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是升入大學的沖刺階段,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記敘文是一種重要的寫作體裁,文章對記敘文審題、立意進行分析,希望對改進高中作文記敘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作文教學;記敘文;審題:立意
一、審題
1、審題的注意點有以下幾個:
第一、審清題目的具體要求和限制要求
作為學生,在拿到作文題目的時候,必須要先通讀要求,弄清楚文章的角度、體裁、字數(shù)、表達方式、人稱等最基本的要求。在下筆時注意嚴格貫徹要求,不能馬虎隨意。尤其是題目中提醒考生“不要怎么樣”的語句,一定要特別注意。
第二、審題要快速、準確
一般考試僅僅有60分鐘左右的時間去寫作文,而審題僅僅是寫作前奏的一小部分,所以在審題的時候一定要快速、準確。
2、審題的具體方法:
第一、緊扣中心詞語法
一般的作文題目,總會給我們一兩個中心詞語,只要我們抓住這些詞語進行分析,就基本上可以明確文章的主旨。
比如說《難忘的班會課》,關鍵詞就是難忘,不可以寫其他的班會課,必須突出難忘,為何難忘,從而展開下續(xù)行文。
第二、深入挖掘法
這種作文與第一種大不相同,一般從字面要求我們無法一眼看出文章的主題,需要進一步去挖掘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層次的含義。
比如說我們學過的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魯迅通過一件小事寫出了勞動人民的偉大,從而表現(xiàn)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第三、添補信息法
比如說2011年河南卷題目“長大”,主旨并沒有規(guī)定誰長大,這就給我們自己選材提供了一個自由的空間,只要注意選材折射主題的深度即可。
第四、揭示本體法
比如說2005年江蘇卷題目“鳳頭、豬肚、豹尾”,我們在拿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必須深刻地去理解題目所表達的寓意,好比是做一件事情,開頭要漂亮一鳳頭,中間過程要豐富一豬肚,結尾要有力一豹尾,可以寫偉人的一生等等,使自己的文章獨具一格。
二、立意
審題準確了,作文就能得到基本分,而立意就是作文拔高的關鍵,好的立意,可以使文章畫龍點睛,賦予文章以靈魂,正所謂詞句如衣飾,立意乃精魄。只有把握好立意,文章才能脫穎而出。
第一、立意要正確
記敘文的立意不能與法律、道德等社會倡導的東西相悖,要體現(xiàn)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提倡真善美,抨擊假惡丑。
例如:以《雨中》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立意一:細雨蒙蒙,我和男朋友在雨中談情說愛。
立意二:我與小學同學在大雨中灑淚告別,他為了掙哥哥的結婚錢被迫退學去城里打工。
對比上述兩個立意,很顯然,第一個立意不正確,第二個立意揭示出了學生失學的社會根源,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第二、主旨要新穎
主旨新穎主要體現(xiàn)在選題素材上,記敘文一般是通過場面故事描寫,揭示一個主題,所以在選擇故事上,必須要有一定的特點,要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不能把一點瑣屑沒有意思的故事拉上考卷。在主旨新穎這一方面要求我們同學必須打破常規(guī)思維,切忌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和見解。蘇軾曾經(jīng)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文章主題,選擇一個別人不容易想到的角度來進行寫作,使自己的文章主題變得獨到、新穎,讓人眼前一亮。
例如:以《春蠶》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立意一:春蠶到死絲方盡,老師孜孜不倦的奉獻猶如春蠶。
立意二:春蠶蛻皮變成美麗的蝴蝶,聯(lián)想到社會改革、進步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不難看出,立意一主旨雖然正確,但是比較陳舊,難免落入俗套,而立意二即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吸引閱卷老師的目光。
第三、立意要深刻
主旨深刻一方面表現(xiàn)在文章的中心思想上,通過文章描寫的故事,必須能折射出一個相當深刻的主旨。比如課文《呱……呱……》,通過描寫嬰兒充滿生命力的啼哭聲來喚醒“我”善的本質,愛的良心,生的渴望。另一方面,主旨深刻還意味著行文中必須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要做到不遮不掩,不能讓閱卷老師去仔細尋味我們的文章,更不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比如《我與地壇》,作者看似在描寫自己的生活,描寫母親對自己的關懷,但始終有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那就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作者從地壇的人事景物獲得的啟示。
例如:請以“總有一種期待”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2011年四川高考作文題目](筆者稍作變動)
立意一:我有一種期待,期待爸爸媽媽能團圓,還我一個圓滿的家。
立意二:留守兒童總有一種期待,期待在能得到爸爸媽媽關愛的同時,還能得到好的教育。
立意三:釣魚島總有一種期待,期待能擁抱祖國媽媽。
比較上文三個立意,不難發(fā)現(xiàn),深刻程度是呈現(xiàn)遞增的趨勢。第一個主旨平淡,沒有多少深意,第二個上升到社會問題,而第三個則上升到祖國領土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同學在行文的時候,無論采用何種方法,目的只有一個:突出主旨,提升品位,讓人耳目一新。這就要求我們同學在構思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思考,反復推敲,力求表達恰當,精煉有力,從而讓自己的作文脫穎而出。
作者簡介:宋美紅(1983-),女,江蘇人,吳江市盛澤中學,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