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軍
【摘要】 美術差異教學是一種思考教與學的方式,其相應的教學策略也非常豐富,“獨立一結伴型學習風格差異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其中的一種,它及注重了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學生個體差異,同時也注重了學生的學習風格及個性特點,在初中美術教育中能產生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初中美術 差異教學 獨立型學習 結伴型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3)02(b)-0222-01
在新課程理念下,差異教學的類型很多,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下面就“獨立一結伴型”學習風格差異的初中美術教學策略談談自己的一點拙見,以期得到同仁的指點和幫助。
1 獨立一結伴型學生學習風格特征分析
獨立型學生喜歡單獨學習,自學能力強,對教師、其他同學的依賴性較小。結伴型學生與獨立型學生恰恰相反,他們喜歡與他人一起學習,在集體的環(huán)境中相互激勵、相互督促,增進學習效率,導致“社會促進作用”中的“結伴效應”。結伴型學生一般能很好地融入集體,善于與他人交流,集思廣益,互通有無,以求合作中的共同進步。
在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中,筆者針對獨立型和結伴型的學生采取了全班、小組與個別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以滿足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學習需要。
2 案例
2.1 教材
人教版美術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
2.2 學情分析
學生在小學美術課上接觸過變體美術字,在實際生活中也見到過不少變體美術字,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必要的鋪墊。經過學習風格的前測,有的學生喜歡獨立學習此項學習任務,有的學生喜歡結伴學習此項任務。
2.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變體美術字的造型特點、藝術特征和實用價值。
(2)過程與方法:理解并掌握變體美術字的變化規(guī)律和及設計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變體美術字的形態(tài)美和意蘊美,培養(yǎng)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
2.4 教學重點
變體美術字的幾種設計方法。
2.5 教學難點
運用變體美術字的設計規(guī)律設計出自己喜歡的變體美術字。
2.6 課型
設計應用。
2.7 教學過程
2.7.1 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看看認不認識它們?(打開課件,伴隨音樂播放生活中學生常見的變體美術字圖例:可口可樂、喜洋洋、夢幻西游等)
教師提問:它們屬于什么美術字,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這些美術字屬于變體美術字,看起來形象、生動、活潑、很吸引人。
教師總結:回答的非常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學習變體美術字。
2.7.2 講述新課
活動一:展示與交流
學生帶來自己事先準備的變體美術字字例,并講解其藝術設計特點。
教師總結:同學們搜集的資料非常豐富,講解的也非常精彩。并引出概念:變體美術字是把字的筆畫和外形進行變化裝飾而形成的美術字,它形象、生動、有趣,廣泛的應用在商品包裝、廣告宣傳、報紙雜志等方面。
活動二:探究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法
本活動采用:教師出示多種變化方法設計的變體美術字例----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風格進行獨立思考或者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在此基礎上教師總結出變體美術字變化的規(guī)律,即:筆畫裝飾、背景裝飾、連筆、折帶、象形、陰影、倒影。
活動三:我當小小設計師
布置作業(yè):運用剛剛學過的變體美術字的知識,把“元旦快樂”“圣誕快樂”設計成變體美術字,應用到下節(jié)課元旦賀卡和圣誕賀卡制作上。
學生可以獨立完成或者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此次美術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表現。
活動四:評價與拓展
學生把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交流,自評和互評,分享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大膽參與下次的學習活動。在展示的過程中,由設計者講解設計構思,并由全體同學評議,教師以鼓勵為主,給予相應的評價。
2.7.3 課例反思
在本課例中,筆者基于學生的準備水平、興趣、學習風格等來對學習內容、過程和成果進行差異化處理。從局部著手的工作方式不但可使美術教師能成功處理難度較小的任務,而且還有助于評估我們的美術教學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
美術差異教學的策略非常豐富,具體的教學情況又非常復雜,學生存在的個性差異也多種多樣,因此對于美術差異教學的探討是一個系統(tǒng)而復雜的工程,它既需要教學論的不斷完善來為它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也需要更多的美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此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以使差異教學在美術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