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萑,戴云月,周海微
(浙江省寧波市第六醫(yī)院手外科,浙江寧波315040)
·臨床護理研究·
維斯第負壓引流技術治療上肢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護理
王 萑,戴云月,周海微
(浙江省寧波市第六醫(yī)院手外科,浙江寧波315040)
筋膜間隙綜合征;引流術;護理
骨筋膜室綜合征是肢體骨筋膜間隔區(qū)肌肉、血管、神經等組織因急性嚴重缺血造成的一種早期綜合征,是臨床常見且較嚴重的創(chuàng)傷并發(fā)癥[1]。最常發(fā)生的部位是小腿前間室和后深間室以及前臂掌側間室,在上肢,前臂最容易發(fā)生骨筋膜室綜合征[2]。維斯第負壓引流技術自2004年開始已逐漸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我科2010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前臂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37例,均行切開減張?zhí)幚?,其?1例腫脹明顯,給予維斯第負壓引流技術,二期行清創(chuàng)縫合,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共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齡16~49歲,平均28.6歲;前臂擠壓傷10例,高壓灌注傷6例,車禍致傷4例,刀刺傷1例;受傷時間0.5~6h,平均2.5h;開放傷16例,閉合傷5例。
1.2 方法:本組21例患者均一期行切開減張、給予維斯第負壓引流,7~10d后拆除維斯第負壓引流裝置。
1.3 護理
1.3.1 術前護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盡
快做好術前準備,縮短手術等待時間,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的痛苦。開放傷出血多時,及時給予局部止血處理。
1.3.2 術后護理
1.3.2.1 心理護理:患者均為高能量損傷所致,起病急,手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擔心致殘,故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不安心理。為此,我們采取耐心疏導,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的傷情,解釋切開減張的必要性,并指導術中配合、介紹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消極心理,同時重視與家屬的溝通,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和信任。
1.3.2.2 維斯第負壓引流的護理:維斯第負壓引流封閉護創(chuàng)材料為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白色,質地柔軟而富有彈性,無刺激,抗張力性強[3],內含多側孔引流管,有利于創(chuàng)面即時生成的細小壞死組織及時排出體外。正常維斯第負壓引流效果滿意表現(xiàn)為維斯第負壓引流材料塌陷,管形明顯,負壓值保持在-125~-450mmHg,引流管內見液體波動。①當患者術畢返回病房時,需嚴格與手術室護士交接班,檢查維斯第材料和半透膜外觀是否完整,有無活動性出血傾向。②抬高患肢20~30cm,略高于心臟水平,利于血液及淋巴回流[4],又可避免壓迫創(chuàng)面及引流管。③每班需觀察負壓值的變化,觀察負壓引流裝置有無漏氣。④觀察引流瓶內引流量、色、質的變化,及時記錄。如引流量較多,應酌情給予調低負壓值;短時間內引出大量鮮血性引流物,立即停止負壓,并報告醫(yī)生處理[5]。⑤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引流管折疊、牽拉;引流管長度以60~100cm為宜;觀察引流管內引流液是否波動,引流管及三通接頭有無被引流物堵塞,必要時用生理鹽水沖管。(5):364-368.
[2]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編輯委員會.氣管支氣管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試行)[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8):581-587.
[3]李強.呼吸內鏡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3:21-149.
[4]彭衛(wèi)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編結核病學[M].2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3:226-230.
[5]馬玙,朱莉貞,潘毓萱.結核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47-253.
[6]李幸彬,杜秀然,楊永輝,等.經支氣管鏡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對痰菌陰性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臨床薈萃,2008,23(14):1032-1033.
(本文編輯:趙麗潔)
1.3.2.3 疼痛管理:疼痛是早期較為嚴重的主要癥狀[6],是骨筋膜室內神經受壓和缺血的早期信號,如果未引起重視,不及時處理,肌肉缺血越來越嚴重,將會導致嚴重后果。因維斯第負壓引流時進行了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術后短時內疼痛不明顯,因此要密切觀察患肢的腫脹及指端血運情況,以判斷骨筋膜室綜合征有無緩解。如出現(xiàn)疼痛不能隨便使用止痛劑,仔細判斷患肢情況后才能根據情況用藥?;颊邉⊥春蠛鋈惶弁聪Щ騼H有肢體麻木癥狀,要警惕肢體壞死的可能,需立即匯報醫(yī)生及時處理。
1.3.2.4 腫脹的觀察:通?;贾芯S斯第負壓引流后,腫脹逐漸減輕,如有引流不暢、患肢腫脹未減輕,甚至出現(xiàn)患肢溫度增高,皮膚緊張,有張力性水皰形成,應立即匯報醫(yī)生處理。
1.3.2.5 末梢血運的觀察:骨筋膜室內壓力過高,導致動脈血供受阻,肢端皮膚呈蒼白色;導致靜脈回流受阻,肢端皮膚呈青紫色;當血液循環(huán)嚴重障礙時,患肢可呈蒼白、發(fā)紺、大理石花紋等,此時,必須拆除維斯第負壓引流裝置,進行手術探查。
為了排除測試儀器誤差導致的測試數(shù)據異常,使用了另一套同型號、同生產廠家的機械特性測試儀進行數(shù)據對比。經過對比,測試數(shù)據仍與初次測試結果相似,證實該斷路器本身存在缺陷。
21例患者中,有3例因皮膚缺損,二期行游離植皮術,其余18例均行二期清創(chuàng)縫合術。術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良好,無缺血性肌攣縮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患者對治療護理效果滿意。
骨筋膜室綜合征病情變化急驟,及早切開減壓加維斯第負壓引流能徹底消滅死腔,及時去除創(chuàng)面的滲液及壞死組織,使腫脹的肌肉和其他軟組織快速消腫,為進一步治療爭取時間[7]。因此,術后密切觀察維斯第負壓引流效果是護理的關鍵,引流期間要保持有效的負壓和引流通暢,觀察創(chuàng)口表面維斯第負壓引流材料是否塌陷,管形是否明顯。早期劇烈疼痛是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突出特點,也是引起醫(yī)務人員重視的主要癥狀。但是如果手術減張不徹底,維斯第負壓引流后骨筋膜室壓力還會繼續(xù)增高,因術中的麻醉效果、患肢的疼痛感覺不明顯,觀察時要以患肢的腫脹程度、肢端的血運情況為重點。因此,護士應掌握骨筋膜室綜合征和維斯第負壓引流的相關知識,根據具體病情仔細分析判斷,做到心中有數(shù),早期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及時干預,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8]。
建立一個高質量規(guī)范的標準化的膠質瘤組織標本庫是膠質瘤醫(yī)療及科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如何確保標本長期保存的質量,如何建立好標本的采集、保存、信息化管理和研究于一體的科學管理體系以及做好膠質瘤患者長期的隨訪工作,這些問題都要我們進一步完善和解決。
[1]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91-396.
[2]WHYTE B.National tumor bank set up in United kingdom[J].J Natal Cancer Inst,2003,95(10):706.
[3]李莉華,魏福祥,王豐,等.腫瘤庫(用于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建立及管理[J].腫瘤,2004,24(6):578-580.
[4]季加孚.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標本庫的建設[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37(3):329-330.
[5]孫彥輝,李慶國,王忠誠,等.腦膠質瘤標本庫的初步建立及應用價值[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6,22(3):181-183.
[6]焦保華,劉宏雷,耿少梅,等.MGMT在腦膠質瘤中表達的臨床意義及替莫唑胺聯(lián)合放療對預后的影響[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15(15):39-41.
[7]LIANG C,GUO E,LU S,et al.Over-expression of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 confers poor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liomas[J].Brain Research,2012,1444:65-75.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11:28-30.
(本文編輯:趙麗潔)
[2]CANALE ST,BEATY JH.坎貝爾骨科手術學[M].盧世璧,主譯.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3584.
[3]滕毓靜,金小青.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筋膜室綜合征術后皮膚缺損的護理體會[J].中醫(yī)正骨,2012,24(1):75-77.
[5]王秀.四肢創(chuàng)面應用負壓封閉引流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3):211-212.
[6]關巍,嚴波.前臂骨折并發(fā)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4):226-227.
[7]張建才,庾勁松,王玉柱.持續(xù)負壓封閉引流在骨科中的應用[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1,26(2):140-141.
[8]鄧志紅,程丹莉.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早期觀察及護理干預[J].護理進行雜志,2011,26(3):242-243.
(本文編輯:趙麗潔)
【參考文獻】
[1]劉利燕.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護理[J].
R683.6
B
1007-3205(2013)04-0377-03
2012-05-21;
2012-07-11
王萑(1972-),女,浙江寧波人,浙江省寧波市第六醫(yī)院主管護師,從事手外科疾病護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