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曲阜師范大學 文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諸多男性作家用手中之筆塑造了豐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在文學人物畫廊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筆跡。由于現(xiàn)代文學語境中女性問題是伴隨著國家民族問題提出來的,所以作家們的關注視角多限于女性形象背后的啟蒙革命意義?!霸谶@些男性大師寫出的女人身后,佇立著新文化的女性觀或曰關于女性的意識形態(tài)?!盵1]現(xiàn)代文學中男性筆下的女性形象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是受難的女性形象。如魯迅《祝?!分邢榱稚┦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犧牲者,魯迅重點批判的是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質(zhì),并不關心她的所思所想。這一類女性是做為批判舊社會、舊制度的工具存在的。一類是適應時代潮流,反映時代風起云涌的新女性形象。如茅盾在《野薔薇》《蝕》《虹》中寫出了孫舞陽、章秋柳、梅行素等一系列女性形象。一類是男性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即賢妻良母、溫柔淑女。如巴金《家》中的瑞玨,在明爭暗斗的封建大家族中她卻端莊隱忍,遠離紛爭。在明知自己的丈夫?qū)e的女子心有所屬的情況下,還是苦苦守候,甚至親自為丈夫折取有所寄托的梅花。一類是被解放的女性形象。她們的存在是為了襯托某種政治力量的合理性。如《白毛女》中的喜兒,她的經(jīng)歷凸顯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便成人?!痹谒覆幻鞯那闆r下,女性能指隨著時代車輪被男性作家隨意揮灑,時代呼喚什么樣的女性,文學便獻出時代的需求品。女性成了被隨意擺放的客體,被男性作家擺在需要的位置。他們很少或從未考慮過女性內(nèi)心之思,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描寫女性的軟弱、愚昧、落后、偉大、奉獻、寬容。至于女性深埋于心的,恒定共同的情感,他們忽略或主動遺棄了。很少有男性作家真正站在女性的立場和視角,關注女性內(nèi)心,而施蟄存的小說集《善女人行品》在這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作家用內(nèi)心獨白,心理分析手法描繪了一組女性群像?!澳聲r英能寫女人的情味,但不善寫女人的內(nèi)心,要說寫女人的內(nèi)心,就首推以移植弗洛伊的心理分析小說著稱的施蟄存了?!盵2]他筆下的女性不是時代的弄潮兒,而是有自己情感困惑、家庭生活的可親可感的人。他通過內(nèi)心獨白心理分析把握女性豐富多彩的內(nèi)心世界,《善女人行品》是“幾篇完全研究女人心理及行為的小說”[3]。
施蟄存展現(xiàn)女性隱秘的情感,這些情感在過去往往被認為忽視;他關注女性家庭生活瑣事,這些瑣事在很多現(xiàn)代男性作家看來是粗俗可鄙的?!秱拧分械匿干且驗樽泳龎櫲胧浪咨畈荒茏园味鴿u生離意。而施蟄存正是通過關注女性內(nèi)心和展示女性世俗生活,挖掘出女性不為人知的一面。
施蟄存以女性的視角觀察外部世界,觀察男性,寫一系列外在客體在女性內(nèi)心的投射及引起的波動。女性的細微動作及心理在他筆下栩栩如生。他發(fā)現(xiàn)了女性隱秘思想,那種潛伏于女性被社會規(guī)定的表面下的被忽視甚至被人為抹去的思想。他塑造的女性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起碼在隱秘的思想中她們是積極的參與者。雖然她們大多數(shù)是想多于做,但畢竟是她們的本真狀態(tài)?!洞宏枴穼懸粋€女子心中的剎那芳華。遠離昆山來到上海的嬋阿姨不再是那個抱牌位做親的吝嗇寡婦。上?,F(xiàn)代自由的氛圍及二月的春陽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她的封閉已久的心。在冠生園看到吃飯的一家三口她開始反思自己不幸福的婚姻,懷疑當初的決定;她為了不能吸引一個男子到自己對面落座而懊惱;把銀行職員職業(yè)化的殷勤當做對自己的好感?!丢{子座流星》卓佩珊夫人把車上遇到的年輕美麗的男子同自己的丈夫相比,進而厭倦丈夫的粗魯,她甚至不介意并暗自希望他的腿貼著她的膝蓋?!鹅F》中的素貞小姐在火車上遇見自己想象中的丈夫樣的男子,心中一陣騷動,她的一顰一笑都開始別有用心的精心設計。她們都是人在旅途,旅途是一種逃離,對家的逃離。家庭是女性的堡壘,她們在那里長成,在那里被社會道德,倫理規(guī)范設計成標準的賢妻良母,溫柔淑女。她們平時的樣子是社會需要的樣子,仿佛她們天性如此,不需要也不被允許有第二種表情,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無論怎樣密封的空間都會出現(xiàn)一絲縫隙,女性的旅途就是那些縫隙。暫時的逃離,讓她們做回真正的自己,表現(xiàn)內(nèi)心最為隱秘的情動,因此她們仿佛驟然撕去面具,變成另外一種不為人們熟悉甚至感到驚異的樣子。其實她們本來如此,只是少有人注意。但是他并沒有讓自己的文字恣意發(fā)散,作者是了解這些女性的,人在旅途只是暫時的,一旦回到現(xiàn)實,她們就會各安其位。因此在暫時的逃離中無論她們想的多么瘋狂甚至有所行動,回到家庭,又會變成原來的樣子。但施蟄存畢竟向我們揭示了她們的另一種可能。
凌淑華曾對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做過較多描寫“她們或許不像蕾莎或莎菲那樣具有鮮明的時代感,貼近作家自身,甚至是作家女性自我的投影,但卻更貼近歷史——現(xiàn)實結構中的女性的生存位置,更像是社會造就的女性而不是作家造就的女性?!盵4]作為男性作家的施蟄存同樣描寫了一批具有生活氣息的實實在在的家庭生活中的女性。
《殘秋的下弦月》中通過妻子不斷的打斷丈夫工作的談話,甚至有點無理取鬧的要求,表現(xiàn)她因為多病而變的孤獨、多疑和渴望與丈夫交流的心情,而丈夫卻極不耐煩?!渡O羹》中描寫妻子堅決要求丈夫做湯,甚至在丈夫朋友面前也不依不饒、一反常態(tài),其真實目的不過是在日益平淡的生活中尋回點初戀的感覺?!丢{子座流星》中卓佩珊夫人把要孩子的希望寄托于流星,因此看流星對她來說倒像是某種儀式,而流星在丈夫心中不過是自然天象,因此他不能理解妻的行為。《港內(nèi)小景》得了肺病的妻子對丈夫的體貼照顧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把丈夫想象成完美的人,可丈夫并不在意妻子的所思所想,在妻子病中,另尋新歡。
這一系列家庭關系的描寫仿佛是社會對女性態(tài)度的投射。丈夫把自己定位于養(yǎng)家糊口的位置上,自己對妻子的責任僅是對妻子的物質(zhì)上的照顧與關心,這便可在社會道德評價中成為好丈夫。卓佩珊夫人的老公是銀行主任,事業(yè)極其成功。生活中面對太太時卻行為粗魯?!吧眢w一胖連禮貌都沒有了”“她曾開玩笑的罵他一聲‘豬玀’可他也不惱,只晃著腦袋笑”在妻子面前肆無忌憚地出丑,毫不介懷;《殘秋的下弦月》丈夫?qū)ζ拮铀妓胍暼魺o睹,他以為陪著妻子,端茶送水,寫稿子補貼家用便應該使她心滿意足。妻子在丈夫眼中是沒有思想的客體和性的對象。他們忽視她們的內(nèi)心,沒有把她們看成平等的有思想的個體。女性試圖打破這種僵局,她們不滿足于家庭生活中失語,被忽略的地位,她們或是通過對丈夫以外的男性的幻想,或是表面上的無理取鬧,引起男性的注意,獲得交流的機會,然而總是事與愿違,作為丈夫的男性,根本不會想到或者不容許妻子地位的改變。
通過家庭生活描寫女性,施蟄存對女性內(nèi)心的探索就更具體,更近一步。當女性退守家庭中,和關系最為密切的丈夫都完不成思想的交流,更何況整個社會對女性的態(tài)度。施蟄存反應了女性生存的困境,生活的優(yōu)裕和丈夫物質(zhì)的關心都不是最重要的,她們所需要的是一個與男性地位平等,確認自身主體性的機會。
施蟄存受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的雙重影響,他從小生活在松江蘇州的小鎮(zhèn),后來又在現(xiàn)代化大都市生活。因此《善女人行品》描寫了“鄉(xiāng)鎮(zhèn)進入城市那種文化碰撞結構。”[5]《春陽》和《霧》便是其中的典型。
《春陽》中嬋阿姨被銀行職員一聲“太太”驚醒,回到了現(xiàn)實中?!疤笔鞘裁??是有丈夫(雖然她的丈夫早逝,但妻子的名分還在)有家庭的體面女人,正如前文分析,回到家庭中,她又變成了那個從未開化的小鎮(zhèn)中出來的女人,那里有對她的財產(chǎn)虎視眈眈的族人,更有她奉獻一生,不忍舍棄的金錢和名譽。昆山鎮(zhèn)才是她的生存之地,上海不過是思想得到剎那放松的棲息之所。擁有鄉(xiāng)鎮(zhèn)相對封閉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嬋阿姨只能在思想漫游中做一個轟轟烈烈追求自我的女性。她所持的價值觀與都市上海截然不同,因此只能匆匆離去,做回那個吝嗇的寡婦?!鹅F》中的素貞小姐“雖則自以為很有點浪漫性,可是她實際上還和她父親一樣是守舊的人物。”她心中的理想丈夫“能作詩,做文章,能說體己的諧話,還能夠賞月和飲酒的美男子”完全是古代待字閨中的小姐心中的才子形象。而她在火車上遇到的陸世奎雖然彬彬有禮,也看詩集(外國詩集),可他的職業(yè)卻令素貞小姐卻步?!皯蜃印倍值莱隽怂龑λ拿镆暎惨r出了她的守舊封建。還有一個細節(jié)可窺見素貞和都市的格格不入。陸世奎誤以為她的舅父是做生意的“什么?做生意!他以為我舅父是做生意的嗎?這太侮辱人了?!薄拜p商”仍是她的信仰。即使陸世奎這個現(xiàn)代都市男子多么優(yōu)秀,只能換來素貞小姐的一聲嘆息。
施蟄存深知封建思想在素貞,嬋阿姨這些人頭腦中的根深蒂固,因此鄉(xiāng)鎮(zhèn)和城市文化碰撞的結果是都市的價值體系被排斥在外。這更顯示封建價值觀念的強大,也顯示作者務實的寫作態(tài)度。
施蟄存把文集命名《善女人行品》,可里面多寫“善”女人的“不善”行為。筆者認為作者并不著意于對筆下女性做道德評判,只是用手中之筆記錄一部分女性真實的內(nèi)心生活,替這些失語或者話語被遮蔽的女性發(fā)言,挖掘她們內(nèi)心被壓抑的欲望。這在現(xiàn)代文學中有開創(chuàng)意義。
參考文獻:
[1][4]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孔范今.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
[3]施蟄存.施蟄存文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5]楊迎平.永遠的現(xiàn)代性——施蟄存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