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督脈鋪灸法在四肢筋骨病證中的應用

    2013-04-09 07:43:13朱現(xiàn)民蘇紅利
    黑龍江中醫(yī)藥 2013年3期
    關鍵詞:施術艾炷施灸

    朱現(xiàn)民 蘇紅利 張 蕊

    (河南中醫(y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鄭州 450008)

    督脈鋪灸也稱“長蛇灸”,在背部正中點火燃艾,形似長蛇。鋪灸法施術獨特,面積廣,艾炷大,時間長,火力足,溫通力強,治病快捷,功效卓著,是一般灸法所不能比及的[1]。目前鋪灸在傳統(tǒng)施術基礎上不斷改良,大多用生姜泥、藥粉代替大蒜泥作鋪墊材料,避免過去鋪墊蒜泥刺激強度大、灸皰程度大、接受難度大的缺陷,并能更好地促使藥物滲透吸收,增強治病功效。施術部位除背部正中督脈經(jīng)穴外,也選擇腹部、四肢等相關部位。改良的新鋪灸法進一步擴大了應用范圍,從原來強直性脊柱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脊柱疾病普及應用到肢體疾病,而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周圍炎、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足跟痛等四肢筋骨關節(jié)病證,成為目前鋪灸法新的拓展應用范圍。

    1 督脈鋪灸方法

    1.1 材料制備

    督脈鋪灸用細軟如棉的艾絨,燃燒時速度慢,火力均勻、溫和、持久,滲透力強,能夠竄透肌膚,直達組織深部。施灸部位常需鋪墊生姜泥,生姜對皮膚的刺激刺激性小,短時間內重可復操作,不會因刺激強度不夠而影響功效,常作為通用材料[2]。姜泥應現(xiàn)搗現(xiàn)用,不宜久放。鋪灸藥粉的種類很多,如督灸粉、通督散、風濕散等,多根據(jù)不同治病需要自行配制。

    1.2 施術操作

    督脈鋪灸最好選擇在盛夏三伏天,平時天氣晴朗、氣溫高也可施術,白天為佳。鋪灸以背部督脈經(jīng)施術為主,取用督脈正中線上自“大椎”至“腰俞”穴止,從脊柱正中向兩側有一定寬度,包括夾脊穴、背俞穴。先蘸姜汁擦拭施灸部位,沿脊柱正中線均勻撒鋪灸藥粉0.1cm厚覆蓋局部皮膚。鋪上搗碎的姜泥餅,厚約0.5cm,寬約5cm,再將搓捻成的三角狀艾絨條分段置姜泥餅上,點燃后自行燃燒。至灼熱感難以忍受時去掉,更換新艾炷,依法灸2~3壯。鋪灸不宜過于頻繁,每次間隔時間不應少于1周,間隔時間過短容易出現(xiàn)身體疲乏、頭昏等癥狀[3]。

    2 鋪灸應用范圍

    2.1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類風濕關節(jié)炎是以慢性多關節(jié)炎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xiàn)為晨僵、關節(jié)腫脹、疼痛,晚期可引起關節(jié)的強直、畸形和功能嚴重受損,尤以手足末梢小關節(jié)侵犯最為常見。中醫(yī)認為風寒濕熱之邪侵入肌體入于經(jīng)脈,留于關節(jié)、肌肉、筋骨,進而阻塞經(jīng)絡,不通則痛。督脈鋪灸取大椎至腰俞穴、雙側相應華佗夾脊穴,并依據(jù)不同的疼痛部位局部取穴。先均勻敷上鋪灸藥粉(羌活、獨活、牛膝、秦艽、細辛、川芎、人工麝香等組成)5~10g,再鋪墊厚2cm、寬5cm生姜泥,將做好的寬4cm、高3cm的三棱柱長條艾炷平放于姜泥上,分3段點火讓艾炷自行燃燒,燃盡后移去艾灰再鋪1壯。灸畢用長條膠布將姜末固定于背上,明顯溫熱感能持續(xù)6~8h[4]。藥物鋪灸借助艾炷燃燒之力,透過皮膚而至經(jīng)絡及病所,既可以消除局部的寒凝、濕阻、瘀血,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又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和抗病能力,增強了活血化瘀、散寒逐濕、通絡止痛行氣通絡、散寒除濕的功效。鋪灸能顯著降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微循環(huán)和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使血沉下降,血紅蛋白升高,類風濕因子轉陰。并能提高IL-2的含量和SOD的活力,降低IL-1、丙二醛(MDA)的含量,從而起到免疫、消炎、抗氧化和抗變態(tài)反應的積極作用[5]。

    2.2 肩關節(jié)周圍炎

    肩關節(jié)周圍炎是指肩關節(jié)及其周圍的肌腱、韌帶、腱鞘、滑囊等軟組織的急、慢性損傷,或退行性變致局部產生無菌性炎癥,從而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礙。好發(fā)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早期以疼痛為主,晝輕夜重,后期以功能障礙為主,肩關節(jié)各方向活動功能明顯受限。中醫(yī)認為由于外傷勞損或中老年人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經(jīng)脈失養(yǎng),外感風寒濕邪氣,使肩部經(jīng)脈不通,不通則痛。鋪灸有溫經(jīng)通絡、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早期以疼痛為主癥者灸治為佳[6]。督脈鋪灸取大椎穴至膈俞穴背部以第7頸椎至第5胸椎椎體為中心,并以肩部阿是穴為中心的疼痛局部重點鋪灸,涵蓋肩髃、肩髎、肩貞,天宗等穴。施術區(qū)域涂姜汁,鋪撒肩痛散(羌活、姜黃、細辛、川烏、草烏、桂枝、威靈仙、地龍、追地風、透骨草、伸筋草、川芎各100g,土鱉蟲60g,共研細末)覆蓋局部皮膚,鋪姜泥于藥粉之上,置艾炷點燃施灸,每次灸3~5壯,留灸1~3h[7]。藥物鋪灸祛能除關節(jié)風寒濕邪,活血通絡化瘀,緩解肩周組織粘連,消炎止痛。尤其是肩關節(jié)處鋪灸作用強大持久,直達病所,有助于疏通局部經(jīng)脈,有效地調節(jié)神經(jīng)血管的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局部新陳代謝,促進炎性物質的吸收和損傷的修復,解除或減輕肩周炎的疼痛、麻木、酸脹癥狀,改善肩周炎的功能活動障礙。

    2.3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是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的膝關節(jié)骨質退行性軟骨疾病,表現(xiàn)為膝關節(jié)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由于長年磨損,周圍韌帶松弛,致使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差,對抗應力下降,引起相應部位骨質增生,又感受寒邪、勞累、外傷等,使增生物刺激周圍組織而充血、水腫、滲出等無菌性炎癥改變而致疼痛[8]。中醫(yī)認為風、寒、濕邪入侵人體,閉阻氣血,或年老體弱肝腎不足,或慢性勞損,氣滯血瘀、筋脈關節(jié)失于濡養(yǎng)所致。先灸腰部以第1~5腰椎為中心,再灸膝關節(jié)局部鶴頂穴至內膝眼、犢鼻穴的長約15cm、寬約5cm的區(qū)域。蘸姜汁擦拭施灸部位,均勻撒鋪灸藥粉(補骨脂、桑寄生、杜仲、狗脊、肉桂、枳殼、丹參各100g,川芎、草烏、乳香、沒藥各60g,穿山甲、地鱉蟲各30g,共研細末)覆蓋局部皮膚,鋪姜泥于藥粉之上,將上窄下寬的艾炷置姜泥上如長蛇狀,分多點位點燃,令其自然燃燒,待有灼熱感時去掉燃燒的艾炷,更換新艾炷,每次灸3~5壯。鋪灸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化瘀、散寒除濕、祛痰通絡之效,標本兼治,綜合調理,可改善輕、中度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臨床癥狀,使關節(jié)活動自如[9]。

    2.4 跟痛癥

    跟痛癥多見于中老年人,表現(xiàn)為足跟疼痛,行走困難,主要由跟骨結節(jié)周圍慢性勞損所引起。中醫(yī)認為風寒濕邪留滯足跟,或氣血虛弱不能濡養(yǎng),或腎氣漸衰不能主骨,經(jīng)脈痹阻血行不暢,不通則痛。鋪灸應整體與局部相結合,先灸背部以第2腰椎至第1骶椎椎體為中心,左右涉及膀胱經(jīng)第一側線。再灸足跟局部以病變阿是穴為中點,向四方延伸,盡可能覆蓋所有疼痛范圍。撒鋪灸粉(補骨脂、桑寄生、杜仲、狗脊、尋骨風、透骨草各100g,川芎、草烏、乳香、沒藥各60g,穿山甲、地鱉蟲各30g),再鋪生姜泥和艾絨條,依法施灸3~5壯。艾炷燃盡后保留藥粉、姜泥并以膠布固定,無溫熱感時去盡。腰骶夾脊穴處有脊神經(jīng)通行下肢至足跟并支配其功能活動,背部鋪灸可調節(jié)神經(jīng)功能,局部鋪灸可減輕神經(jīng)及周圍軟組織的炎癥與壓迫,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局部營養(yǎng)及新陳代謝,從而減輕疼痛。無骨質增生的足跟痛施用鋪灸后效果較好,因骨質增生引起的足跟痛收效較差[10]。

    3 鋪灸臨證體會

    3.1 熱力疊加,重在溫通

    督脈鋪灸屬“大灸”之法,集熱療、光療、藥物刺激及特定部位刺激等多種作用于一體,具有施灸面積廣、艾炷大、火力足、溫通力強的特點。艾葉辛溫性烈,能通行十二經(jīng),振奮元陽,祛寒逐冷,鋪灸中大量艾絨的使用,使其功效更強。艾火燃燒時中心溫度可達數(shù)百度不等,所產生的近紅外輻射有較高的穿透能力,溫熱滲透到表皮、結締組織、血管、神經(jīng)系統(tǒng),被組織所吸收[11]。生姜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可滲透于人體,擴張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經(jīng)艾炷加溫后其作用可增強數(shù)倍。生姜、鋪灸藥泥的化學性刺激,均與灸火的溫熱刺激疊加,協(xié)同發(fā)揮功效,增加其溫通效能。

    3.2 調節(jié)整體,兼顧局部

    鋪灸以重灸“督脈”經(jīng)為主,背部為陽,督脈為陽脈之總綱,能統(tǒng)攝全身陽氣。在督脈鋪灸可改善體質,增強抵抗能力,發(fā)揮整體調節(jié)作用。督脈正中兩側的夾脊穴、背俞穴均與臟腑高下相當,可以近直取攻,調節(jié)臟腑功能而收捷效。對于不同部位的病變,可多選擇不同的脊柱節(jié)段重點灸治。如上肢疾患重點灸治頸椎、胸椎節(jié)段,上肢疾患重點灸治腰椎、骶椎節(jié)段,不必整個督脈上下都灸,根據(jù)每一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施灸部位選擇,更有利于病癥的治療與康復[12]。一些疾病也可選擇其它部位鋪灸,如肩周炎配合鋪灸肩髃、肩髎、肩貞等肩部穴位,跟痛癥配合鋪灸足跟病變處阿是穴等,并不一定完全局限在背部。

    3.3 擇時施治,順應變通

    督脈鋪灸多選擇在夏季伏天施術,夏季陽氣旺盛,三伏天又是一年中最炎熱之時,人體腠理開泄,毛孔開張,皮膚松弛,氣血趨于體表。此時選取特定部位,在艾灸熱力作用下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jīng)絡,隨氣血經(jīng)絡到達病變部位,疏通經(jīng)絡,調節(jié)臟腑,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力[13]。隨著醫(yī)學理論創(chuàng)新改革和全球氣溫變暖,鋪灸時間也有改變,全年中任何時節(jié)均可,不必拘泥于夏季三伏天,只要天氣晴朗,不是天陰下雨、雪霧潮濕就行。只有順應變通靈活運用,才能充分發(fā)揮鋪灸在四肢筋骨關節(jié)病證中應用的功效。

    [1] 黃冬娥.鋪灸療法及其臨床運用[J].河南中醫(yī),2006,26(1):70-71.

    [2] 王麗,袁衛(wèi)華,蔡圣朝.鋪灸療法的臨床應用[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3):35-37.

    [3] 楊曉琳.淺談督灸的保健作用[J].山西中醫(yī),2011,27(1):60-61.

    [4] 謝瀟俠,雷秋慧.鋪灸為主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8,28(10):731-732.

    [5] 趙耀東,韓豆瑛.鋪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40例臨床觀察[J].西部中醫(yī)藥,2012,25(9):86-87.

    [6] 曹銳,曹鐵軍.灸法在治療筋傷科常見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7,14(8):23-24.

    [7] 何天有.何氏藥物鋪灸療法[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0:82-242.

    [8] 彭程,王進.推拿配合鋪灸治療增生性膝關節(jié)炎50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0,31(3):39-40.

    [9] 李華章,嚴振國,秦夢,等.藥物鋪灸療法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臨床觀察[J].中醫(yī)正骨,2010,22(4):45-46.

    [10] 徐彥龍,何天有.鋪灸療法治療足跟痛50例療效觀察[J].甘肅中醫(yī),2007,20(11):37-38.

    [11] 楊元華,劉堂義.艾灸療法的生物物理機制初探[J].中國針灸,1996,16(10):544-545.

    [12] 于美玲,盧圣鋒,劉邁蘭等.三伏灸臨床應用中的思考[J]上海針灸雜志,2010,29(7)∶418.

    [13] 朱現(xiàn)民.論冬病夏治的四大應用特點[J].中醫(yī)文獻雜志,2012,30(4):26-27.

    猜你喜歡
    施術艾炷施灸
    摩腹中的大學問
    居家艾灸提升免疫力
    Chinese Acupuncture
    中暑
    針刺施術時長對腦出血大鼠急性期腦炎癥反應的影響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應
    艾灸的煙氣對人有害嗎?
    校園妖怪錄,你能逃出手掌心嗎
    意林繪閱讀(2014年7期)2014-05-08 03:57:33
    隔姜灸治腰痛
    不同質量艾炷灸溫度時間曲線變化的研究
    延川县| 宾川县| 黔西县| 桦南县| 革吉县| 阳泉市| 赞皇县| 荣成市| 夏津县| 双桥区| 顺义区| 陵川县| 图们市| 莱西市| 赤壁市| 汉阴县| 丰原市| 南溪县| 海南省| 喜德县| 潮安县| 益阳市| 郧西县| 麻江县| 福建省| 莱阳市| 凌海市| 民勤县| 汝州市| 大田县| 邯郸市| 茌平县| 马尔康县| 兴山县| 原平市| 安多县| 江津市| 绥滨县| 噶尔县| 中超|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