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程標準規(guī)范著高中語文教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層面,都要圍繞新課標的要求進行設計,作文教學也不例外。高中作文教學的關鍵是把握新課標理念,弄清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教師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樹立整體性的觀念,將作文教學與學生的人格構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審美觀及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使作文教學活動與學生個體、社會生活充分結合,擺脫矯情、空洞和俗套的弊病,在唯人、唯文、唯情的作文中,讓學生有真情想抒,有真情要抒,有成功體驗,發(fā)揮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性和綜合性作用。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新課標理念下的作文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索。
一、自由作文與統(tǒng)一作文相結合
很多教師都喜歡讓學生按自己的統(tǒng)一要求作文,認為這樣利于批改,便于評講,能更好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也可以使作文教學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雖然考試作文有一個統(tǒng)一的要求,但我們必須弄清考試作文與平時作文的區(qū)別??荚囎魑氖菫榱藴y量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而平時作文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荚囎魑目唇Y果,平時作文重過程。如果學生根本不想寫、無法寫,又怎么能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證學生的寫作自由,倡導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義的。如果我們聯(lián)系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不難發(fā)現(xiàn),高考作文都盡可能地給學生更大的選擇自由和寫作空間。
當然,學生作文的自由,不是對學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問,而是努力給他們寫作的自由空間和選擇的自由,更多的時候是提供一個寫作的情景或話題。因為既然學生作文是其創(chuàng)作的藝術品,那么就必然允許作品張揚個性,表現(xiàn)自我。實際上,自由作文更受學生歡迎,習作的質量也相對比較高,從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饋量更大,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更多更真實。
二、充分閱讀、簡單筆記
寫作不僅要有好的材料,還要有好的表述方式。閱讀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和生活常識,還能幫助學生積累詞匯,豐富表達方式。學生讀書的特點往往是看的時候興致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卻很弱。當時記得快,轉眼也忘得快。因此,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尤為重要。當然,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讀書筆記的要求不能太高,但選擇什么書來讀,該記錄哪些內容,怎樣歸類,這些就需要教師細致地指導。
一般來說,讀書筆記的內容可歸為這樣幾類:1.詞匯積累。如美不勝收、景色迷人、風景如畫等,如果能摘抄相應的段落或背誦相應的文章則更好。2.事物積累。如描寫植物的放在一類,描寫人物的放在一類。3.名言警句。4.詩歌摘抄。5.常識積累。這一項主要通過讀報或聽新聞來做記錄。比如2007年、2008年所報道的感動中國的人物事跡,2008年的中國奧運、“神七”升天,以及汶川震災、不合格奶粉事件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積累的素材,寫作時適當聯(lián)系引用,不僅可以豐富行文,還可以增強作文的新穎性、可讀性。讀書筆記的內容多了,素材也就豐富了,寫作文時就可以快捷有效地運用。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模式
采用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模式,不拘泥于“教師布置,學生寫”的簡單模式,為學生打開多扇生活之窗,讓學生面對多姿多彩的生活,讓他們在豐富的生活中獲取源源不斷的知識和思想。鼓勵他們與生活碰撞,對生活有獨立的審美情趣。作為關注學生的教師,就應緊扣新課標理念,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以及審美創(chuàng)造力。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課堂上給學生機會表達、交流,讓學生在互助學習中充分享受做學習主人的樂趣,也給他們在交流爭鳴中充分的語言表達及思想碰撞的空間。
語文教師還應該增加訓練形式,如每周一次演講,指導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生活內容,用自己最擅長的表達方式,表達自己最想說的觀點或自己最美好的情感??傊?,讓學生成為作文課堂的主人,學生就能寫出驚人之語,學生的創(chuàng)作源泉就不會枯竭。教師引導學生走出狹隘的寫作空間,關注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創(chuàng)作出出乎意料的佳作。
四、與經典為伍,掘進作文的深度
生活能解決“寫什么”的問題。與虛情假意、空洞無物相比,真情實感自然是優(yōu)秀作文的基礎。但并非情感真、感想實的作文就一定能得高分。因為真情實感也有高下之分。有些情感思想真則真矣,或流于低俗,或失于偏激,跟有深度、有品位、有思辨性的真情流露就有天壤之別。我們要求學生表現(xiàn)的真情實感,要能超越平庸,擺脫童稚,要能體現(xiàn)學生十幾年來,在學習生活中積累起來的文化知識、人文情懷,要能展現(xiàn)出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和思考。
但是,學生生活閱歷的欠缺,往往導致他們對生活的感悟流于膚淺。如何彌補這種缺陷?大量的閱讀為寫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可以填補生活的空白,增加人生的經驗,是一種提高學生思想深度的有效途徑。讀過周國平、錢鐘書等人文章的學生肯定會有這樣的感受:讀書能加速人的成熟。而人對生活有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作文也就自然與眾不同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讀書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大量的閱讀特別是經典的閱讀帶來的審美體驗和語言積累,可以形成厚積薄發(fā)的寫作能力和思想深度。一個讀書多的人不一定是一個會作文的人,但一個會作文的人一定是喜歡讀書的人。
五、注重年級差異性
高一年級的作文教學應該花一點時間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生活,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寫作題材。在這個階段,重點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之能在作文中或多或少表達出自己想要說的話。重視文體的訓練,要寫中規(guī)中矩的作文,記敘文就是記敘文的樣子,議論文就是議論文的樣子。
高二年級的作文教學應側重訓練學生篩選并提煉生活素材的能力,并注重從閱讀中獲得自己獨特的感受,形成富有個性化的生活體驗;關注社會生活,學會理性思考,對社會生活有個人見解。
高三的作文教學可以更接近應試訓練,教會學生挑選合適的表達技巧。因為真實情感并不是寫作文的惟一要求,體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并不只是有真情實感,也需要用高超的技巧將其表現(xiàn)出來,以獲得閱讀者對所寫真情實感的高度認同。此外,還要加強審題訓練,挑選合適的材料來行文。高三的作文側重整體提高,這一階段是高中作文教學檢驗成果的時候,應該更重視評講工作。
總之,作文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終極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的相關目標。教師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橫垛分校(22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