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翠芬
3DMAX是國際上流行的三維軟件,廣泛應用于影視動畫、室內(nèi)設計、廣告、游戲等領域,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其繁雜的命令術語、靈活多變的建模方法、煩瑣的操作過程,需要學生在掌握好英文的同時,對三維空間有很強的把握能力,學生的學習壓力大,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很多學生實際應用時不會靈活變通,無從下手。
任務驅動的教與學的方式,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歸納、深化提高的學習體系,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消化吸收,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教學方法。本文以“放樣建?!S牽牛花”教學為例,闡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3DMAX動畫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學習放樣建模前,動漫班學生已學過PS、FLASH、平面設計等專業(yè)課程,具有對事物的分析思考解決能力,已掌握擠出等建模方法,渴望運用3D解決實際問題。他們活潑好動,對感興趣的東西接受能力強,同時,比較懶散,學習動力和毅力不足,缺乏自控能力和自信。個體存在明顯差異,大部分實際動手能力較弱,需要鼓勵和成就感。因此,筆者要求學生預習時先手繪牽牛花,再用PS或FireWork畫出二維圖形。在提出任務前,分享交流繪制的方法、步驟及技巧。通過與平面設計、PS等課程的相互滲透整合,使學生對三樣建模有一個從平面到二維再到三維的深刻理解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也通過整合任務,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任務驅動探究式教學法中的任務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任務的完整性、難易程度及是否典型、能否引起學生興趣等,都將直接影響到學生課堂上探究式學習的效果。[2]任務展示一般要達到3個目的:一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二是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三是啟發(fā)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在總體學習目標的框架上,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nèi)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xiàn)總的學習目標。如要制作生動的三維牽?;ǎ瑢⑷蝿照宫F(xiàn)給學生,要求學生將任務化整為零,分解成花朵、花蕊、花莖、葉子、材質(zhì),最后再添加燈光、攝像機、場景特效,將小構件靈活運用到復雜場景中,形成完整的三維作品,讓學生由淺入深進行靈活學習,深化了對放樣的理解。
通過課程整合創(chuàng)建學習環(huán)境,“講、學、練”相結合,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能力。通過案例分析法、比較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評價激勵法,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不斷地調(diào)整教學速度和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探究、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習能力,掌握知識技能。以“提出任務”→“任務實施”為主線,圍繞一個具體的設計任務,展開相關知識點,授課時先聽老師講授重難點,再練習,可互相討論或舉手發(fā)問,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任務完成后有內(nèi)容明確、提示詳盡的“上機實戰(zhàn)”模塊、“思考與練習”模塊、“拓展提高”模塊,其目的在于鼓勵學生探索與嘗試,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做”中積累經(jīng)驗。將項目分解成若干任務,在每個任務的完成中完成教學過程,讓學生學會嘗試失敗,積累經(jīng)驗,促使學生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從“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轉變,提高學習的效果。
教師可結合講授內(nèi)容,通過影視動畫欣賞、學生作品對比、借鑒學術文章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通過一個個有探究性的問題給學生以思維和活動的導向,將學生的思維聚焦于探究的過程和思維的方式與方法上來。通過教師提出具體任務——學生具體操作——師生共同交流討論——學生拓展操作這四部分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對知識點靈活運用,有想法、會操作,充分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3]
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是教會一門課,更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提高自學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變過去的“知識傳授權”為“主動探求知識型”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的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自己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4]。
傳統(tǒng)的測評方法不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更談不上創(chuàng)作好的作品。因此,在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自己找相關資料,成立互助小組,博采眾長。教師從旁協(xié)助,提供必要資料。課程設計結束采取答辯方式,對有新意者給予優(yōu)秀評定。這種寬松的評價機制,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也給差生一個提高自己的機會。例如在本課中,筆者采用好、中、差相結合,男女生相結合,粗、細結合、及人人動手四條原則結合分組,基本上能做到人人動手,提高了學生的素質(zhì),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任務完成后,按小組講解自主學習的知識點,每組選派3名同學,一人講解,一人操作,一人板書,各小組參照評價表互相打分,教師綜合各組評分,選出本節(jié)課的優(yōu)勝小組,給予獎勵。學生個人據(jù)實填寫《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表》,教師綜合評分,選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星。
為了培養(yǎng)具有高素質(zhì)的動畫設計人才,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使學生對動畫設計更加得心應手,教師可提供一些優(yōu)秀作品和網(wǎng)絡教學網(wǎng)址供學生瀏覽。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差距,鼓勵學生博采眾長,繼續(xù)努力。教師參照案例,將任務難度分層,讓學生根據(jù)實際能力和興趣選擇完成。這樣既不會使操作相對較差的學生覺得心有余力不足,同時,也不會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感到任務簡單而降低學習興趣,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由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一個較清晰的認識,同學們會有很強的成就感,教師可趁熱打鐵,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設計作品,以幫助學生在鞏固已學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1]孫淑榮.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探索[EB/OL].[2013-05-10].http://xkwq.e21.cn/content.php?id=57314.
[2]胡寧.淺析任務驅動教學在技校中的應用[EB/OL].[2013-03-20].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JP201011105.htm.
[3]黃海濤.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3DSMAX課程教學的探討[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3):58-60.
[4]黃斌.“案例導學與任務督學”教法在《3D MAX動畫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