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安,張 麗
(1.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湘潭411201;2.湖南軟件職業(yè)學院,湖南湘潭411100)
作為早期湖南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黃愛、龐人銓引起了史學家的關注,相關研究成果頗豐。對于黃、龐被害后各地為之開展的各種追悼活動相關研究卻很少。其實,這些追悼活動無論是對于黃、龐的研究,還是對于湖南工人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的。
1921年1月13日,勞工會會員鄒覺悟、蕭石月等為爭取讓湖南第一紗廠廠方給工人發(fā)年終雙薪,率2000多工人舉行罷工。趙恒惕政府駐紗廠監(jiān)察員李汝賢放言如罷工必殺人,工人聞訊嚇慌,奔赴湖南勞工會求救,請求黃、龐從中調解。黃愛即馳往廠方辦事處(華實公司)予以警告,龐人銓向省城紳士游說,請其忠告政府,慎重民命。不料李汝賢查知黃愛在十三日到過紗廠,據(jù)此認定黃愛前來目的是鼓動工人,當為罷工主使者,因而心存殺害之意。廠方雖面請黃、龐調停,就罷工事進行談判,但心中總記恨黃、龐,非去之不可。且黃愛拒絕廠方兩千元支票的調停費,將其擲于議事桌的行為,尤使華實慚忿。于是華實賄通政府,約定圈套以害黃、龐,而表面上依舊與黃、龐作條件上的磋商,商定1月16日晚在勞工會址簽字。是晚,因華實公司總經理黃藻奇一直未見來會,黃、龐等等到深夜。而此時,早已預備的殺害黃、龐的計劃悄然展開,多名全身武裝的士兵一擁入會,查問姓名后將黃愛、龐人銓捆走,被蓋、箱子、衣物等所有東西概被抬去。
黃、龐被捕,軍法官問完姓名,即叫兵士“綁起!”龐大呼:“休得無禮!”法官說:“趙總司令要殺你們!”黃、龐質問:“罪狀何在?”“殺了以后,你們就知道的!”[1]就這樣,趙恒惕政府不加審訊,不問證據(jù),在短短兩小時內即對黃、龐施以斬首酷刑。1922年1月17日清晨,黃、龐被害于長沙瀏陽門外,當年兩人年僅25歲。
隨著黃、龐被殺與勞工會被封消息的披露,以及勞工會的呼吁,全國范圍內的悼念與聲討活動迅速展開。
從全國各地各種追悼紀念活動的主體來看,大體可分為三種:一是勞工會及勞工會各支部;二是全國各界各團體;三是共產黨及青年團方面。
黃、龐慘事后,最為悲痛者莫過于勞工會。湖南工人視黃、龐如父母,如救星,黃、龐被害即如父母被殺,湖南工人猶如一班失掉了父母的可憐孤兒,因與軍閥、資本家有不共戴天之仇,總有一天要進行張獻忠挨鋤頭、楚平王挨銅鞭般的報復;并相信黃、龐的精神永不死。
黃、龐遇難僅兩天,勞工會中一千多會員立即聯(lián)絡湖南兩萬四千多工人聯(lián)名通電全國,抗議趙恒惕殘暴行為,爭取全國性的支援。
勞工會駐滬辦事處成立后,首要任務就是悼念黃、龐。《勞工周刊》于2月17日復刊后即印發(fā)了“黃愛、龐人銓被害紀念特刊號”,對趙恒惕口誅筆伐,并把黃、龐被害慘象的四幀載于其上。同時,辦事處派代表分赴全國各地,發(fā)表演講,陳述黃、龐被殺慘狀及黑幕,派代表攜黃愛老父去廣州向孫中山請愿?!拔濉ひ弧惫?jié)又發(fā)行紀念黃、龐??男宰印堆姟?,并將黃、龐生平像與被害慘象照片寄送全國。
為更好地宣傳黃、龐事跡,勞工會在多地成立了支部或分會。漢口支部于1922年2月10日成立,當天即發(fā)行《一·一七》特刊,早在2月1日就已創(chuàng)辦的期刊《血祭》宣言稱黃、龐被殺“這悲慘,是沒有先例的,可憐的工友們!”勸告勞工們“黃、龐是不死的,眼淚是愚蠢的,痛苦是無益的,淚祭是不如血祭的!”“仇敵,眼淚是淹他們不死的,莫痛苦,但前進!”3月12日,天津支部成立,發(fā)行了《!!》創(chuàng)刊號。勞動節(jié)時又出版特刊《血祭的五一》。留守長沙的勞工會員沒有被恐怖形勢嚇到,勞動節(jié)時繼續(xù)參加了湖南工界的大游行。
勞工會對各種追悼活動極為關注,除盡可能派代表赴會外,還把悼念活動寫成文章,發(fā)表在《勞工周刊》上。
工界、學界在悼念黃、龐及聲討軍閥的活動上表現(xiàn)了強大的力量,影響波及國外。
廣東工界于4月16日在廣州的廣西會館三樓開追悼會。會場門頭懸匾“追悼大會”,講壇中置黃、龐烈士遺像,兩旁置二人殉難慘狀照,各界挽聯(lián)掛滿場中四壁,如林伯渠的“看舉世方以金錢造罪惡,唯二君能將頸血冼乾坤”,出席大會的團體有56個之多,加上個人代表共計五千余人。[2]大會在銅樂聲中開始,到會代表齊起對遺像行鞠躬禮,后發(fā)表演講。勞工會代表張理全述說黃、龐事略后介紹黃愛老父登壇,引發(fā)大家悲憤和心痛之情,譚平山等其他演說者大談改造國家,改造社會應由工人著手。隨后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南方分部和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及各分團為廣東工界主體發(fā)表《廣東各公團為黃、龐鳴冤》,上請愿書于孫中山,以求嚴懲趙恒惕。孫中山接到請愿書表示要出兵討伐趙恒惕。這一決定為北伐行動增添了一個正義的砝碼。
另有南昌工界亦召開黃、龐追悼會。武昌擬開追悼會。
1922年3月12日,由天津學生會發(fā)起的天津黃、龐追悼會在高等工業(yè)大禮堂舉行。到會者以工人、學生居多,南開學校、第一師范、法政學校、女子師范、扶輪學校、水產學校、服務學校、甲種商業(yè)等約五百多人。會場講臺上有“勞工神圣”的橫幅。該追悼會最出彩的是于樹德的講演和會場的傳單。于樹德的演講短小精悍,一針見血,他認為黃、龐是被“資本主義殺的”,把殺害黃、龐的原因提升到社會制度層面上,對問題的看法更深入,抓住了問題的根本。他還要求大家“從攻擊資本主義入手”做根本解決。會上有傳單提到了階級戰(zhàn)爭,指出“現(xiàn)在是階級戰(zhàn)爭的時代——也就是勞動者和資本家血戰(zhàn)的時代。黃、龐的死,是為階級戰(zhàn)爭死的;黃、龐的血,是為階級戰(zhàn)爭流”,“階級戰(zhàn)爭是勞動階級(苦力)和資本階級(有錢的人)的戰(zhàn)爭?!辈⑴e例說明資本家是如何剝削工人的,形象生動,通俗易懂,最后得出結論:“這是勞動者和資本家血戰(zhàn)的慘劇——這是階級戰(zhàn)爭固有的慘劇——公認勞動者非有相當?shù)闹R,知非有堅戰(zhàn)的團結力不能跟資本家抵抗”,[3]將問題提升到階級戰(zhàn)爭的高度,說明工人的覺悟要進一步提高,方向更明確,戰(zhàn)斗才更有力量。
北京學生在3月18日發(fā)文倡辦北京黃、龐追悼會,稱“黃、龐是中國勞動運動的第一犧牲者”。[4]追悼會于1922年4月2號召開。
留學東京的學生預備于4月16日在東京的中國青年會會址舉行黃、龐追悼會,田漢為發(fā)起人之一。公啟對黃、龐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中國沒有真正的勞動團體,有之,從湖南勞工會起;中國沒有勞動運動的犧牲者,有之,從黃愛、龐人銓兩君起。黃、龐兩君之被害,不獨是中國勞動運動史上一樁大事,并且是世界勞動運動史上一樁大事。黃、龐被害后,中國全國青年為之震驚,為之哀悼,我們留東中國學生,也應為兩君灑一掬傷心之淚?!保?]
共產黨及青年團方面除積極參加其他各界舉辦的追悼會外,還主導開展多種形式的追悼活動。
1.積極參加其他各界舉辦的追悼會。毛澤東在聽聞黃、龐犧牲后,不勝悲痛,決定開展一個悼念黃、龐,控訴和反抗趙恒惕的活動,又親自在長沙船山學社為黃愛、龐人銓兩次舉行追悼會,同時以湖南工界的名義通電全國,并特制其親筆題寫的“黃龐精神不死”紀念章。[6]后赴上海參加了黃、龐追悼大會。
1922年2月5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區(qū)機關刊物《工人周刊》發(fā)表署名尼甫的《趙恒惕與湖南人的生命和人格》文章。幾乎與此同時,陳獨秀發(fā)表《工人們勿忘了馬克思底教訓》一文,強調“無錢無勢的勞工只有聽從馬克思的教訓:世界勞工團結起來,才能對付這班資本階級一手把持的行政機關?!保?]
在當時有極大社會影響力的《晨報》,副刊從3月23日至25日連載《黃龐流血記》,李大釗、蔡元培寫有序言。李大釗認為:“以前的歷史,幾乎全是階級的爭斗史,最后的階級爭戰(zhàn),在世界在中國均已開始了。黃龐兩先生,便是我們勞動階級的先驅?!罓奚朗浅晒Φ拇鷥r?!辈淘鄤t盛贊黃、龐是實行“到民間去”的模范。李、蔡兩人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2.主導開展形式多樣的追悼活動。黃、龐被害后,按黨中央指示,青年團臨時中央局2月1日召開會議,聽取毛澤東介紹黃、龐被害經過,以及他們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情況。大會決定召開黃、龐追悼大會,以推動全國的工人運動。追悼會由李啟漢為籌備委員長負責籌備,于3月26日在上海尚賢堂舉行。
此次大會規(guī)模頗大,到會人數(shù)亦多,按簽名簿計已超過一千二百多人,其實遠不止此數(shù)。除私人外,團體來的特別多,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到場,陳獨秀、蔡和森發(fā)表重要講話。很多工人也被內心情感驅使著情不自禁地赴會。
會場布置相當講究,門首書“黃、龐追悼大會”,遍扎松柏襯之,湖南省教育會贈送的花圈環(huán)繞懸于禮堂正面的黃、龐二君遺像周圍,遺像上有湖南勞工會駐滬辦事處題寫的“血鐘響了”四字。黃龐被害慘象放大的畫圖掛在禮堂右面,下有華實公司賄買趙恒惕使之殺人的諷刺畫,上下交替,使人看了既悲痛又憤恨。大會按秩序進行,先奏軍樂,然后主席致辭。接著由勞工會員諶小琴報告黃愛事跡,王光輝報告龐人銓事跡。報告完后會眾齊對遺像行三鞠躬禮。主席復介紹黃愛老父。祭文讀畢后是演說,直至五點多才散會。會后迎黃、龐二君遺像回勞動組合書記部。
追悼會演說者踴躍,這里略略記述一下有代表性的人物和言論。
陳獨秀高瞻遠矚,看出了問題的本質,指出“趙恒惕在清季也幾乎做了黃龐”,但由于“社會的新陳代謝,新的分子常不為舊的分子所容”,因此趙恒惕殺害黃、龐是舊分子必然之事。我們僅“除掉趙恒惕個人”,“靠一兩個人的力量完成社會改革”,“不是一個解決的法子”,而是要推翻舊社會,希望“全社會各份子,一齊努力”,“大家都努力造成黃、龐的分子,來解決將來的問題”。陳獨秀還高度贊揚了湖南、廣東兩省為中國革命所做的貢獻,謂“中國革命分子,多出在湖南、廣東,反抗力也是其大一點”。同時對革命形勢做了宏觀和客觀的分析,指出“內有軍閥壓迫,外有國際壓迫”,希望各省都效仿湖南、廣東的革命的、反抗的精神,實行民族自救。
蔡和森的演講內容比陳獨秀來的更透徹。他直接點明黃、龐之死是“一階級殺一階級,是資產階級殺無產階級”。資產階級能殺人,是因為政權在他們手里,國家機器被他們所控制。他認為所以“無產階級要反抗,就要全世界無產階級聯(lián)合起來,奪取政權……大家共同生產,共同消費”。陳獨秀和蔡和森兩人的演講是對共產黨綱領政策的闡釋、宣傳。
鄭太樸謂黃、龐之死不過是犧牲的開端,就今日中國的社會,生又有何可樂?所以黃、龐追悼會就是我們社會的追悼會,是在追悼我們自己。
工人張益章說黃、龐是為工人階級而死的,自己在看到報紙上有黃、龐追悼會后自愿赴會,因為“禁不住感情的驅使”。
更有朝鮮某代表認為黃、龐不僅是為中國人死的,是為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而死的。[8]
追悼會還發(fā)表了宣言,稱黃、龐之死將勞工朋友們和無產階級“驚醒”,從而看清了資本家與軍閥“狼狽為奸”、“喝血吃肉”的真面目。勞工朋友應聯(lián)合起來將資本家與軍閥殺死,將制度推翻,不要聽信“那些好古董的先生們與沒良心的記者”的鬼話,用先產業(yè)聯(lián)合、后區(qū)域聯(lián)合、再“由省而國,而世界”,組織勞工革命軍,推翻有產階級,建設工人專政的國家,實行共產制度這樣一種革命的方法以應敵。
會上還散發(fā)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為黃、龐被害事對中國無產階級宣言》,指出無產階級要“一齊起來作極密切的武裝的團結,一切勞動者團體底利益都看做是自己底利益!”。[9]這篇宣言同時發(fā)表在《青年周刊》等多家刊物上,還被收入湖南勞工會駐滬辦事處《血鐘》???/p>
此次追悼會挽詞挽聯(lián)特別多,包括本地各團體、私人贈送的和湖南、廣東、天津、漢口等各地郵寄來的,以致會場四周都掛不下,只好掛外面的墻壁上和擺在草坪中。甚至有直接把自己名字寫于挽詞中以表其將繼黃、龐二君之志而得千秋傳不朽者,如江北自治協(xié)會旅滬代表嚴伯威。[10]
周恩來與黃愛在天津結下的深厚友誼使得他在德國聽聞黃、龐被害事后,“一時百感交集,更念及當時同志”,奮筆疾書,做了政治思想性很強的《生別死離》詩,“表吾意所向,兼示諸友”。他高度贊揚黃、龐“是中國的盧、李”,決心要用鮮血來澆灌“共產花開”,讓“赤色的旗兒飛揚”![11]強烈地表達出為了革命事業(yè)的成功,將采取不斷的實際行動,死生可置之度外的感情。鄧穎超也在黃、龐兩周年紀念日做《復活》詩以追祭。
在1922年5月1日召開的全國勞動大會上,張理全、諶小岑等提出《黃、龐被害案》,“關于黃、龐二先生為趙恒惕所慘殺事,我想我們工人未有不痛恨的,所以在這個大會里為誅討民賊計,為保障工人計,都應該有相當?shù)谋硎尽?,大會通過決議,“關于黃、龐二先生事,用本會名義,通電全世界表示此事;定于每年一月十七日為黃、龐二先生犧牲紀念日,是日全國勞動界休息一天,開會紀念。”[12]黃、龐在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全國性盛會上獲得如此隆重的紀念,確立如此崇高的地位,充分證明了黃、龐的功績得到大家的高度認可。
追悼活動的廣泛舉行,提高了黃、龐的知名度和地位。黃、龐本湖南人,主要活動在湖南,且活動時間很短,于全國而言,其知名度有限。然而,這些大范圍、長時間、多階層追悼活動的開展,使全國廣大工人階級、知識分子、知名人士都對黃、龐事跡有較清楚的了解,亦為之感動。上海陳獨秀、吳景濂等九人聯(lián)名于1922年3月22日致電趙恒惕,指責其“私徇資方請求,任意殺害工人,實駭聽聞”,此等“倒行逆施,一致此極”,希望“保障工農,納勞資于正規(guī),樹自治之楷模以贖前愆”。[13]北京李大釗、李石曾等十三名人亦聯(lián)名致電趙恒惕,謂趙“違憲殺人,不勝駭異”,乃“自毀前途”,甚盼其“毅然改途,下罪已之令,樹烈士之碑,恢復工會,釋放株連,遵守省憲,保障勞工”。[14]名人的言論給趙恒惕以巨大的輿論壓力,使其不得不謹慎為之。
譴責與打擊軍閥、資本家就是對黃、龐的肯定。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稱黃、龐為中國第一次為無產階級奮斗而死的先烈![15],李大釗稱“黃、龐兩先生,便是我們勞動階級的先驅”,充分肯定了黃、龐為工人運動所做出的貢獻,也極大地提高了黃、龐的地位。
另一方面,通過追悼會,使勞動者得到教育,認清了軍閥財閥的丑惡嘴臉,壯大了工人運動的聲勢。
追悼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曉之以理,以激情澎湃的演講動之以情,以無限高昂的斗志鼓舞人心,揭露了軍閥與資本家聯(lián)合鎮(zhèn)壓勞工的罪惡,指出勞資兩階級的不可調和性,傳播了勞工神圣、勞工團結等先進思想,提高勞動者的覺悟,鼓勵勞動者團結起來,為爭取和保護本階級的利益而戰(zhàn)斗,擴大了無產階級勞動者的影響力,用先烈的血以鞭策警醒,以堅定意志作為繼起奮斗的強大動力,促進了勞動運動的發(fā)展。
[1] 湖南省總工會編.黃愛、寵人銓被害前后經過詳情[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40.
[2] 湖南省總工會編.廣東工界追悼會紀詳[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71.
[3] 湖南省總工會編.天津追悼黃龐的情形[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357.
[4] 湖南省總工會編.北京發(fā)起黃龐追悼會[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57.
[5] 湖南省總工會編.明日東京的追悼會[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70.
[6] 何鵠志.中國勞工運動的先驅——黃愛、龐人銓[J].共產黨員,1994(8).
[7] 陳獨秀.工人們勿忘了馬克思的教訓[G]∥陳獨秀文章選編.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4(8).
[8] 湖南省總工會編.紀三月二十六日之上海黃龐追悼大會[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62.
[9] 湖南省總工會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為黃、龐被害事對中國無產階級宣言[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87.
[10]湖南省總工會編.挽匯錄[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67.
[11]湖南省總工會編.生別死離[G]∥湖南勞工會研究論文及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85.
[12]盧 權,禤倩紅.蘇兆征[M].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118.
[13]湖南省總工會編.上海吳景濂致趙恒惕電[G]∥湖南工運史料選編:第一冊.湖南省總工會出版,1984:87.
[14]湖南省總工會編.北京李石曾等致趙恒惕電[G]∥湖南工運史料選編:第一冊.湖南省總工會出版,1984:88.
[15]倪興祥.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史辭典[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