月,直至獲救。他是靠什么活下來的?當然是那些死去人的尸體。最開始,他只是吃掉了廚子和佛教徒。在那場暴風雨之后,他昏迷了,覺得自己真的要死了,于是他最后吃掉了媽媽。
那場暴風雨,其實就是他內(nèi)心經(jīng)歷的激烈斗爭。暴風雨后他在昏迷中飄上一個島,島上有密密麻麻的狐獴。到了夜里東西都會腐爛,還有人的牙齒,其實那個島就是媽媽的身體,所以在鏡頭中它時常顯得很陰森,他最后的補給,就是媽媽腐爛了甚至已經(jīng)長滿了蛆蟲的身體。因為事實實在太過殘酷,少年派無法接受這一切,所以他發(fā)生了人格分裂。人格分裂通常是因為發(fā)生了一些當事人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他為了保護自己不會精神崩潰,就想象成是別人身上發(fā)生的。太過執(zhí)迷相信想象中的人,常會不自覺的進入,扮演另一重人格。
老虎,就是少年派分裂出的另一重人格,并且派把所有可怕的事情都進行了重新包裝。他把死去的人都想象成是各種動物。把自己吃人這件事推到老虎身上,想象是老虎吃掉了一些動物。媽媽的頭喂鯊魚這件事,被他想象成海底的魚群變成媽媽的樣子。吃掉媽媽的身體,被想象成是在一個島上找到了補給。如此種種,才能支持他活下來。
到了夜里,關(guān)上燈,躺在床上想一想,少年在海上度過的那些時光。200多個夜晚,獨自在看不到盡頭的海上漂著,饑寒交迫、孤立無援。大海像一面黑色的鏡子,冷酷無情,船艙里還有幾具人的殘尸,無頭的,被切成一塊塊的,血流滿地其中還有媽媽的尸體,只是想想就快要崩潰了。他卻還要依靠這些活下來。于是他只好一直給自己編故事,一直對自己重復那個老虎的童話。無數(shù)遍的重復直到自己也相信了,其實他那時已經(jīng)是個深度精神病患者了。到最后,他還頑強地生活下來了。他讓老虎離開自己,頭也不回的走進叢林,把最黑暗的東西永遠埋在心里。因為活著,永遠比死去更艱難。
想想李安的樣子,永遠帶著和藹的微笑,說話那么文雅溫柔,慢條斯理,對一切都很友善??墒莾?nèi)心深處他一定是深深理解什么是殘酷,斷背山門后的那件襯衣,王佳芝最后嘴角的那個微笑,都是我看過的最最殘酷的東西。
但是李安的可貴不在于他能夠表現(xiàn)殘酷,而是他能夠用殘酷來表現(xiàn)純真。理查德·帕克,是歷史上一起真實海難的犧牲者,一個17歲的男孩。他和其他三個人上了救生艇,最后被三個人合謀殺死吃掉。而在李安的故事中,卻讓他吃掉了其它的三個人。雖然他知道,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最早死去的總是純真。但在他電影的世界里,他讓純真的孩子戰(zhàn)勝一切,活到了最后。
他說,他所有的電影都是在講純真的喪失,以及對它的懷念。
我想這部電影,他要告訴我們的是,只有純真而勇敢的人,才是最強大的。
這樣的人才能夠穿越黑暗之海,抵達命中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