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防震,謝園園,趙 婷,田夢洋
(湖北民族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湖北恩施 445000)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維護心臟生理功能、增加免疫能力[1]、對抗異常細胞和致突變作用、對抗生物體內(nèi)有毒重金屬[2]、抗氧化[3]、抗癌、排毒解毒、保肝護肝[4]等作用。同時,硒對白內(nèi)障、心血管疾病、克山病、大骨節(jié)病、關節(jié)炎等疾病[5-6]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過量攝入硒會產(chǎn)生中毒癥狀[7],故對硒的補充利用需慎重。
研究表明,無機硒毒性強、吸收低而有機硒則較為安全[8]。目前有機硒的獲得運用較多的是培養(yǎng)富硒酵母[9]。富硒益生菌是一種借助益生菌將無機硒轉變成有機硒,具有有機硒和益生菌雙重作用[10]。實驗以富硒礦床土壤為樣品,從富硒微生物的篩選、鑒定及富硒條件優(yōu)化方面展開研究,以期篩選一株天然富硒微生物,為利用微生物富集合成有機硒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土壤樣本采集于湖北恩施雙河鄉(xiāng)漁塘壩富硒礦床,獲得的菌種現(xiàn)保存于湖北民族學院微生物實驗室。Na2SeO3購于美國invitrogen公司,Tri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溴乙啶染液、蛋白酶K、瓊脂糖、十二烷基磺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飽和酚、氯仿、異戊醇購于日本TAKARA公司,其他試劑購于國藥集團,引物合成由美國invitrogen公司完成。
SHZ-2AS恒溫振蕩器:江蘇金壇環(huán)宇科學儀器廠;DL-5-B低速大容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SPX-250B-D型振蕩培養(yǎng)箱:蘇州江東精密儀器有限公司;BL-50G型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療設備廠;SW-CJ-2F型雙人雙面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DYY-10C型電泳儀:北京市六一儀器廠;Applied Biosystems 2720 Thermal cycler PCR儀:美國ABI公司;ChemiDoc XRS凝膠成像儀:美國Bio-Rad公司。
1.3.1 耐硒微生物的篩選
在恩施雙河鄉(xiāng)漁塘壩硒礦床采集土壤樣本,用無菌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懸浮,加入玻璃珠,25℃、180r/min振蕩30min,靜置2min,待沙礫和大顆粒沉降后收集懸浮液,懸浮液5000r/min離心8min,沉淀用5mL PBS懸浮,4℃保存?zhèn)溆?。?mL制備好的樣品分別加入含150μg/mL Na2SeO3的100mL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的三角瓶中,30℃、180r/min振蕩培養(yǎng)2d。5%接種量繼代培養(yǎng)4次后,稀釋平板培養(yǎng)結合劃線分離[9],得到耐硒微生物的純培養(yǎng)體。
1.3.2 耐硒菌株的生長曲線測定
從斜面上挑取菌株分別接種于含100mL新鮮液體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養(yǎng)基[11]的三角瓶中,于30℃活化12h后,吸取0.5mL分別接種于裝有10mL液體培養(yǎng)基的大試管中,取出1管于4℃保藏,其余各管在39℃恒溫培養(yǎng)。此后每隔1h取出1管4℃保藏。待全部取出后,用分光光度計在波長530nm處測定吸光度值,繪制耐硒菌的生長曲線。
1.3.3 適宜硒質量濃度的測定
耐硒菌活化后,按5%接種量接種于含硒量為15μg/mL、30μg/mL、60μg/mL、120μg/mL的裝于大試管中的10mL液體培養(yǎng)基中。于39℃恒溫培養(yǎng)12h后,根據(jù)菌液顏色變化確定適宜硒質量濃度。
1.3.4 硒含量的測定
菌體經(jīng)過硝解反應后用原子熒光光度計測量熒光強度值,由標準曲線可得樣液的硒質量濃度,由轉化率計算公式可得,經(jīng)富硒試驗后的耐硒菌的有機硒轉化率[10]。
1.3.5 富硒能力的優(yōu)化
選取對富硒能力影響較大的硒質量濃度、培養(yǎng)溫度和加硒時間3個因素做正交試驗。以菌體含硒量為評價指標,通過正交試驗優(yōu)化富硒條件。將活化的對數(shù)生長期的耐硒菌5mL接種于45mL培養(yǎng)液中,待加入硒后,繼續(xù)培養(yǎng)12h后取出,3000r/min離心30min,濾去上清液,保存菌體,備用。
1.3.6 富硒微生物的鑒定
CTAB法提取富硒細菌基因組DNA參照蔡劉體等[12]的方法進行。16S rRNA基因序列PCR擴增程序為94℃/5min;94℃/30s;53℃/40s;72℃/120s;30循環(huán);72℃/10min。擴增引物為通用引物F8(5’-AGTTTGATCCTGGCTCAG-3’)和R1492(5’-ACCTTGTTACGACTT-3’)。擴增產(chǎn)物送美國invitrogen公司進行雙向測序。將所得序列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ationalCenterofBiotechnologyInformation,NCBI)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BLAST比對,進行菌種鑒定。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1.0軟件,計量資料試驗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間進行方差與極差分析。并用Origin8.0軟件作圖。
由耐硒菌的生長曲線(圖1)可以看出,耐硒菌在5h~8h時處于對數(shù)期,8h~12h時處于穩(wěn)定期。因對數(shù)期菌體代謝旺盛,轉化率高,衰亡期菌體大量自溶,轉化率低,且加硒時間越早對菌體代謝活動抑制越強,從轉化率和生產(chǎn)周期考慮,選擇第6h為加硒時間。
圖1 耐硒菌的生長曲線Fig.1 Growth curve of selenium-tolerant microbe
觀察不同硒質量濃度的液體培養(yǎng)基,發(fā)現(xiàn)隨硒質量濃度增加,菌體變紅有增加趨勢。120μg/mL時紅色較深,60μg/mL微紅,30μg/mL紅色不明顯,15μg/mL沒變紅。為避免過多無機硒轉化為單質硒,提高有機硒轉化率,認為15μg/mL~25μg/mL可能為合適的硒濃度。
原子熒光光度計測定硒濃度的標準曲線見圖2,標準曲線方程為Y=27.03583C+6.0683,R2為0.99962。
圖2 硒標準曲線Fig.2 Standard curve of Selenium
根據(jù)單因素預試驗結果,選取加硒質量濃度、加硒時間和培養(yǎng)溫度進行3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及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array design
表2 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Table 2 Result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表3 正交試驗結果方差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results
由表2可知,3個因子對菌體富硒量影響大小依次為C>A>B,即培養(yǎng)溫度>加硒濃度>加硒時間;最佳工藝為A2B1C2,即選用培養(yǎng)至5h時加20μg/mL硒,在37℃培養(yǎng)12h。由表3可知,加硒濃度、加硒時間和培養(yǎng)溫度這3個因素對菌體富硒量的都具有顯著影響(p<0.05)。在最佳條件下進行3次重復試驗,菌體硒含量平均為0.7108μg/mL,富硒率為58.3%,因此可得最優(yōu)水平可靠且該工藝穩(wěn)定可行。
顯微鏡檢發(fā)現(xiàn)富硒微生物為桿狀,革蘭氏染色后,菌種呈紫色,說明該菌種是革蘭氏陽性細菌。對菌種進行活化,提取細菌總DNA,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見圖3。表明細菌基因總DNA提取成功。以提取的細菌總DNA為模板,以通用引物F8和R1492擴增16S rRNA基因序列,擴增結果見圖4。3次重復均未發(fā)現(xiàn)非特異性擴增,且擴增片段大小與預期一致,表明擴增專一性良好,將PCR產(chǎn)物送至華大基因測序中心,測序得到細菌16S rRNA的堿基序列,其長度為1389bp,將序列在NCBI基因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BLAST分析,根據(jù)比對結果,結合形態(tài)學的觀察,認為該富硒菌為一種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圖3 富硒菌總DNA凝膠電泳圖譜Fig.3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tic of total DNA for seleniumenriched microbe
圖4 富硒菌16S rRNA基因擴增片段圖譜Fig.4 DNA fragments amplified by F8/R1492 for selenium-enriched microbe
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缺硒,我國有72%的縣是低硒或缺硒地區(qū)[13]。給缺硒地區(qū)的人民適當補硒可取得良好的醫(yī)療效果。由于無機硒的毒性很強,吸收率又低,因此補硒時把有機硒視為最安全有效的手段。目前有機硒的獲得包括微生物轉化法、植物轉化法[14]和動物轉化法等。微生物轉化法中較多的是利用酵母[9]和乳酸菌[10],而利用其他微生物進行富硒未見報道。
湖北恩施是富硒地區(qū),被譽為“世界硒都”。本實驗從恩施富硒礦區(qū)土壤中篩選一株富硒芽孢桿菌,通過富硒工藝條件優(yōu)化,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溫度對菌體富硒量影響最大,加硒濃度次之,而加硒時間的影響不顯著,同時獲得最大富硒量的最適條件為加硒濃度20μg/mL,加硒時間為培養(yǎng)5h以后,培養(yǎng)溫度37℃,在此條件下培養(yǎng)菌體硒含量平均為0.7108μg/mL,富硒率為58.3%。這些結果進一步豐富了利用微生物進行生物富硒的研究,為硒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1]胡群寶,郭寶江.螺旋藻硒多糖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海洋藥物,2001,20(5):18-20.
[2]張立偉.硒的營養(yǎng)功能與富硒食品開發(fā)[J].武漢食品工業(yè)學院報,1991(3):8-13.
[3]孫邦復.硒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及富硒食品的開發(fā)[J].適用技術市場,1992(1):6-8.
[4]屈蘭竺,楊松杰,禚 蘇,等.微量必需元素硒的作用探析[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0,26(7):94-97.
[5]張兆琴,吳占福,吳淑琴,等.必需微量元素硒的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yī)雜志,2007,26(1):44-46.
[6]王 俊,黃 明,徐幸蓮,等.硒及富硒功能食品研究進展[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03(2):53-56.
[7]王 平.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知識問答[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259-261.
[8]李改平,劉子川,王夢亮.有機硒和無機硒對小鼠抗氧作用比較研究[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2(3):19-21.
[9]丁文靖,劉 力,祝曉蕾.硒酵母的研制及分析[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1992(5):73-74.
[10]宋照軍,王樹寧,潘潤淑,等.富硒乳酸菌的分離、篩選、馴化及富硒研究[J].中國釀造,2004,23(11):4-7.
[11]尚德靜,王關林.四種食用菌富硒能力的比較研究[J].食用菌學報,1999(3):17-20.
[12]蔡劉體,胡重怡,羅正友.SDS-CTAB 法提取煙草病圃土壤微生物總DNA[J].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2011,23(2):119-121.
[13]龔曉鐘,歐陽政,蔡端仁.富硒茶葉和富硒大蒜中硒的有機形態(tài)[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1996,8(1):59-62.
[14]江 湖,付金衡,蘇 虎,等.富硒發(fā)芽糙米生產(chǎn)工藝的優(yōu)化[J].食品科學,2010,31(4):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