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東,鄭穗瑾,湯惠華,曾見芬,陳載鑫,李柳燕,謝嶺平(廣東醫(yī)學院附屬東莞厚街醫(yī)院檢驗醫(yī)學中心,廣東東莞 523945)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又稱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國內(nèi)南方地區(qū)常見遺傳病,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蛐蛄袡z測是診斷地貧的最準確方法,但費用貴、耗時長。隨著血細胞分析儀的廣泛應用,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和紅細胞分布寬度(RDW)在貧血診斷和分型中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筆者對76例地貧孕婦MCV和RDW檢測結(jié)果進行了分析,旨在探討簡便易行的地貧篩查方法。
1.1 一般資料 無貧血健康孕婦76例納入對照組。76例經(jīng)血紅蛋白電泳確診的地貧孕婦分為3組,包括α地貧組26例、輕型β地貧組24例、中間型β地貧組26例。年齡、孕周等指標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采集受試對象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空腹靜脈血,采用LH750型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美國貝克曼-庫爾特)進行MCV及RDW檢測。標本檢測前質(zhì)控品檢測結(jié)果均在控制范圍內(nèi)。參考區(qū)間:MCV 80.9~99.1fL,RDW 11.5%~16.5%。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顯著性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地貧孕婦與健康孕婦MCV、RDW檢測結(jié)果比較見表1。
表1 地貧孕婦與健康孕婦MCV、RDW檢測結(jié)果比較(x±s)
地貧是由于基因缺失或突變導致的珠蛋白合成障礙的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目前尚無法徹底治愈,按受累基因分為α地貧、β地貧。在國內(nèi)南方地區(qū),α地貧和β地貧基因攜帶率分別為10.3%和2.8%[1]。基因檢測是目前診斷地貧的金標準,但由于其技術要求高、檢測費用高,在基層醫(yī)院的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紅細胞異常在貧血患者體內(nèi)最為常見,也是貧血診斷依據(jù)之一。MCV表示紅細胞的平均體積大小,一般可根據(jù)MCV的變化對小細胞性貧血、正細胞性貧血和大細胞性貧血進行鑒別診斷。RDW是反映紅細胞異質(zhì)性的重要指標,能準確反映紅細胞體積大小的離散趨勢,RWD升高表示紅細胞大小差異增大。
輕型和中間型β地貧一般無典型的貧血癥狀,極易被忽視,但患者MCV、RDW及紅細胞形態(tài)存在較為明顯的異常。RDW水平隨地貧嚴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貧血越嚴重,紅細胞大小差異越明顯,RDW值升高也越顯著[2]。MCV降低、RDW升高、貧血加重,提示地貧的可能性比較大[3]。本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各類型地貧孕婦MCV水平均低于健康孕婦,且α地貧和中間型β地貧組患者RDW水平高于健康孕婦(P<0.05)。MCV、RDW雖然不是地貧的診斷指標,但在MCV減低、RDW增高、鐵蛋白正常時,提示地貧的可能性比較大,有必要對疑似患者進行血紅蛋白電泳等其他相關檢查。但在分析血細胞參數(shù)檢測結(jié)果時,也應考慮其他影響因素,例如地貧患者合并鐵蛋白降低、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等;激烈運動時,機體需氧量增到,也可間接引起MCV的增高;血糖濃度升高導致MCV假性增高[4]。因此,在采集血液標本前,應使患者保持平靜狀態(tài),從而保證檢測結(jié)果的可靠性。綜上所述,MCV、RDW可作為地貧的初篩指標,對疑似患者應進行血紅蛋白電泳分析及基因檢測。MCV與不同類型地貧及地貧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有待進一步探討。
[1]Deng J,Peng WL,Li J,et al.Successful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for alpha-and beta-thalassemia in China[J].Prenat Diagn,2006,26(11):1021-1028.
[2]許曉清,吳方貴.紅細胞參數(shù)篩查地中海貧血在產(chǎn)前檢查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yī)學,2006,12(3):199-200.
[3]應斌,梁興東,孟曉.地中海貧血患者RBC參數(shù)及直方圖觀察[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0,5(9):696-697.
[4]肖小敏,王彥林.平均紅細胞體積和紅細胞計數(shù)篩查妊娠合并輕型地中海貧血的價值[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01,17(4):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