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北碚區(qū)中醫(yī)院,重慶 400711)
近年來微波技術在炮制中的應用發(fā)展迅猛。微波加熱效率高,且具有節(jié)能、省時、方便、衛(wèi)生等優(yōu)點。于定榮[1]用微波技術對炒法的操作進行了初步探索,結果顯示微波炮制品的性狀及成分溶出度優(yōu)于傳統(tǒng)炮制品。為深入中藥飲片炮制工藝的改革,本研究中設計了牛蒡子微波炮制法與傳統(tǒng)清炒法的比較試驗。
微波爐(格蘭仕wp700型);普通電炒鍋;YFLLL型粉碎機(浙江瑞安市歷制藥機械有限公司);藥典篩;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配有VWD檢測器,四元梯度泵);Chem Station工作站(Agilent科技有限公司);HC-TPLL-10型架盤藥物天平(上海精科天平);HHS型電熱數(shù)顯水浴鍋(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醫(yī)療設備廠);超聲提取器(功率220 V,50 Hz,上海聲源超聲儀器設備有限公司)。牛蒡子(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牛蒡苷對照品(批號為110819-200606,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甲醇、乙腈為色譜純,試驗用水為重蒸餾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取牛蒡子500 g,按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清炒法(附錄ⅡD)依法炮制[2]。
取牛蒡子500 g,平鋪在轉盤上,0.5~1 cm厚,放入微波爐,加熱炮制到符合規(guī)定。
取牛蒡子清炒和微波炮制品粉末各0.5 g,加乙醇2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牛蒡子對照藥材0.5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牛蒡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5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供試品溶液3 μL、對照藥材溶液 3 μL、對照品溶液 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8∶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薄層色譜圖見圖1。結果表明,在微波法與清炒法的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溶液及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圖1 牛蒡子薄層色譜圖
參考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確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流動相為甲醇-水(1∶1.1),檢測波長為280 nm。理論板數(shù)按牛蒡苷計算應不低于1 500。
精密稱取牛蒡苷對照品5 mg,置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對照品溶液(每1 mL含牛蒡苷0.5 mg)。精密稱取牛蒡子清炒品和微波炮制品粉末(過3號篩)各0.5 g,分別置50 mL量瓶中,各加甲醇約45 mL,超聲處理20 min,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供試品溶液。
線性關系考察:吸取牛蒡苷對照品溶液 6,9,12,15,18 μL,依次進樣,依法測定,以牛蒡苷量與峰面積值作圖,得線性回歸方程 Y=269 318 X+273 975,r=0.999 7(n=5)。結果表明,牛蒡苷進樣量在3~9 μg范圍內與峰面積值線性關系良好。
穩(wěn)定性試驗:在擬訂的色譜條件下,取同一牛蒡子供試品溶液,于 0,2,4,6,8 h 時測定峰面積值,結果的 RSD 為 0.05%(n=5),表明供試品溶液在8 h內穩(wěn)定。
精密度試驗:在擬訂的色譜條件下,精密吸取同一牛蒡子對照品溶液1份,連續(xù)進樣5次,記錄峰面積值。結果的 RSD為0.04%(n=5),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重復性試驗:在擬訂的色譜條件下,取同一批樣品,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依次進樣,記錄峰面積值并計算含量。結果的RSD為2.06%(n=6),表明測定結果穩(wěn)定、可靠。
加樣回收試驗:在擬訂的色譜條件下,取已知含量的供試品溶液 6 份,分別精密加入對照品溶液 0.4,0.5,0.6 mL,照 2.4.2項下供試品制備方法制備加樣回收供試品溶液,依法測定,記錄峰面積值,按外標法分別計算含量。結果見表1。
表1 牛蒡子苷加樣回收試驗結果(n=6)
按擬訂的色譜條件,精密吸取牛蒡子供試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峰面積值(見圖2),按外標法分別計算含量。結果清炒炮制品3批樣品含量平均值為5.236%,微波炮制品3批樣品含量平均值為5.330%。結果表明,微波法炮制的牛蒡苷含量為清炒法的1.02倍,說明微波法炮制略優(yōu)于清炒法。
圖2 高效液相色譜圖
從外觀性狀比較,兩種方法的成品外觀均能達到藥典對該品種項下的要求,微波炮制的時間也比清炒法時間短。薄層色譜鑒別結果表明,兩種方法的成品中都能出現(xiàn)與對照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相同顏色的斑點,說明微波法沒有改變供試品溶液中的主要指標成分。高效液相色譜法結果表明,兩種方法成品的含量均能達到藥典的規(guī)定,且微波炮制法的含量測定略高于傳統(tǒng)清炒法,說明通過微波炮制后,更有利于飲片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本研究結果表明,微波炮制法在外觀性狀、和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檢測結果均優(yōu)于傳統(tǒng)清炒法,同時微波炮制法較傳統(tǒng)清炒法具有省工、省時、工藝簡便、易掌握、飲片潔凈度高、勞動強度小、無環(huán)境污染、工藝指標可量化等優(yōu)點,為中藥飲片炮制較為理想的方法之一。
[1]于定榮.微波炮制決明子、酸棗仁的實驗研究[D].長沙:湖南中醫(yī)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4.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66.
[3]陳新培,窶志英,肖學風.微波技術在中藥炮制中的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1,26(7):501.
[4]劉惠如,李 萍,唐家福.微波技術在中藥炮制中的應用探討[J].基層中藥雜志,2002,16(5):41.
[5]蔡寶昌,劉訓紅.常用中藥材HPLC指紋圖譜測定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