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松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杭州311000)
開喉劍噴霧劑聯(lián)合清開靈顆粒治療小兒手足口病80例
徐慧松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婦幼保健院兒科,杭州311000)
開喉劍噴霧劑;清開靈顆粒;手足口病;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手足口病是兒科常見的傳染性極強的出疹性疾病,有腸道病毒引起,主要表現(xiàn)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及皰疹。重癥患兒可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障礙,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我院兒科承擔余杭區(qū)手足口病防治的重要任務,在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應用清開靈顆粒聯(lián)合開喉劍噴霧劑治療手足口病80例,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門診或病房收治患兒235例,均符合 《實用兒科學》第7版手足口病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88例,女70例;年齡5個月~6周歲。采用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治療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齡5個月~6周歲,平均(3.8 ±0.20)周歲。對照1組78例,男40例,女38例;年齡5個月~6周歲,平均(3.7±0.20)周歲。對照2組77例,男39例,女38例;年齡5個月~6周歲,平均(3.6±0.20)周歲。235例都有口腔黏膜皰疹,很快形成潰瘍,同時有手、足和臀部斑丘疹、皰疹。無重癥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發(fā)熱,38℃以下137例,38~39℃73例,39℃以上25例。起病時間均在1天左右,就診時未經任何治療,無并發(fā)癥。三組患兒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三組患兒均在入院當天開始治療,保持口腔、皮膚清潔,多飲水,修剪指甲,勤換內衣,禁用刺激性藥物,肛溫≥39℃,予布洛芬口服退熱,予利巴韋林注射液10mg/kg,靜脈滴注,1天1次,有繼發(fā)細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有口腔疼痛拒食者,予補液支持治療。治療組給予清開靈顆粒 (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沖服,1歲以內1/2包,每日2次;1~3歲1/2包,每日3次;3~5歲2/3包,每日3次;5歲以上1包,每日3次。連用5d為1療程。同時使用開喉劍噴霧劑 (兒童型)(貴州三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向口腔皰疹處均勻噴灑藥液,每日3~5次。對照1組僅給予清開靈顆粒 (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沖服;對照2組僅給予開喉劍噴霧劑 (兒童型)(貴州三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向口腔皰疹處均勻噴灑藥液。三組均5天為1個療程。觀察患兒體溫、皮疹、并發(fā)癥、藥物不良反應等。
1.3統(tǒng)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療效標準參照 《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2]。顯效:治療3天后,體溫恢復正常,皮損結痂、干燥,未見新發(fā)皮疹,不流涎,能進食,一般狀態(tài)正常,患兒未出現(xiàn)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并發(fā)癥;有效:治療5天,體溫基本正常,皮損干燥、結痂,但未完全消退,不流涎,能進食,一般狀態(tài)好轉,無并發(fā)癥;無效:治療5天后仍發(fā)熱,不能進食,仍有流涎及新發(fā)皮疹,出現(xiàn)并發(fā)癥。
2.2三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治療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1、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表2。
表1 治療組與對照1組患兒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χ±S,天)
表2 治療組與對照2組患兒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χ±S,天)
2.3三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顯效率、總有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1、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表4。顯效 有效 無效 顯效率 總有效率
表3 治療組與對照1組患兒療效比較 (n,%)
表4 治療組與對照2組患兒療效比較 (n,%)組別 n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 [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l6)、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颊吆碗[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病例可出現(xiàn)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huán)障礙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為腦干腦炎及神經源性肺水腫[3]。梁麗[4]認為,手足口病在中醫(yī)中屬于 “溫病”范疇,濕熱疫毒經口鼻而入,發(fā)于手足,上熏口咽,外透肌膚,發(fā)為皰疹,并見發(fā)熱、倦怠、惡心、便秘等癥狀;或邪毒內陷,出現(xiàn)高熱、抖動、肢體痿軟,甚至發(fā)生喘、脫,危及生命。目前臨床以綜合對癥治療為主,無特效治療。
清開靈顆粒由 《溫病條辨》中安宮牛黃丸化裁而來,以膽酸、去氧膽酸為君藥,清熱解毒開竅;水牛角提取物為臣藥,清心解熱安神;黃芩苷及山梔子、板藍根、金銀花提取物為佐藥,清熱解毒利濕;珍珠粉為使藥,定驚安神。諸藥配伍,達到除熱務盡、毒火并治之功效[5]。金銀花主要含綠原酸、黃酮及揮發(fā)油,具有清熱解毒、抗炎、免疫調節(jié)、增強抗感染等作用[6],山梔子具有對肝臟、腦組織、胰腺細胞的保護作用,還有調節(jié)胃腸功能,增加內臟血流量,修復軟組織損傷,以及解熱、鎮(zhèn)痛、抗病毒等作用[7]。
開喉劍噴霧劑是苗醫(yī)天然植物藥制劑,其主要成分為八爪金龍、山豆根、蟬蛻和薄荷腦,其中八爪金龍具有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山豆根可以散結消腫,蟬蛻可以利咽消腫,薄荷腦可以清風散熱、止癢消炎[8]。所以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關資料顯示開喉劍噴霧劑可有效治療手足口病。開喉劍噴霧劑為外用藥,其通過噴霧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在皰疹局部形成最大藥物濃度,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抗病毒作用強,且噴藥后創(chuàng)面有薄荷的清涼感,避免涂擦引起患兒疼痛,增加了患兒及家長的依從性。
本文應用清開靈顆粒聯(lián)合開喉劍噴霧劑治療小兒手足口病能迅速緩解發(fā)熱皮疹及口腔皰疹等主要癥狀,臨床療效確切具有起效快效果滿意等優(yōu)點,可供臨床醫(yī)生參考。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754.
[2]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S].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754.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S].國際呼吸雜志,2010,30(24):1473.
[4]梁麗.熱毒寧注射液治療手足口病療效觀察[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1(10):691.
[5]郭曉淵,徐燕,方建慶.清開靈顆粒佐助治療手足口病8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18(9):1449-1460.
[6]方文賢,宋祟順,周立孝,等.醫(yī)用中藥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202.
[7]那莎,郭國田,王宗殿,等.梔子及其有效成分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5,12(1):90-92.
[8]杜寶靜,陳素萍,王志東.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聯(lián)合熱炎寧合劑治療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中藥報,2013,20(13):120-12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046
:1672-2779(2013)-22-0059-02
蘇 玲
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