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革
(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趣味教學法讓學生笑著學《基礎會計》
趙文革
(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基礎會計》是初學者學習會計的入門課程,但由于其晦澀難懂的理論和專業(yè)名詞,卻常常讓學生們“想起來就犯怵”。本文就是針對職業(yè)技術院校的生源組成與生源質量狀況,以《基礎會計》中“會計核算的前提條件——會計假設”為例,用趣味教學法把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重點內容巧妙地化“難”為易,把高高在上的會計學請出象牙塔,用最輕松的方式帶領學生進入由會計學構建的商業(yè)世界,進而實現(xiàn)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學會計。
趣味教學;學生;《基礎會計》
《基礎會計》課程具有理論性、實踐性、操作性強的特點,同時也存在著教師課堂講解難、學生理解會計術語難、運用會計方法難等教學難點。所以,往往使職業(yè)技術院校的教師縱然千般努力、萬般耐心,仍就學生冷淡回應“挫敗”教學課堂;學生如墜云里霧里雖苦思冥想,卻不得其門而入。
目前,職業(yè)技術院校會計教學面臨著幾大難題:一是生源質量的大幅度下滑使學生整體基礎知識薄弱,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不重視學習、缺乏學習動力;二是會計課中較多的晦澀術語、繁雜報表、枯燥原理以及復雜計算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對會計學習產生了望而生畏的情緒;三是會計教學內容的嚴謹性和較強的技術控制對任課教師教學思維的沖擊,使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古板,導致學生對會計課的學習興趣蕩然無存。
為了拉近職業(yè)技術院校低層次文化學生與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之間的“鴻溝”,構建“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法體系無疑成為《基礎會計》走出“教學抑郁癥”的一方良劑。教師期望從大量的實訓中形成《基礎會計》基本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從而達到提高該課程教學效果的目的。但是,會計理論來自于會計實踐,是會計實踐經驗的概括總結,同時又對會計實踐工作加以指導。所以,理論學不好將會導致實踐很難展開,或者造成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培養(yǎng)的學生無法愉快地學習和進一步的提高。如何才能讓學生愉快地接受理論知識,進而促進實踐水平的提高?筆者認為,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樂意學、容易學、學得進、覺得好是尤為重要的。下面筆者將以“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會計假設”的內容為平臺,例談趣味教學法在《基礎會計》中的巧妙運用。
《基礎會計》的“導入”,猶如小說的“引子”,戲劇的“序幕”,樂章的“前奏”。成功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內在的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新課一開始就是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整個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良好的開端。
“會計假設”一課的導入,筆者作了這樣的設計:
在熱播電視劇《潛伏》中,共產黨“特工”余則成在執(zhí)行任務時,他只是用普通的收音機收聽廣播抄錄一段數(shù)碼,然后查看一本書,就能翻譯出上級的指令。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通訊雙方事先有個約定,比如約定一本雜志、圖書或常見的小說等,以不容易引起懷疑為前提。抄錄的那些數(shù)碼比如8136這個數(shù),它的含義按約定是某本書的第81頁第3行的第6字。只要翻看這本書,找到“第81頁第3行的第6個字”,那么這個字就被翻譯出來了。如此一一對應,就可譯出一句話,一篇文章來。會計最主要的工作是提供經濟財務信息,必然會涉及信息的發(fā)送方和接收方。象任何信息的傳送一樣,雙方必須事先約定共同的“語言知識”,會計信息的發(fā)放者即會計人員,與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業(yè)內部的和外部的,都應當遵守共同的規(guī)范,才能保證經濟活動情況被正確描述和理解。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形象地說,會計假設就是會計王國的“密電碼”。
針對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或提出問題尋求解答,或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想象,或運用對比引導思維等等,真正做到“導情引思”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進入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tài),從而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我們翻開《基礎會計》的第一章,都會看到“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會計假設”,它們分別是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其內容枯燥乏味、晦澀難懂;其影響時間久遠、點到為止。教材雖然對該內容進行了詳盡的解釋,但是很多學生在學完以后依然不知所以,摸不著北。但是,這些假設又是會計理論和實務操作的前提條件。在四大假設之后的所有會計核算、會計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全部涉及到假設,因此,它們又有會計大廈“支柱”之稱。
筆者在授課過程中,把四個會計假設精心設計為一個完整會計故事的“四個情節(jié)”,以情境化的構思設導、通俗化的提煉概念、趣味化的深度解讀、案例化的聚焦要點及啟發(fā)式的提綱挈領等五個版塊,用立體式的思維、哲理式的思考、推導式的思路,使學生很容易就能掌握會計假設的知識體系與實用價值。
2.1 會計主體
2.1.1 “情境化”構思設導
有人說,“總是在裁人,簡稱總裁;老是板著臉,故稱老板;經常不理人,那叫經理”。現(xiàn)在咱們就做一回總裁、老板或經理。我跟同學們合伙開辦一家公司,名字叫“高職高利股份有限公司”?,F(xiàn)在記賬了,我的私人住房還有老婆孩子的花銷全都記到咱們公司的頭上,你們樂不樂意?同學們的答案只有一個:當然不成了!是的,會計的前提之一就是主體要明確,就是到底給誰記賬。所以,會計主體是最主要的會計核算前提條件。那么我們就從會計主體入手,揭開會計假設的神秘面紗。
2.1.2 “通俗化”提煉概念
會計主體是指在經營上或經濟上具有獨立性或相對獨立性的單位。如果是營利性經濟組織,就是一個企業(yè);如果是非營利性的單位,就是一個事業(yè)、機關、團體單位。最典型、最普遍的會計主體是企業(yè)。
2.1.3 “趣味化”深度解讀
“端誰的碗,干誰的活”,會計人員是為一個特定單位進行工作的。不難看出,會計主體是解決會計活動空間范圍問題的假設。基于這一假設,會計所反映的只能是它所在的特定單位的經濟活動,而不包括企業(yè)所有者的經濟活動和其他單位的經濟活動。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會計不是人。我們見到的張會計、李會計僅是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人員。在企業(yè)等單位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人員與注冊會計師相對應,又稱之為個人會計。即:在企業(yè)實行聘用和任命,只為本單位辦理會計工作,以單位職工身份為企業(yè)服務,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的法律、會計原則、本單位領導的要求展開工作。
2.1.4 “案例化”聚集要點
會計人員工作時應該堅持什么立場,站在哪個角度來做?會計核算時,能不能把“老板”的家庭財產和財務收支包括在內?不能,因為這是公私不分。能不能把兩個企業(yè)的財務收支合在一起核算?也不行。每一個會計主體是一個法人實體,有自己的資本,獨立地運用這些資本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獨立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報會計報表。
再打個比方來說,你獨自擁有一家公司,名字叫高職啟航公司。公司賬上有25萬元現(xiàn)金,你個人不是隨便就可以取出來花的,因為這個錢是公司的,而不直接是你個人的,雖然這個公司的老板是你。老板從公司提取現(xiàn)金必須遵守財經法規(guī)的規(guī)定,否則就是抽逃資金了。再比如:你從公司獲得8000元的報酬,這時會計人員的處理是公司的現(xiàn)金減少了8000元,而公司的費用增加了8000元。你從自己的公司取得的現(xiàn)金報酬,對公司來講是一項支出。雖然,可能你認為不過是錢從自己的公司轉移到自己的口袋里。
會計主體假設要求每個主體的業(yè)務應與其他單位及個人的業(yè)務分開,單獨進行核算。那么,會計主體假設的格言就是:公司是公司,老板是老板。
2.1.5 “啟發(fā)式”提綱挈領
會計主體假設告訴我們:會計必須有一個主體。
2.2 持續(xù)經營
2.2.1 “情境化”構思設導
關于生命的話題,小塞涅卡曾說:“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比说囊簧鷷性S多的不確定性,但是面對各個不同的人生時期(兒童期、青年期、中年期與老年期),我們都會有自己的規(guī)劃,不斷總結過去,評價現(xiàn)在,展望未來……。所有這一切都只有假設在“我們的有限生命的無限時間里”的前提下才是可行的。有人說,一個生意人不想破產,好比一個將軍永遠不預備吃敗仗,只自得半個商人。據(jù)調查統(tǒng)計,世界500強企業(yè)的平均壽命也就幾十年,中國的普通企業(yè)平均壽命還不到10年,很多小公司甚至存續(xù)期不到一年就關門了。假如明天企業(yè)破產,連張會計都得回家歇著了,還核算個什么勁兒呢。所以會計還有一個假設前提就是假設會計主體是持續(xù)不斷經營下去。只有這樣,投出去的錢才能賺回來,債務才會還清,才會最后真正有錢賺。這就是與會計主體假設有著密切關系,為會計的正常活動規(guī)定了時間范圍的會計假設——持續(xù)經營。
2.2.2 “通俗化”提煉概念
持續(xù)經營是指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以會計主體繼續(xù)存在并執(zhí)行其預定的經營活動為前提。除非有充分的相反證明,否則,都將認為每一個會計主體能無限期地連續(xù)經營下去。
2.2.3 “趣味化”深度解讀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會計主體確定后,只有假設企業(yè)能永久經營下去,采用的會計方法、會計程序才能保持穩(wěn)定,才能在正?;A上反映企業(y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持續(xù)經營旨在解決資產的計價和費用的分攤及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會計處理方法。比如:資產的計價可以按歷史成本計價,而不需要按破產清算價值計價;固定資產折舊可按規(guī)定使用年限,分期計入成本費用;企業(yè)可以按權責發(fā)生制對收入與費用進行確認,正確結計企業(yè)損益。
2.2.4 “案例化”聚集要點
企業(yè)建造一幢廠房,實際成本2000萬元,估計使用10年,在正常經營條件下其歷史成本不變,并按平均每年提取200萬元的折舊計入產品成本,直至折舊期滿。如果企業(yè)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難以繼續(xù)經營下去,該項資產在其使用壽命結束前就會退出使用,或被變賣、或被廢棄。此時,這幢廠房的歷史成本2000萬元就無任何意義了。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會計的賬務處理技術都是建立在企業(yè)永遠持續(xù)經營下去的基礎之上的。那么持續(xù)經營假設的格言就是:當你沒有決定要成功時,你就已經決定要失敗了。
2.2.5 “啟發(fā)式”提綱挈領
持續(xù)經營假設告訴我們:這個主體不是朝不保夕,而是一直運轉,足以收回其資產和成本。
2.3 會計分期
2.3.1 “情境化”構思設導
足球比賽分上半場和下半場,可是比分卻是接著的。“歐冠”上半場皇馬和曼城進球為1:2,下半場皇馬又踢進倆個球,分數(shù)就變?yōu)?:2。再打個比方。你想投資某公司,不可能等到公司經營到最后,看它虧還是盈再決定投資。而是看上一期它盈了還是虧了有沒有前景,然后決定你是否投資。所以對于與企業(yè)有著利益關系的單位和個人,會計分期及定期編制報表是很重要的。那么,會計分期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2.3.2 “通俗化”提煉概念
會計分期是指會計信息應按劃分期限收集和處理。會計分期假設是持續(xù)經營假設的一個必要的補充。如果假設一個會計主體應持續(xù)經營而無期限,在邏輯上就要為會計信息的提供規(guī)定期限。這是會計這一信息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的前提。
2.3.3 “趣味化”深度解讀
“一江春水向東流、抽刀斷水水更流”,會計分期與持續(xù)經營一樣,都是為會計的正?;顒幼鞒隽藭r間上的規(guī)定。會計分期是持續(xù)經營的一個必要補充,兩者不可分離,只有設定一個會計主體能夠持續(xù)經營下去,才有必要和可能進行會計分期。有了會計分期,才能確保一定時間間隔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會計信息。
2.3.4 “案例化”聚集要點
會計分期是把企業(yè)主體連續(xù)不斷的經濟活動劃分為若干個較短的、首尾相接的、等間距的會計期間,比如說一年。這樣人們就可以在會計期間內進行經營成果的計算和分配了。在會計分期假設下,企業(yè)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會計期間通常分為年度和中期、季度、月份。
世界上各國選擇的會計年度差異巨大,我國采用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會計年度。會計年度是會計最重要的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使企業(yè)可以定期地確認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可以定期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可采用一系列會計程序和方法,正確區(qū)分各會計期間的經營業(yè)績和經營責任。比如:權責發(fā)生制、應收、應付等會計處理方法,都是建立在會計分期基礎之上的。那么會計分期假設的格言就是:企業(yè)經營活動恰似一條川流不息的長河,定期地將這條長河截斷以測其流量和流速。
2.3.5 “啟發(fā)式”提綱挈領
會計分期假設告訴我們:人為的把企業(yè)運轉分成一段段的,按一定時間間隔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會計信息。
2.4 貨幣計量
2.4.1 “情境化”構思設導
一家企業(yè)可能擁有很多資產,比如,6000平方的房屋、建筑物,100臺大型設備,倉庫里還有存放著3000噸鋼材等等,那么,這家企業(yè)的資產到底有多少?雖然我們可以羅列出這些資產,但是用這些資產自身的計量單位,我們卻無法進行匯總,也就得不出綜合反映的資產量。那怎么辦呢,我們只要說它花了多少錢,單位就全統(tǒng)一了。同樣,企業(yè)一年的經營成果也需要采用貨幣進行計量。我們說今年企業(yè)利潤4000萬元,產值3.5億,就是采用了貨幣計量。
2.4.2 “通俗化”提煉概念
貨幣計量假設是指會計核算以貨幣作為統(tǒng)一的計量尺度,而且假設貨幣本身的價值穩(wěn)定不變。會計作為一個經濟信息系統(tǒng),主要是提供定量而不是定性的信息。這是因為會計信息系統(tǒng)主要用于接受、加工并發(fā)出在每個會計主體中進行的價值運動的信息。
2.4.3 “趣味化”深度解讀
凡是能用貨幣計量的能算出它值多少錢的東西就能進行會計反映。不能的,就用不著會計反映。而估價的習慣呢是歷史成本計價(資產等買入時的所用資金)。這樣我們還得假設幣值穩(wěn)定,錢不能太“毛”。要是外幣那還得折過來。
2.4.4 “案例化”聚集要點
有一位姓錢的富翁因腰纏百萬,人們都稱他為“錢百萬”?,F(xiàn)在擁有百萬的富翁何止百萬!那么這個稱呼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錢百萬”包含的意思大約在三層:一是“錢百萬”有百萬元存款;二是“錢百萬”有百萬財產,包括存款、房產、汽車、投資、零花錢等;三是“錢百萬”有百萬家產,包括存款、房產、汽車、投資、零花錢,以及家里所有用錢買來的物品,比如古董、衣服、手飾、手表,甚至包括已經支付的家庭裝修費用。那么老錢究竟有多少家產呢?我們把老錢擁有的財富貨幣化———也即用貨幣計量一下,這也就是第三層含義的“錢百萬”的百萬家產。那么貨幣計量假設的格言就是:貨幣計量的實質就是對經濟活動估個價兒。
2.4.5 “啟發(fā)式”提綱挈領
貨幣計量告訴我們:企業(yè)發(fā)生的業(yè)務必須可以用錢衡量。
俗語說,“編筐織簍,貴在收口”,對一課堂來說,結尾是否富有余味,發(fā)人深思,其意義與引人入勝的開頭一樣至關重要。在會計假設這個問題上,筆者主要采用了點睛式、快樂式、評價式、總結式的疊加方法,既開啟了學生的思路,又做到了寓教于樂。筆者的結尾處理是這樣的:
我們可以看出,會計的四個假設為會計工作的整體結構奠定了基礎:會計主體確立了會計工作的空間范圍,持續(xù)經營解決了資產的計價和費用的分攤,會計分期解決了定期報告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貨幣計量解決了統(tǒng)一的計量尺度。這些,對于規(guī)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確實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會計假設消失之時,也就是會計大廈傾倒之日”。沒有會計主體和持續(xù)經營,會計信息就無法產生;不存在會計分期,會計信息就沒有意義,無法解釋;失去了貨幣計量,會計信息就無法運用。沒有這些會計假設,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都將無法存在和發(fā)展。
編故事也要時間、地點、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還要連貫,這叫記敘文。會計的四個假設就象是一遍內容具體生動的記敘文:會計工作必須有一個主體,最普遍,最典型的主體是企業(yè)。這個企業(yè)不是朝不保夕,而是一直運轉,足以收回其資產和成本。人為的把企業(yè)運轉分成一段段的,按一定時間間隔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會計信息。歸根結底,企業(yè)發(fā)生的業(yè)務必須可以用錢衡量。所有這一切共同構筑了會計大廈的四大擎天支柱。
今天我懂得感動,懂得欣賞,那么明天我們將會在實務操作中享受會計假設帶來的幸福。
總之,在目前的職業(yè)技術院校的會計教學中,只要我們在運用興趣教學法的過程中科學采用符合高職學生身心發(fā)展水平的教學模式,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會計教學增添無限的魅力,給學生認知創(chuàng)造無數(shù)的驚喜。
[1]葛長銀.大眾會計學:完全會計[M].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02.
[2]寧健,程淮中.基礎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3]白媛媛.不花錢學財務報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4]馮鵬程.零基礎學會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
Interesting TeachingMethodsMakeStudentsHappily Learn Basic Accounting
Z H A O W enge
(J in z hong V ocational and T echnical C ol lege,J in z hong S han x i 030600)
B asic A ccounting is introductory course for beginners to learn accounting.H o w e v er, the di f f icul t theories and professional terms ma k e it hard for students to learn.A ccording to the qual 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 ocational education,this ar ticle ta k es“the premise condition of accounting-accounting hypothesis”in B asic A ccounting as an e x ample,turns the di f f icul t points into easy ones by interesting teaching methods.I t ta k es superior accounting out of the i v ory to w er, and leads students into the business w or ld const ructed by accounting using the most rela x ed w ay,in order toma k e students ha v e s k i l ls,abi l ity and thoughts,andma k e themeasy to learnaccounting.
I nteresting T eaching;S tudents;B asic A ccounting
G714
A
1672-2094(2013)01-0104-05
責任編輯:張隆輝
2012-11-26
趙文革(1966-),男,山西長治人,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監(jiān)察室講師,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