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 閆林瓊
[摘要]本文開始對認知語義學做了一個簡要介紹,接著描述中學教育現狀,繼而闡述與分析認知語義學與英語教學的聯(lián)系——主要體現在認知語義學在英語詞匯教學方面的運用,以便為從根本上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語言應用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認知語義學;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一、認知語義學簡介
認知語義學從認知語言學發(fā)展而來,是對形式語義學的一種反動,它提出的觀點和形式語義學的一般假設是完全不同的。認知語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認知語義學,認知語法等內容。而認知語義學是認知語言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其基本原則與認知語言學的指導原則或理論基礎一致,即意義的構件是認知的概念化過程,而概念化過程以心智的體驗性為基礎,以意圖式結構為中心,通過隱喻性推理進行運作過程而改變;因此,語義比句法更為基本,并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句法。
筆者以教學實習為基礎,嘗試著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實際出發(fā),積極借鑒認知語義學的相關理論,將認知語義學應用到英語教學中,使學生有意識地關注語言結構的系統(tǒng)性、非任意性以及語言應用的理據,從而對于促進英語教與學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中學英語教育現狀
“新課程標準”中對高中的詞匯要求更高。其中,要求高中學生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筆者作為英語師范生在江蘇省大港中學實習且根據以前相關理論學習(舒白梅,2005),及結合本次教學實踐,筆者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困境有了新的認識,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中學生的詞匯學習處于“耗時低效”的狀態(tài)——中學英語對單詞量要求較大,而詞匯對于大部分英語學習者來說都是很大的難題;
2、學生聽力和閱讀也不能達到應有的水平——對于聽力或是閱讀中涉及到的外國文化與習俗,學生知之甚少,從而導致學生在英語聽力和閱讀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難。
3、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普遍偏低——很大一部分學生怯于開口練習英語對話,導致很多英語學習者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后,習得的仍然只是“啞巴英語”使得英語作為交流工具這一真正的實用價值無法得到體現。
三、認知語義學具體英語教學的應用
在這里筆者結合上述認知語義學的相關基本觀點,歸納總結了認知語義學應用到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具體時間方面的應用。具體以英語中的詞匯教學為例,簡述了認知語義學的相關理論可以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相結合。
1、語境
語境即言語環(huán)境,它包括語言因素,也包括非語言因素。上下文、時間、空間、情景、對象、話語前提等與語詞使用有關的都是語境因素。
第一,辨析近義詞使用:英語中有許多同義詞或近義詞,給詞匯教學帶來不小的難度。如果老師列舉一組同義詞或近義詞,孤立地講解它們在語義或用法上的區(qū)別,可能會使學生理解偏差、運用混淆、記憶困難,因此,創(chuàng)造語境,在生動的語句中講詞解義、辨別用法。例如,“一個年邁的老人獨自一人生活,感到很孤單?!痹谶@個句子中,前后分別用到“獨自”和“孤單”,那么到底是用alone還是用lonely呢?近義詞alone和lonely均含“單獨”的意義,但二者的感情色彩不同:alone意為“獨自的(地)、單獨的(地)”,側重于說明獨自一人,沒有同伴或助手,指的是客觀情況。lonely表示“孤獨的,寂寞的”意思,該詞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具有“渴望得到同伴”的含義。因此可這樣翻譯“Averyoldmanlivedaloneandfeltverylonely.”
第二,確定多義詞義項:一詞多義現象極大地豐富了英語詞匯,但也給詞匯的確定與理解帶來困難。這些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詞義。因此可以根據詞匯在句子中的具體使用,來了解詞匯的一詞多義現象。比如英語單詞lie在不同語境中會有不同意義。在這里分析兩種:a)Isawhimlyingonthecouchasleep.(我看見他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這里lie是“躺著”的意思,b)Dontlieanymore;Idonttrustyou.(別再撒謊,我不再相信你。)這里lie是“撒謊”的意思。
2、語義場
在英語中,語義場是指許多單詞是沒有聯(lián)系的,但是他們卻形成了不同的語義場。在相同的語義范疇下的詞語屬于同一語義場(陳新仁,2007:110),比如色彩詞語。這里給出隸屬于同一語義場的一些例子:
A.vegetable:cabbage,spinach,cucumber,cauliflower,pepper,onion,tomato,etc.
B.furniture:table,stool,bench,cupboard,wardrobe,bed,sofa,teatable,etc.
C.laugh:giggle,guffaw,heehaw,sneeLsimper,smirk,etc.
通過不同語義場,以及同一語義場,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認識、區(qū)分、并掌握英語詞語。
3、關聯(lián)性
關聯(lián)性在語義方面,主要是指搭配,即詞匯在一定環(huán)境中,由于它與其他詞匯的共同聯(lián)系,而獲得的關聯(lián)性(陳新仁,2007:111)。例如:牛的走路方式,我們用‘wander,而不用‘stroll,因為wandervi.towalkslowlyaroundortoaplace,oftenwithoutanyparticularsenseofpurposeordirection.(oxford1982),而strollvi,towalksomewhereinaslowrelaxedway,(oxford1752)。即stroll指很閑適的散步,wander指毫無目的的漫步,或者是不直接地去一個目的地。雖然都是漫步,散步,但是重點不一樣,一個著重在“悠閑”,一個著重在“無目的”。所以我們描述牛的走路方式用‘wander而不用‘stroll。
通過‘wander與‘stroll,我們不難設想,搭配式英語詞匯教學法可以廣泛應用到英語詞匯教學中去。
4、方位隱喻(orientationalmetaphor)
方位隱喻,是一種規(guī)律、傾向式的隱喻方法(陳新仁,2007:128)。如:含有介詞‘uD和動詞‘rise的表達就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意義;而含有介詞‘down和動詞‘fall的表達則有相反的意義。這里有些例子:
low/highspirits
fallintodepression
spiritsrise
gettheupperhandof
通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確定英語中有些詞匯有其固定的方位隱喻。利用此項原則,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理解問題。
四、總結
認知語義學是語言理論研究的新階段,同時也為語言教學開辟了新的發(fā)展思路,為語言教育者創(chuàng)造出更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供理論支持。認知語義學對語言教學的指導意義在于加深語言學習者對語言的理解與掌握,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和運用水平。
筆者以高中英語中的詞匯教學為例,簡述了認知語義學的相關理論可以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相結合,比如,結合語境進行詞匯的近義詞或同義詞的辨析教學,運用語境來確定一詞多義義項的具體選擇與使用,通過語義學中不同義場與相同義場,來聯(lián)想與歸納,從語義的關聯(lián)性,利用詞語之間的搭配關系來進行詞匯教學;最后是通過認知語義學中的方位隱喻,來找出詞語的傾向式用法。
運用這些基本的認知規(guī)律來認知語言體系,可以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從而使學生的詞匯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最終有利于學生構建一個完整和牢固的詞匯體系。
總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想讓學生快速、牢固地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匯,還必須將詞匯的學習與語言的實際應用結合起來。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第十批學生科研立項資助項目(編號10C141)。
作者簡介:李蕊(1988-),女,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閆林瓊(1981-)女,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語用學,英語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