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廣泛傳播對人們生活方式及生產水平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也提升了高中計算機教學在整個教學工作中的地位和價值?!陡咧行畔⒓夹g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計算機課堂教學必須始終貫徹提高學生素養(yǎng),打造終身學習平臺這一基本理念。所以,必須要全面推進計算機教學工作,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實現計算機教學質量整體水平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教學 計算機課程
伴隨我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計算機專業(yè)技術也逐漸走向成熟穩(wěn)定的發(fā)展軌道,在生活及生產領域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極大地加快了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步伐。新課程背景下,需高度重視計算機教學工作,確保同學們真正接觸和了解到計算機軟硬件的應用原理,使學生得到更全面更科學的發(fā)展。如今我國計算機教育在技術操作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外加各方面因素的干擾,制約著高中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計算機教學讓學生動起來的目定位
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需要專業(yè)理論知識做基礎,而且上機操作的實踐訓練也是離不開的。所以計算機教學實踐活動需要大力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讓學生真正加入到教學課堂中,這一目標實現的關鍵在于深入加強學生訓練意識和動手意識,全程指導環(huán)節(jié)中,時刻體現和遵守“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主線。學習的方式最好是每人一臺計算機的電子課堂形式,圍繞教學問題形式開展。教學內容是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結合點,也可以是社會生活等夸學科的教學內容,要使教學內容生活化或是結合學習內容從生活中尋找問題,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高中計算機課程教學工作上的幾點建議
實現計算機教學的優(yōu)化,分析和改善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是第一任務。大部分教學暴露出的缺陷往往源于沉溺在陳舊的教學思維模式中。教學硬件設施提高了,但教學質量卻原地不動。因此,在現今計算機教學中,需認識到計算機科學自身體現的特征:實踐性強、知識前沿且更新快、專業(yè)分支多且針對性強等。按照以上特征去規(guī)劃計算機課程今后的教學方案和模式,須從幾十年沿襲下來幾乎一成不變的這個固定的思維定式中走出來。在此,我們可以在原有的課程教學手段上作以下嘗試:
1.根據學生的特點,安排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必須全方位考慮和涉及,包括學科知識特點不異、教學實際狀況及學生反映情況等多角度制定教學內容,做到詳略側重,避免盲目增加內容,更要避免教學內容單方面的源于教材內容,還用加入教學理論講解與教學知識所表達的場景相結合的互動空間,拉近師生彼此交流距離,通過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實踐體會及師生溝通的情感,增強學生的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問題探討中去學習新知識,全面訓練學生各方面能力,面對疑難問題可以迎刃而上。對于高中生而言,均是教授了小學和初中全程教育體系提拔上來的,外加所有學生處于不同家庭、來自多所學校,對計算機知識的了解情況有區(qū)別,所以在教學中我首先采取分層次教學的方式,讓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發(fā)揮成效。
2.更新教學理念
信息技術的操作性很強,不單純需學生動手操作,還需學生自己展示學習成果。新課程改革中也著重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線,避免出現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杜絕“考不到的不說,不重要的不講”的壞習慣。新課改要求高中計算機教學,不僅要傳授和講解信息技術理論知識,訓練學生上機操作技術;也是為學生今后登入高等學府深造打下雄厚的文化基礎。所以,針對基礎知識點,教師應講明講透,應用操作的細節(jié)教給學生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應付一時考試去囫圇吞棗,計算機教室要更新教學理念,端正教學態(tài)度,培養(yǎng)計算機領域可育之才。
3.計算機教學與日常生活及其他課程教學相結合
計算機課程教學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灌輸計算機基本應用理論知識的同時,不要松懈對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加強。所以,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勤于收集和總結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見的問題,依靠計算機技術盡快解決相關疑惑。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報紙,可以先讓學生通過電腦來設計其樣本,學生要實現制作一張美觀的報紙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輸入與設置、排版知識等;在講excel表格時,可以讓他們制作課程表。我們也可以將計算機課程教學與學生感興趣的流行文化相融合,如在講網頁制作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明星或偶像,制作他們的主頁。在制作過程中,為了讓網頁變得豐富多彩,學生不僅要學會怎樣使用網頁制作工具,還需學會到網上去搜索相關信息、下載圖片、動畫、視音頻等。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習計算機知識,而且結合日常生活,把計算機知識融入到學生平時的生活,更激發(fā)了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
4.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yè)水平需進一步提高
緊隨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學目標、宗旨及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改版,均意味著今后教師所承擔的責任更繁重,要全面擺脫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和理念,需深入淺出、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直觀化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提高素質,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全面的理論知識,需具備一定的課堂駕馭能力及知識更新能力,教師應不斷地加強業(yè)務理 論學習,通過調研、培訓、學習、觀摩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水平。
總而言之,伴隨信息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應用將會如同人們吃飯、睡覺一樣成為必然。意味著計算機課程教學今后挑戰(zhàn)性會逐步加大,教學任務更為沉重,故必須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投入全員精力,打造一個穩(wěn)定而持久的計算機教育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楊曉梅. 新課程下的計算機教學[J]. 才智,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