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詞語教學,許多教師總有一種“想說愛你不容易”的感覺。因為它很容易陷入脫離語境、就詞解詞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導致教學過程枯燥乏味,缺乏生命活力,其結果是學生只能把詞語讀正確,而詞語的意義、意味、意蘊卻根本體味不到。近日看了特級教師毛立業(yè)《鷸蚌相爭》一課的教學實錄,他的詞語教學巧中見趣,趣中見智,令人回味無窮。
師:看大家搖頭晃腦讀書的樣子,可愛極了!大家讀得怎么樣呢?出道題考考大家,看誰能讀準下列詞語。(大屏幕出示)
啄肉 夾住
威脅 相持
毫不示弱 筋疲力盡
得意洋洋 喜笑顏開
師:請大家練習讀一下。(生自由讀詞語)
師:請哪個同學讀一讀這八個詞語。(一生讀)讀得很準確,大家學他的樣子齊讀一遍。(生齊讀)我們合作讀一遍,我讀左邊一列,大家讀右邊一列,可以根據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加上適當?shù)膭幼骰虮砬椤?/p>
師(伸長手臂,手指呈尖嘴狀,語氣狠狠地):啄肉。
生(雙手合起,做“夾”的動作,大聲地):夾住。
師:哦,夾得好疼啊?。ㄉ?,更帶勁了)
師(嚴厲地):威脅。
生(不服氣的):相持。
師(瞪大眼睛):毫不示弱。
生(伏在桌上,有氣無力地):筋疲力盡。
師(大聲地,得意地):得意洋洋。
生(綻滿笑容):喜笑顏開。
師:這樣讀詞語,感覺太美了,像讀故事、看電影一樣。大家再自由練習一下,我找一個讀得好的學生給大家讀讀。
(生再讀,師指名讀,要求其余學生做動作或表情)
師:你們真是一群出色的小演員,把詞語都讀活了。下面把詞語送回家,送到句子中,再讀文章,看能不能讀出剛才的感覺。(出示屏幕,指名讀:“一只河蚌張開殼兒在河灘上曬太陽……牢牢地夾住鷸的嘴不放?!弊x到畫線的詞語時,學生情不自禁地做起了動作。師繼續(xù)出示屏幕,另一生讀:“就這樣,鷸和蚌相持著,他沒費一點力氣,就把它們一齊捉住了……”)
“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痹~語不是文字的簡單組合,更不是冷冰冰、靜止的符號,它有色彩,有感情,有味道,有靈性蘊含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豐富內涵,體味詞語中蘊含的情和意呢?維果斯基說:“詞語只有獲得了感性的個人含義,而不是單純作為概念存在的時候,它才能成為人體生命中一個生氣勃勃的細胞。”因此有效的詞語教學必須凸顯“感性化”這一解詞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性體驗,讓他們感同身受,在不知不覺中走入詞語的意境之中。
毛老師顯然深諳此理,他把文中的八個詞語巧妙地分成四組呈現(xiàn)出來,然后加上動作和表情與學生合作朗讀,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詞語的理解配上適當?shù)膭幼骰虮砬?。小學生年齡小,喜歡模仿和表演,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獲得親身體驗。通過形象的動作、神態(tài)理解抽象的詞語含義,這比簡單的說教或借助工具書會有更深刻、靈動的效果。在毛老師別出心裁的引導下,學生手舞足蹈、神采飛揚,儼然是一群出色的小演員。在一遍遍妙趣橫生的表演朗讀中,不知不覺地走進了詞語的意境。于是,“沉睡”的詞語蘇醒了,靜止的詞語靈動了,學生不僅看到了詞語的色彩,聞到了詞語的芬芳,而且觸摸到了詞語的溫度,感受到了文字的靈性。之后,毛老師又讓學生把詞語送回到課文情境中去讀,從而巧妙地把學習詞語和理解情節(jié)融為一體了。
詞“動”情“溢”,趣滿課堂。毛老師摒棄傳統(tǒng)的詞語教學法,用獨具匠心的方法引領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從而把語言文字的種子播進學生的心田,這些鮮活的詞語一定會生根開花,永久根植于他們心中。(作者單位:江西省婺源縣江灣小學)
□責任編輯 徐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