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飛波(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河上鎮(zhèn)中)
曲終人不散 余音猶繞梁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小結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徐飛波(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河上鎮(zhèn)中)
語文課堂小結在實際的操作中有很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無視學生自主意識的課堂小結。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課堂上,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種理念應該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的最后階段給學生歸納梳理知識、發(fā)現(xiàn)探求問題的自主權利,盡可能讓學生在這場“謝幕藝術”中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動、有所得。課堂小結我們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教師代勞,一類是學生自主進行。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往往由于課堂教學時間不足,或者教師擔心學生的小結不著邊際,或者教師不注意,導致教師代替學生完成了小結。不足之處是缺乏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削弱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2.漫談式課堂小結。平時在小結中以這種類型居多,如“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試談談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與感想”或“說說你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等(讓學生及時回顧整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這是一種由學生自行歸納所學的知識點、教師加以補充的小結。不足之處是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歸納零亂且不完整,沒有指向性。這種小結的方式就是給學生以即時的歸納,但比較消耗時間。
3.預設式小結。從上課的角度來看預設性小結,教師在上課前可謂做了精心準備,預想了課堂會出現(xiàn)的情況,考慮周全。但學生是能動的個體,“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實踐中,即使教師有小結的預設目標(方向),學生也并不一定順著教師的思路思考,這樣,小結就沒有能達到既定的效果。如《安塞腰鼓》的小結:“你從這節(jié)課中了解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教師預設的答案是排比、反復的修辭及作用,但學生的回答圍繞主題展開,這就需要教師有出色的教學智慧,能夠應對學生的即興生成。如果教師能夠合理地設置導引性的問題,學生的小結便會有章法可循,就會發(fā)出課堂學習的火花。
4.框架式小結?!蹲咭徊皆僮咭徊健沸〗Y:“你認為自己這節(jié)課學得如何?有哪些收獲?”要求用“這節(jié)課我經歷了……,掌握了……,學會了……,感受到……,要注意……”的格式,讓學生進行小結。這種小結方式便于學生的操作。不足之處是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歸納零亂而不完整,而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致使教學模式格式化。
5.游離主題、脫離文本的小結。一篇文章是一個獨立個體,有其主題要求,我們要超越但不能游離,更不能完全背離,小結也不例外。如《在山的那邊》小結:“對剛跨進中學大門的同學們來說,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沒有信心?好,那就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克服重重困難,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睂W生回答一句“有”之后,一堂課在口號聲中結束了。又如《傅雷家書》一文,有教師的小結竟然在討論戀愛這一話題中結束,誠然變成了一堂班會課。
課堂小結是整個語文課堂結構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內化和掌握,使知識脈絡更清晰、條理更清楚;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思想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整堂課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升華所學知識。每一課的內容肯定會有屬于它的小結,不同的上課方法,也會有不同的小結方式。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一節(jié)課能否把“口”收好,對教學的成敗十分重要。
1.理順知識,理順思路。課堂教學小結有利于學生及時歸納整理所學內容,促使知識系統(tǒng)化。在小結中可以明確地了解到本節(jié)課中學了哪些新知識和新方法。同時明確把握教師施教的思路、行文的思路,做到一說哪篇文章,腦海中便能浮現(xiàn)出它的知識脈絡,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新知識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從而構建有利于記憶的新知網絡。
2.鞏固知識,把握重點。通過小結,它的梳理實際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一個回顧,在課堂即將結束的那段時間,學生的注意力已經開始分散,及時的、回顧性的小結能使學生再度興奮,教師再加以體系式的小結幫助學生掌握。同時,及時的提示可以使學生把握教學重點,便于學生將所學內容加以簡化,并在此基礎上明確要點。
3.提升知識,促進遷移。一堂課的結束,并不是既有任務的終結,教師應利用學生的思維慣性,適時鞏固和提升知識,舉一反三。如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布置一定量的作業(yè),作業(yè)的來源:可對某些問題進行多角度的改造,使舊題變新題,有利于學生鞏固已有的知識,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及時反饋教學信息。
4.引發(fā)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興趣是引人入勝的先決條件,設計完好的小結能夠在學生上課注意力下降的時候提起學生的精神,從而內化所學知識,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課堂小結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對已掌握的知識、技能通過分析、重組、聯(lián)想、猜測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而產生自己從未有過的想法、解題方案等。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獲得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筆者通過對課堂小結的解析認識,開展了課堂小結的教學研究。總結出以下幾種小結的方式:
1.歸納總結式小結。如講授《羚羊木雕》一文后,帶領學生回顧課文,進行課堂小結:“這場家庭小風波,起因是孩子自作主張把爸爸送給她的羚羊木雕轉送給好友萬芳,最終在父母的逼迫下,孩子拿回了木雕。一般來說,對長輩送給自己的紀念品,無論其價值的高低,都應當珍惜,因為這種紀念品凝聚著一種不一般的感情。孩子之所以送羚羊木雕給萬芳,在其思想深處是把贈送物質當做建立友誼的基礎了。然而,父母也有不足之處。他們注重羚羊木雕的物質價值,卻忽略了對子女的感情傷害。他們一味地責怪孩子,而且逼著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這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導致了全家的不愉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即使在家庭內部的成員之間,也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庇眠@種方式對學生所學的課文內容、思想進行整理和歸納,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
2.板書圖示式小結。在進行課堂小結時,教師可從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安排板書圖示,以便理清教學脈絡及教學要點,從而達到概括歸納的目的。如在實際的執(zhí)教過程中,學生結合整堂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出了如下板書:
《背影》
父愛無言
憶背影——點篇開題
看背影——車站離別
望背影——消逝人群
憶背影——接讀父信
父愛如山
《珍珠鳥》
信賴,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再加上一段教師的總結:“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你會碰到很多兩難的選擇,會感到生活不是那么的美好,但也請你牢牢記住后半句話‘生活也永遠不會那么糟糕’,希望你們在做選擇的時候也能保有現(xiàn)在這份善良,這份人性中美好的品質。”這種小結一目了然,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內化,但要求我們精心設計板書,找到便于學生掌握的具體方法。
3.預設生成式小結。教師預設幾個問題進行課堂小結,但事先不告訴學生,讓學生自行小結。如學生在小結時出現(xiàn)了偏差,則由教師進行問題的導引。格式可以如下:問題1:本課你在知識方面有哪些收獲?問題2:這節(jié)課你在學習時有什么新的思路或方法?問題3: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你認為應注意些什么(可以針對同學中出現(xiàn)的錯誤)?預設性小結要注意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合理的調整。問題的生成是動態(tài)的,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智慧。
4.思辨式小結。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在歸納中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生成和再發(fā)散,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其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到小結中來,同時在問題的設置中引發(fā)問題矛盾,讓學生討論。如執(zhí)教《化石吟》時,在小結中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位好萊塢導演,準備將《化石吟》搬上銀幕,你覺得應該把哪些詩句搬上銀幕呢?請大家再讀課文,結合文章內容,充分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造,把這些鏡頭用語言描繪出來?!边@樣利于學生掌握文章內容,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當然,教師要力求做到收放自如,實現(xiàn)“放”與“收”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
5.即興式小結。這種小結的方式也就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隨時的小結。在這里我們也要樹立一種觀念,小結不是一定在課堂結尾,它可以貫穿于實際教學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歸納時就歸納。
當然,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個整體,課堂小結是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成功地進行課堂小結,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把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既教書又育人。雖然目前的研究已經使課堂小結的方法和形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格局,但課堂小結的方式方法仍然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參考資料:
侯耀先等《有效教學論》,西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