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華
(四川商務職業(yè)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1)
高職學生由于知識水平的局限性,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易發(fā)生偏差,如果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法律基礎知識欠缺,法律應用能力差,畢業(yè)后走上工作崗位就可能以身試法,走上犯罪的道路。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職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狀況,包括法律知識、法律意識和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通過對調查分析,提出增強高職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有效措施。
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會的方式在2012年9月~11月對四川商務職業(yè)學院、成都農業(yè)科技職業(yè)學院、四川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四川國際標榜職業(yè)學院、四川托普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等5 所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進行了有關法律素養(yǎng)方面的調查。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共發(fā)放問卷1 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85 份,回收率98.5%,有效問卷975 份,有效率97.5%。其中男生321 人,占總數(shù)的32.92%,女生654 人,占67.07%;文科學生421 名,占43.18%,理科學生554 人,占56.82%;農村學生752 人,占77.13%,城市學生223 人,占22.87%。
這部分的問卷共設計了15 道題,主要是關于高職學生對我國基本法律的精神和規(guī)定以及和其密切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的掌握情況。除了一般的法律基礎知識外,還涉及到部門法的相關知識。問卷設計的問題包括:“你現(xiàn)有的法律知識主要來自哪里?”“我國現(xiàn)行憲法是第幾部憲法?”“你認為我國最高國家權利機關是什么?”“我國法律效力最高的法律是什么?”“你知道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是我國的公民嗎?”“現(xiàn)階段我國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征收起點為多少元?”“勞動者與企業(yè)簽訂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其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多久?”“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是否要負刑事責任?”“刑法規(guī)定應負刑事責任最低法定年齡是多少?”“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嗎?”“‘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您認為這種說法正確嗎?”“打官司是不是就是打證據(jù)?”“每個公民是否都有宗教信仰自由?”“行政法規(guī)由誰制定?”等。
從調查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學生意識到法律知識的重要,但獲取法律知識的途徑較少,法律知識的積累主要來自學校的教育,對法律基礎知識學習需進一步增強,如“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是我國的公民嗎?”有34.72%的人認為不再是我國的公民了;“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是否要負刑事責任?”14.3%的人認為不負刑事責任,11.2%的人不知道;“打官司是不是就是打證據(jù)”32.4%的人認為不是,2.1%的人不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嗎?”10%的人認為不正確,3.1%的人不知道。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要想彌補學生法律知識的欠缺主要應該通過學校教育,在學校必須加強法制的宣傳和教育。
本部分問卷共設計15 道題,主要涉及高職學生對現(xiàn)行法律、法律現(xiàn)象和法制環(huán)境的觀點以及從法律角度去思考、分析和判斷問題的意識程度。如:“你認為你的法律意識強嗎?”“你認為學習法律有用嗎?”“如果有學習法律的機會,你是否愿意參加?”“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是否相信法律是公正的?”“當你的朋友犯了罪,需要你提供罪證時,你會如何處理?”“假設你假期兼職打工,你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遇到與法律有沖突的事情發(fā)生時,你會怎樣處理?”“公交車上你看到有小偷在偷別人的東西,你會怎么做?”“如果學校組織一些關于法律的宣傳活動或講座,你是否愿意參加?”“當你在銀行自動取款機取款時,會不會打印客戶憑條?”等。
從調查結果分析,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法律的重要性,學習法律知識的愿望比較強烈,希望有更多的機會提高法律素養(yǎng),但是法律信仰不夠,對法律的公正公平存在著質疑,有拒絕使用法律的傾向,對法制建設的現(xiàn)狀不是很滿意。如“你認為你的法律意識強嗎?”58.3%的人都認為自己的法律意識不強;“你認為學習法律有用嗎?”74.3%的人都認為學習法律很有用;“如果有學習法律的機會,你是否愿意參加?”91.3%的人都愿意進行法律學習;“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是否相信法律是公正的?”25%的學生不相信法律是公正的,54%的人說不清楚;“假設你假期間兼職打工,你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26.3%的人沒有考慮簽合同,28.4%的人認為沒有必要;“在遇到與法律有沖突的事情發(fā)生時,你會怎樣處理?”只有55%的人會尋找法律途徑,36.2%的人先主觀解決問題,再尋求法律途徑;“當你在銀行自動取款機取款時,會不會打印客戶憑條?”37.9%的人不會,3.6%的人不知道取款機有該項功能。
這部分問卷共設計了10個問題,設計的問題主要是大學新生在面對違法行為或侵害其合法權利時的態(tài)度,以及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問題包括:“你認為你自己的法律應用能力如何?”“在你所有的經(jīng)歷中,曾經(jīng)運用法律途徑解決過糾紛嗎?”“超市的工作人員要求搜身,你會怎么做?”“如果在商店買了一件價值約200 元的偽劣產品,返回商店與之交涉無果,你會怎么辦?”“假設你向工商局投訴假冒偽劣產品,而工商局無故不予受理,你會怎么辦?”“假設畢業(yè)以后,你與企業(yè)簽訂了工作合同,但是企業(yè)違約,你會怎么辦?”“假設鄰居家的寵物嚴重影響了你的休息,并且你屢次與之交涉無果,你會怎么辦?”“你的朋友2011年向你借了2 000元,現(xiàn)在怎么也不還,按照法律你最遲哪一年起訴才能獲得勝訴?”“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本單位違反勞動合同的情況,你會怎么做?”“你認為在理發(fā)店洗頭或剪發(fā)是一種合同現(xiàn)象嗎?”
從調查結果來看,高職學生對自己的法律應用能力不信任,缺乏使用法律的信心,46.4%的人沒有運用法律途徑解決法律糾紛,碰到問題的時候很少想到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如“超市的工作人員要求搜身,你會怎么做?”81.69%的人會拒絕,14.08%的人如果對方態(tài)度強硬就會接受,4.22%的人會完全接受;“假設你向工商局投訴假冒偽劣產品,而工商局無故不予受理,你會怎么辦?”25%的人不知道怎么處理,自認倒霉,51.47%的人會向工商局的主管部門提起行政復議,23.53%的人向法院提起訴訟;“假設畢業(yè)以后,你與企業(yè)簽訂了工作合同,但是單位違約,你會怎么辦?”9%的人自認倒霉,36.36%會去法院打官司要求索賠,43.94%的人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10.6%不知道怎么辦;“在工作中,如果遇到本單位違反勞動合同的情況,你會怎么做?”8.8%的人找政府部門解決,55.88%的人找單位領導協(xié)商解決,30.3%的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該部分共2 道題,設計的問題主要是學生對提高法律素養(yǎng)的一些建議,問題包括:“《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對提高法律素養(yǎng)的作用?”33.32%的人認為非常有用,41.3%的人認為大部分有用,23.4%的人認為只有很少部分有用,1.98%的人認為沒有用,純屬虛設;“學校應該通過哪些活動來增加法律知識”(A 法律基礎課教學;B 專業(yè)選修課或講座;C 社會實踐或宣傳活動;D 開設學生社團;E 其他途徑)43.2%的人選擇了法律基礎課教學,23.2%的人選擇了專業(yè)選修課或講座,25.4%的人作了多項選擇,認為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強學生的法律知識。
通過對高職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有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和法律意識,在損害自身利益時絕大多數(shù)能想到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但苦于獲取法律知識的機會和途徑較少,希望學校通過法律基礎課教學、專業(yè)選修或講座、社會實踐和學生社團等活動來增強法律素養(yǎng)。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jīng)形成,在法制化國家必須培養(yǎng)公民“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律意識,學會用法制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扒嗄昱d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高職學生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yè)基礎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技術性人才,同時還要有過硬的政治素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做一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自覺維護祖國統(tǒng)一。而且,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青年學生犯法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意志力不強,法律意識淡薄,在不自不覺中就觸犯了法律。所以,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和諧的人際關系,要學會理性地分析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學會用法律的思維解決問題。
加強法制課程建設,增強學生法律知識是培養(yǎng)高職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關鍵。目前,高職院校進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簡稱《基礎課》),這門課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知識融為一體。要培養(yǎng)良好的法律素養(yǎng),增強法律知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除了要懂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外,還必須有系統(tǒng)的法律專業(yè)知識和較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采用案例分析、小組教學等多樣化的教育方法,借助網(wǎng)絡、電腦、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2]由于《基礎課》的課時有限,可能不能滿足有的喜歡法律知識的同學,可以開設法律選修課和法制講座等,彌補學生在《基礎課》上法律知識“吃不飽”的現(xiàn)象。
高職學生具有法律意識,掌握了法律知識還不夠,還必須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要增加學生法律實踐機會,學會用法律的思維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法律應用能力。首先,建立一定的法律實習基地,條件許可的學??梢宰孕薪嵙暬兀鋫鋵iT的教學設備,安排專門的人員管理。也可以與當?shù)氐乃痉ú亢陀嘘P媒體的法制欄目組建立聯(lián)系,簽訂合作協(xié)議,這樣在適當?shù)臅r候就可以分批次地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進行實習,通過“法律診所”“審判觀摩”和“模擬法庭”等方式讓學生面對面地感受法律威嚴、解決法律問題。[3]其次,要建立一定的保障機制,保證法律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高職院校要建立相應的制度,把法律實踐教學列入教學計劃,制定教學大綱和實施細則,給與一定的課時和必要的經(jīng)費,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法律實踐活動,在實踐當中積累法律知識,培養(yǎng)法律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除了上述的幾個方面,還應該優(yōu)化法制環(huán)境,加強法制宣傳。良好的法制環(huán)境能通過認知導向、情感陶冶、榜樣示范和行為規(guī)范等方式影響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法律知識的積累和法律應用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建立法制校園。學校是學生主要生活的場所,學校管理應該嚴格按照法治社會的要求,建立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要求學生遵守校紀校規(guī),違反者嚴格按制度辦事。同時要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櫥窗等方式宣傳我國的基本法,通過一些典型的違法亂紀的案例來警示學生。[4]其次,要優(yōu)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上網(wǎng)已經(jīng)成了大學生的潮流。但是網(wǎng)絡內容五花八門,由于高職學生個人認知還不夠成熟,意志力相對薄弱,對網(wǎng)絡內容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容易受網(wǎng)絡文化的影響,形成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而,我們要凈化網(wǎng)絡內容,制定相應的網(wǎng)絡法律法規(guī),倡導網(wǎng)絡道德,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
總之,在今天這個法制化的社會,高職院校學生要承擔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必須增強法律意識、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養(yǎng)。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依法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敢于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
[1]本書編寫組.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何冬莉.提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幾點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8(12):300-301.
[3]王勇.對我國高職法律實踐教學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1(17):122-124.
[4]靖國華.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對策性思考——以寧波市大學生法律素養(yǎng)調查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3):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