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17歲就步入漆黑人生,靠拐棍艱難走完一生。他一生使用過的拐棍,略微一算,竟然有數(shù)十根。
父親最早使用的拐棍,是黑果樹的。故鄉(xiāng)一個叫祭羊山的山箐里、陡坡上,瘋狂生長著一種叫黑果樹的植物,既可以砍回家當柴生火做飯,又可以做鐮刀斧頭等家具的握把。同時,黑果樹還能結(jié)一種有包谷籽大的果,因色為墨黑,故名黑果,吃起來甜甜的,口感極好。鄉(xiāng)親們上山砍柴割草肚子“鬧饑荒”時,隨意摘一把黑果丟進嘴里,頓時就不餓了。黑果樹木質(zhì)硬如石頭,樹干彎曲不直,且生有許多粗糙的奇形怪狀的樹包。無須打磨雕鑿,砍下來削去葉子和細枝,就是一件十分難得的藝術(shù)品。那些癡迷根雕藝術(shù)和盆景的人,都喜歡在房前屋后和大花盆里種黑果樹。父親雙目失明后用的第一根拐棍,就是一節(jié)綴滿奇特樹包,彎彎扭扭的黑果樹。因為樹又鐵又硬,又生有多個拳頭大的包,無形中給拐棍平添了不少分量和誘人色彩。那時,父親年富力強,幾斤重的拐棍,在手里照樣運用自如。這根黑果樹拐棍,是父親行走離不開的“眼睛”和“探測器”。父親不論走到哪里,總有人好奇地盯著欣賞他手里的黑果樹拐棍:“咦,這拐棍,賴得古怪可愛!”
沒過多久,父親聽說哀牢山特有的藤篾,用火烘軟握出來的拐棍比較好,輕而耐用,就花錢買了一根。藤篾拐棍比拇指粗,下雨天使用容易打滑。父親就在著地的拐棍一端安了一個鐮刀褲,拄下去就戳進泥里,用起來比較穩(wěn)當。
藤篾拐棍伴隨父親生活沒多長時間,父親又迷戀上銅拐棍、鐵拐棍、生有特殊花紋的竹子拐棍、櫻桃樹拐棍……在父親臥室里的幾個墻角落,都默不作聲站滿了各式各樣、各種材料的拐棍,父親使用過的形形色色的拐棍,可以開個拐棍展覽館。到了晚年,父親的許多拐棍,都靠邊休息了。有時無事可做時,父親會像撫摩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滋有味撫摩那些他曾經(jīng)用過的心愛的拐棍。
父親走了以后,看到這幾根拐棍,我們便會情不自禁想起他老人家。
責任編輯: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