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水質污染日趨嚴重,純水走俏市場,飲純水成為時尚。有人甚至認為,水質越純越好。這個觀點偏解了。
和自來水相比,純水的水質的確更純,清除了有毒有害的細菌與致突變、致畸變、致癌變的物質與重金屬等,避免了水質污染對人體的危害。這是明顯有利的一面。
但在清除水質中污染物的同時,純水不分青紅皂白,也一概清除了水質中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與礦物質,通常只剩下了二氧化氫(HO2)。這給人體帶來了一系列的負效應,而這種負效應較為隱蔽,往往為人們所忽視。
實驗證實,給小白鼠長期飲用蒸餾水(純水質),可導致小白鼠生長緩慢,體質下降,骨質疏松,肌肉萎縮,腦垂體與腎上腺功能被破壞。這就是由蒸餾水的水質中無微量元素與礦物質所引起的。
人體必須從飲水中吸收微量元素與礦物質,否則,就會引起負效應。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期,長期飲用純水,可能面臨體內缺鈣、鉀等,易引發(fā)禿頭、抽筋、乏力、軟骨病、肌肉哆嗦、眼皮發(fā)顫等癥狀。
因此,人們不可長期飲用純水,特別是兒童。當然,短期飲用純水,例如旅行途中,只用以解渴,并無害處。至于野外的天然水質,最好經(jīng)水文部門做水化學試驗,分析、了解其水質和污染情況后,再決定是否適宜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