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浩
(黃岡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傳接球技術是指籃球運動員在賽場上有目的性的相互之間轉移球.它是籃球運動最基本的技術之一,同樣是籃球運動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傳接球技術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它在籃球比賽中的運用次數(shù)是非常多的.有專家曾經(jīng)做過統(tǒng)計,在正規(guī)的一場籃球賽里,一個球隊球員間傳接球次數(shù)大概有450—500次,[1]它像紐帶一樣將場上的進攻隊員相互聯(lián)系起來,它是場上隊員實施球隊進攻戰(zhàn)術的重要手段.球員意見間傳接球能力的高低,對比賽的勝負起到?jīng)Q定性作用.傳接球技術看似簡單,但是真正要想學好,在比賽中熟練和巧妙運用卻是非常難的.這在大學生球員中尤為突出.
隨著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的迅猛發(fā)展,籃球運動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喜愛,也成為大學校園里開展活動最多、最豐富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籃球運動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大學生參與其中.由于高中的升學壓力,很多大學生在高中時代都沒有接觸過籃球運動,到大學后,喜愛籃球運動,但是由于沒有籃球基本功,在參與籃球運動的時候,不具備傳接球技術和傳接球的意識.我經(jīng)常問不愛傳球的大學生:“同伴有更好的進攻機會,怎不不傳球給他呢?”好多大學生的回答都是“沒看到”或“看到了,不敢傳,怕被對方搶斷”.這一方面說明大學生由于在高中沒有接觸過傳接球技術的基本功訓練,導致不具備扎實的傳接球基本技術和傳接球意識,所以參與籃球運動的時候,同伴機會出來了,自己卻看不到出來的機會或者看到有空位的同伴,因為自己傳球技術不過硬,缺乏多樣的傳球技術,“不敢傳球同伴”或“不知道怎么傳”;另一方面的說明由于大學生傳接球基本功不過硬,使得心理非常怕承擔自己傳球失誤帶來的責任,對自己缺乏自信.由于大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的時候缺乏傳球配合的意識,傳接球基本功的訓練,不能準確判斷傳球和接球時機,使得防守球員可以輕松的進行防守,把主要精力留在進攻上.
在和大學生交流籃球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當代的大學生在談到打籃球的時候,聊的最多的就是籃球賽場上隊員精彩的扣籃、絢麗的運球過人和外圍精準的三分球,而很少聊傳球.大學生球員對傳球技術的不重視也同樣體現(xiàn)在日常的籃球訓練中,一到球場后都是拿球進行投籃練習或運球練習,很少有人會主動進行兩人或多人的傳接球練習,這主要是大學生球員在思想上過于注重個人的進攻,都想在比賽中通過投籃或突破上籃獲取更多的分數(shù),體現(xiàn)出自己在籃球方面的天賦和在球隊中的個人價值,由于這個思想的主導,往往使大學生球員忽略了傳接球在籃球比賽中的重要作用,導致在比賽中不傳球或者不敢傳球.另一方面,由于現(xiàn)在的大學生基本都是90后,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庭,從小受到家庭長輩的過渡的關愛和呵護,使得都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也影響到在比賽中傳接球技術的運用.
通過觀察大學生平時的籃球訓練和比賽發(fā)現(xiàn),大學生球員都有不錯的身體素質,其中跑跳能力最為突出,參與籃球比賽的積極性也很強,而且很容易興奮,且個人攻擊欲望比較強,但是缺乏比賽經(jīng)驗,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大學生球員在籃球比賽中傳接球的發(fā)揮.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先說持球隊員,在籃球比賽中,很多大學生球員接球時,習慣不抬頭觀察場上的隊友站位,盲目的選擇的自己運球進攻或投籃,缺乏與隊友傳球配合的意識.當隊友通過掩護或空切跑出空位時,由于沒有養(yǎng)成抬頭觀察的好習慣而錯失了最佳的傳球時機;再說無球運動員,在幫隊友掩護或進行跑位時,由于缺乏接球意識而錯失最佳的進攻時機.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由于高考的壓力,在很多地方還是已應試教育為主,這就使得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在高中時期的不到足夠的體育鍛煉機會.2011年男籃亞洲競標賽,我國奪得第一,但是過程卻非常艱難,這說明我國在亞洲的籃球強國地位優(yōu)勢已及其可危.而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五戰(zhàn)全敗,僅獲第12名,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思.我國籃球未來的發(fā)展要靠年輕人的努力去實現(xiàn),而大學校園正逐漸成為培養(yǎng)籃球人才的搖籃,當代和未來高校大學生籃球運動的水平會直接影響職業(yè)聯(lián)賽和國家隊籃球的水平,但是我國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jīng)落后于歐洲籃球強國.在籃球比賽中,每一次傳接球都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快速的反應能力、頑強的身體對抗能力和耐力,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做保證,就像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沒有盾牌的保護一樣,結果只能是任對手肆意進攻.
教練員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要正確和積極引導,讓大學生認識到投籃技術、運球突破技術重要性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傳接球技術在籃球運動中的重要地位,珍惜球場上來之不易的進攻投籃機會,同樣當隊友有好的進攻機會時要果斷傳球,如果場上球員自身的傳接球能力不過關,這個球隊離輸球也就不遠了.因此,一個球員對他所在球隊中的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個人的進攻能力上,還體現(xiàn)在他與隊友間的傳接球能力上.
大學生由于好多習慣在青少年時期已經(jīng)養(yǎng)成,所以在日常訓練中,教練員要求要嚴格,及時糾錯,讓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傳接球概念,養(yǎng)成規(guī)范的傳接球動作,培養(yǎng)嚴謹、認真的籃球習慣,抬頭運球,注意觀察場上變化,根據(jù)場上變化及時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無球跑動時,要隨時注意接球,不能盲目亂跑;接到同伴傳球以后,不要馬上盲目運球精工,要先觀察再決定下一步是投籃、突破或者傳球;當隊友有空位進攻機會時,迅速、巧妙的傳球,使隊友能夠第一時間接球進攻,養(yǎng)成無私的傳球意識;接隊友的傳球時要搶步上迎,把防守球員往遠離球的一端卡.通過訓練與教學比賽的相結合的形式來提高大學生在實戰(zhàn)中運用傳接球能力.
2.3.1 提高無防守人情況下的傳接球能力.練習方法:(1)兩人或多人一組原地短距離各種傳接球練習.(2)兩人或多人原地長距離各種傳接球練習.提高青少年行進間傳接球能力.(3)兩人和三人全場行進間傳接球練習.(4)半場和全場四角移動傳接球練習.(5)全場多人的長傳球快攻練習.通過練習提高大學生的長傳球能力.
2.3.2 提高有防守人情況下的傳接球能力.練習方法:(1)兩人和三人小范圍傳接球練習,練習的時候中間站1-2名隊員干擾傳接球.(2)全場行進間三防二、二防一的快攻練習.(3)全場的傳接球比賽,要求球員間只能傳球,不能投籃和運球,先傳到規(guī)定次數(shù)的為勝.
2.3.3 提高兩或三人夾擊和身體對抗情況下的傳接球能力.模擬持球被兩名或三名隊員進行夾擊防守,持球隊員要合理、迅速的將球轉移給隊友,不能被斷球.
2.3.4 提高大學生在實戰(zhàn)中的傳接球能力.很多大學生在訓練時可以輕松完成傳接球的訓練任務,但一到賽場上,就頭腦發(fā)蒙,不會傳球,失誤很多.由于心理緊張直接導致頭腦不冷靜,不能夠合理的將球傳給隊友.因此要多進行高強度、高水平的教學比賽,使大學生適應賽場上的環(huán)境的氣氛,克服心理緊張情緒,在比賽中能夠靈活、自如的應對各種防守.
我國從2012-2013賽季的CBA籃球聯(lián)賽開始,在比賽中鼓勵隊員之間的身體對抗,對防守球員手上動作的判罰更加嚴格,以使我國球員適應國際大賽中的身體對抗.這說明隨著現(xiàn)代籃球運動中攻擊性防守的運用,球員間的身體對抗越來越激烈,進攻隊員要想在壓迫的防守下和激烈的身體對抗中合理、準確的進行傳接球,就必須要具備好的身體素質.而我國籃球運動員目前的身體素質已不能適應當前國際大賽中的身體對抗,而高校校園已逐步成為為我國職業(yè)籃球比賽培養(yǎng)球員的搖籃,這就要求在大學生在平時籃球練習上要強化身體肌肉力量和耐力訓練的同時,還要進行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方面的訓練,加大身對抗下籃球技術的訓練,使大學生籃球運動員在激烈對抗的比賽中自如的進行傳接球.
訓練中可以輕松完場的傳接球在比賽中卻完成不了,這主要原因是心理不能適應比賽中激烈的對抗和緊張的氛圍.這就要求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求大學生要認真、嚴謹?shù)膶Υ恳淮蝹鹘忧蚓毩?多安排高強度、高水平的教學比賽,使大學生適應賽場上的環(huán)境的氣氛,克服心理緊張情緒,學會在比賽中冷靜思考,善于觀察,準確傳球.對自己和隊友要充滿信心,無論遇到多么困難的比賽,都要頑強拼搏,在順利中毫不松懈,在失利中永不氣餒,在相持中不急不躁,不斷提高大學生對比賽場上的各種復雜情況的應變能力和心理抗壓能力.
〔1〕高守清,朱忠鋒.高師籃球課傳接球技術的教學與訓練[J].甘肅高師學報,2001(6):112-115.
〔2〕孫民治.籃球縱橫.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3〕張育國.學?;@球代表隊訓練指導[M].蘭州大學出版社,1994.11-20.
〔4〕葉國雄,陳樹華.籃球運動研究必讀.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5〕周萬斌.在高?;@球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傳接球能力與意識的研究[J].大眾商務,2010(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