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心理活動,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從引人入勝的導入、富有啟發(fā)的教學、情趣盎然的總結、新奇有趣的訓練四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策略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學生的心靈火花,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一、引人入勝的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黄梦恼掠袀€精彩的開頭,才能吸引學生往下讀。同樣,一堂課有個引人入勝的導入,才能吸引學生往下學習。如上《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借助富有情感的語言導入新課,能引起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強烈反響,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巴瑢W們,你們大年夜是如何度過的?對,大年夜是多么美好??!全家人在溫暖舒適的房子里,圍坐餐桌旁,品味佳肴,享受著團聚的歡樂??墒?,你們可曾想到,在一個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有個小女孩光著頭,赤著腳,穿著一身破衣裳,手里舉著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呼喊著賣火柴……”教師運用語言的感染力,把學生領進了課文所描繪的悲慘情境,為學生學習好課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富有啟發(fā)的教學
師生共同討論學習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教師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可以指名讀,小組讀,或集體讀)。在讀中引,讀中學,讀中悟,才能更好地拓展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生動活潑的發(fā)展。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時,讓學生找出重點詞“畫”后,反復誦讀。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學生就知道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著靜、清、綠的漓江水,奇、秀、險桂林山又倒映在靜、清、綠的漓江水中,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構成了一幅完美的畫卷。學生在讀中和作者情感產(chǎn)生共鳴,體會到文中所蘊涵的情感。
三、情趣盎然的總結
“編筐編簍,貴在收口”??梢姡惶贸晒Φ恼Z文課結尾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學要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精心設計,以便收攏學生繁雜的思緒,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收到“課雖終而味無窮”的效果。
1.擴展延伸式。課堂是學習的主渠道,但是局限于課堂教學是不完整的。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教材實際把學生引向課外,以便彌補課堂教學之不足。
2.讀寫結合式。課堂總結時,指導學生進行小練筆。如《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文,課文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從楊梅樹、楊梅兩方面具體生動地寫出了故鄉(xiāng)的楊梅,表達了自己熱愛故鄉(xiāng)的感情。課堂結束時,教師可布置學生以“我愛 ”為題,讓學生仿寫一段話,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讀中學寫,獲得讀寫能力的綜合提高。
3.角色表演式。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對藝術表演充滿著濃厚的興趣,教學結尾時,可選擇有關的句、段、篇,指導學生即席表演。
四、新奇有趣的訓練
語文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其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才能形成。
1.畫圖。讀了《赤壁之戰(zhàn)》第一自然段后,可引導學生根據(jù)該段幾行文字,畫一幅關于曹吳兩軍的對陣圖。由此,激發(fā)學習興趣,理解語言文字。
2.計算。教材中有不少內(nèi)容是用數(shù)字表述的。訓練時,不妨采用數(shù)學方法讓學生計算。如《飛奪瀘定橋》教師可根據(jù)內(nèi)容,讓學生計算在短時間內(nèi)趕到瀘定橋,每小時必須行軍多少千米。通過計算使學生體會紅軍行軍之快,克服困難精神之偉大。
3.圖示。如學《記金華的雙龍洞》后,為使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法,可設計“按游覽順序,畫一個示意圖”練習,要求學生寫出地名及雙龍洞的洞口、外洞、孔隙和內(nèi)洞等。
4.實踐。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如學《登鸛鶴樓》一詩,在初步理解詩句的基礎上,我?guī)ьI學生登高望日出。通過登高實踐,學生體會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深刻含義。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