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勇為
佟勇為 天津市地方志館
口述歷史目前在學界的定義一般為:由準備完善的采訪者以筆錄、錄音或錄影方式收集、整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觀點。
早在文字發(fā)明以前,人們就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記錄歷史,這便是最早的“口述”歷史方式。有文字出現(xiàn)以后,人們開始以文字記錄歷史,隨之出現(xiàn)了以文字記錄歷史的文獻歷史形式?,F(xiàn)代意義上的“口述歷史”是指人們以文字或錄音、錄像設備記錄當事人的口述記憶或具有歷史意義的觀點,并在事后對其進行相應的加工整理,以此來闡明采訪者對某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或歷史現(xiàn)象的觀點和看法。由口述歷史的概念分析,口述歷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真實性??谑鰵v史由于是當事人對自己親歷親聞事件的回憶,因此較之文獻歷史而言它更貼近歷史原貌、接近歷史事實,即具有相對的原始性。這就使口述歷史更加真實可信,并能客觀地反映出歷史真相。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口述歷史具有真實性。在口述歷史中,雖然可能受當事人的個人素質(zhì)等影響,其中或許存在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但錄音、錄像資料的可永久保存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口述者和記錄者、采訪者形成約束,所以這種講述至少可以存檔作為一種史料供研究者參考使用。
2.鮮活性??谑鰵v史是采訪者經(jīng)過精心策劃后對當事人的采訪,而且它能夠通過錄音錄像形象、生動地反映采訪過程,直接記錄采訪者和講述人的音容笑貌,所以較之傳統(tǒng)意義上單純、抽象的文獻歷史,它更具有生動性、鮮活性。這一特點也決定口述歷史具有可讀性,它更容易被人們所認知、接受。
3.可靠性。由于口述歷史是采訪者經(jīng)過精心準備策劃所做的采訪,而且經(jīng)過事后的加工整理,因此其中除了具有當事人的親身講述外,它還經(jīng)過采訪者和制作人的反復研究和推敲。所以與單純由口述人提供的史料相比,口述歷史更具有說服力,即具有相對的可靠性。這一點也是口述歷史在當今社會被史學界、各社會學科和文學工作者高度認同并廣泛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口碑資料即口述史料,它是經(jīng)由人們口頭轉(zhuǎn)述流傳下來的歷史資料,未經(jīng)過再加工、核實和處理,所以其中可能參雜著演繹成分,也可能存有遺漏現(xiàn)象,所以它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诒Y料只是口述歷史的口述材料,它不是口述歷史;但從廣義上理解,口述歷史也是一種口述資料,所以也有人稱口述歷史為口碑資料。
口述歷史的獨特魅力使其在當今社會受到普遍關注和青睞。地方志館征集、收藏口述歷史這一特殊形式的資料并利用其為社會服務,對于充分發(fā)揮地方志對社會的獨特作用意義非凡。具體表現(xiàn)為:
地方志是某一地區(qū)行政區(qū)劃的綜合記載,它是記載一個地方自然、經(jīng)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的權(quán)威性的地情全書。地方志的這種性質(zhì)就要求方志館作為專門收藏地情資料的館藏機構(gòu),要征集收藏一個地方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資料和實物,以使其得以永久傳世、惠及子孫,即具有典藏功能。同時當今社會也要求充分開發(fā)利用地方志資源為社會服務,所以方志館也應變成利用各種形式展示某地區(qū)地情,方便人們進行地情信息交流的平臺,并成為宣傳普及本地區(qū)地情知識,對青少年進行愛國愛鄉(xiāng)教育的課堂。這樣,方志館才能充分發(fā)揮出地方志的資治、教化作用。
口述歷史與以往權(quán)威性的文獻歷史相比,內(nèi)容更加具體詳實,形式更加生動形象。它能夠填補單純以文字記載的文獻歷史、檔案資料的不足,并能糾正文獻歷史中的一些錯訛,可以作為文獻歷史的一種很好的補充資料,與文獻歷史相互補充、佐證歷史。同時,口述歷史的鮮活性使其作為一種獨特的資料形式具有特殊的存檔價值。利用現(xiàn)代技術(shù)手段,在方志館里播放一些口述歷史資料,會使人們更多地了解本地方地情,起到良好的愛國愛鄉(xiāng)教育作用。因此,方志館收集一些口述歷史并將其永久地保存起來,既能豐富方志館的典藏內(nèi)容,也能提升其公共服務能力,增加全社會讀志、認志、用志的方式和興趣。
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該地區(qū)的稀有資源,這些資源若未受到合理的保護、甚至遺失,是一個地方政府的失誤也是該地方文化的一大缺憾。很多地方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只限于口頭傳說,如一個地方的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以及民族音樂、曲藝,宗教信仰等等,這些文化遺產(chǎn)通常都散落在民間,有很多并未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并受到合理的保護。發(fā)掘口述歷史的過程中,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散落在民間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若能將這些文化遺產(chǎn)及時地以文字或錄音、錄像設備記錄并保存下來,這本身就是對社會的重大貢獻。同時,把一些帶有某地方文化特點的實物資料放到方志館里存放并展覽,對于弘揚該地方的歷史文化、保護其歷史文化遺產(chǎn)勢必會起到特殊的作用。方志館的權(quán)威性能提高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視和認知程度,口述歷史可以幫助我們發(fā)掘并保存住那些“即將逝去的過往之音”,并使其發(fā)揚光大。因此,口述歷史對于保留和保護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國,修志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修志工作,但由于地方志書的權(quán)威性,在我國第一輪修志時沒有采用口述歷史。在第二次地方志的編修過程中,為適應我國當今信息社會飛速發(fā)展的需要,口述歷史被有些地方納入到某些志書當中。如廣州市政府在其《政府決策志》中就采用了一些口述歷史資料。這說明口述歷史能給地方志注入新鮮的血液,使其由原來的“死資料”變成“活資料”。廣州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王林生在2010年舉行的我國口述歷史學術(shù)研討會上總結(jié)說:口述歷史可以細化地方志的內(nèi)容,拓寬地方志的資料渠道,增強地方志的客觀性、深度性和可讀性。因此,口述歷史對于修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方志館作為存史機構(gòu)廣泛征集并收藏一些口述歷史,能為修志提供便利條件。
口述歷史這種特殊的資料形式,還能豐富方志館的館藏,并能改善方志館的館藏結(jié)構(gòu)。建立口述歷史檔案能夠使地方志館的館藏豐富多彩,使其更好地適應多方面利用的需要,發(fā)揮地方志館信息中心的作用。同時由于口述歷史的載體是以文字和聲像并存,其中大部分都以錄音帶、錄像帶、光盤等形式出現(xiàn),這就改變了方志館原來的存史形式,在紙質(zhì)資料、照片、實物的基礎上,增加了錄音帶、錄影帶、光碟等現(xiàn)代化的載體形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地方志館的館藏結(jié)構(gòu),有利于建立特色館藏。
口述歷史雖然在地方志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做好口述歷史的收集、收藏工作,各地方方志館還都存在著很多困難。主要應該在加強資金、設備投入和人才能力培養(yǎng)這兩個方面下大功夫。
地方志館征集口述資料,具體要注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選好題目,做好口述歷史征集的準備工作。選題要選擇對當今社會具有研究價值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歷史人物或有重要學術(shù)意義的題材。但也要考慮可操作性,要根據(jù)自己單位的實際條件,選擇能夠完成的題目來做。
2.確定采訪對象,做好采訪。采訪對象要具有代表性,即歷史事件的親歷、親見、親聞者。他們可以是社會精英,也可以是普通百姓。但在選擇采訪對象時一定要注重其口述能力和基本素質(zhì),這樣才能保證口述歷史的真實性。
3.采訪完成后對口述內(nèi)容進行必要的加工整理。采訪完成后,采訪者要依據(jù)尊重史實、尊重口述人的原則,對口述史料進行適當?shù)募庸ふ?。切忌主觀刪減,盡量保持歷史原貌。但可以加注釋和論證。為保證口述歷史的真實性,采訪人應對相關史實進行必要的鑒別。尤其是對關鍵的情節(jié)、背景、人物、時間等要做必要的考證。
4.方志館對征集到的口述歷史還要妥善保管、合理收藏。一個項目的資料可以設專柜收藏,以便查閱。征集工作的資料應建立索引、目錄,方便利用。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建立專門管理口述歷史的資料室對之進行統(tǒng)一管理??傊?,口述歷史的征集和收藏要盡量做到規(guī)范化、科學化和法制化。
綜上所述,口述歷史為地方志館開辟了一個為社會服務的嶄新平臺,但要在我國方志界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還需要業(yè)內(nèi)人士做出持續(xù)不懈的努力。
[1]葉永烈.口述歷史:史學研究方法的劃時代變革.探索與爭鳴,2006,(10).
[2]熊月之.口述史的價值.史林,2000,(3).
[3]朱紅.口述歷史出版物熱潮透視.出版科學,2006,(4).
[4]左玉訶.方興未艾的中國口述歷史研究.中國圖書評論,2006,(5).
[5]楊祥銀.當代美國口述史學的主流趨勢.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2).
[6]朱佳木.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口述史學.中國地方志,2005,(2).
[7]萬一萍,洪慧娟.建立口述檔案 傳承歷史文明.中國口述史的理論與實踐,2005,(9).
[8]張玉榮.不容忽視的口述檔案和口述檔案工作.檔案,2000,(4).
[9]朱佳木.什么是方志館以及應該怎樣建設方志館.中國地方志,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