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榮林文津
1.福建省福州市第二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農林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2
南板藍根研究概況
王建榮1林文津2
1.福建省福州市第二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農林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2
本文查閱近年來國內發(fā)表的相關文獻,從馬藍的栽培、質量標準、制劑標準、藥理研究等方面進行了綜述,為馬藍的科學規(guī)范化栽培、生產加工、質量標準制定及開發(fā)應用提供參考。
南板藍根;馬藍;栽培;質量標準
南板藍根來源于爵床科植物的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莖及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等作用,可用于溫病發(fā)斑、丹毒;臨床主要用于防治流感、流腦以及治療肝炎等[1]。南板藍根作為常用中藥,是板藍根藥材、飲片及制劑的主要來源之一。本文對近年來南板藍根在栽培、質量控制、制劑質量標準及藥理作用等方面進行了綜述。
南板藍藥材目前基本能滿足藥用需求,但野生資源正逐年減少,規(guī)范化栽培推廣勢在必行。張旭等[2]對原產于貴州省荔波縣的南板藍根進行引種栽培試驗,研究其在不同海拔地區(qū)的長勢、產量、品質及有效藥用成分含量,結果發(fā)現(xiàn)引種后的南板藍根能夠成活且正常生長、發(fā)育成熟,引種成功。張丹雁等[3]研究發(fā)現(xiàn)各肥料組與對照組的產量及靛玉紅含量有顯著性差異,從產量及靛玉紅含量看,其含量大小順序均為農家肥>化肥>生物肥>空白對照。此外該作者還提供了一種南板藍 (馬藍)馴育栽培技術[4],并建立了南板藍根規(guī)范化生產標準操作規(guī)程 (SOP)[5]。
目前,南板藍根的質量控制指標主要以靛玉紅、靛藍、腺苷、多糖為主。熊清平等[6]發(fā)現(xiàn)野生與栽培南板藍根藥用部位、外觀性狀及橫切面組織結構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建議 《中國藥典》增加栽培品的鑒別內容,完善南板藍根的鑒別標準。楊丹等[7]建立了黔產不同產地南板藍根中腺苷的含量測定方法。羅丹冬等[8]發(fā)現(xiàn),除廣西馬藍中未檢測出靛藍、靛玉紅外,其他產地的馬藍樣品中均檢測出了靛玉紅、靛藍,只是含量有差異。盛家榮等[9]用均勻設計方法,優(yōu)選出了南板藍根多糖提取的最佳酶法脫蛋白質工藝條件為pH7.0,胃蛋白酶的用量28 g/kg,水解溫度50℃,水解時間4h,水解液多糖含量為87.8%。
板藍根的劑型有顆粒、滴丸、軟膠囊、含片等。牛衛(wèi)寧等[10]采用甲苯-三氯甲烷-丙酮 (10∶6∶2)為展開劑,解決了復方南板藍根片中南板藍根薄層色譜的陰性干擾問題。陳怡祿等[11]采用甲醇超聲波輔助萃取中藥復方毛冬青顆粒劑,用高效液相色譜/離子阱質譜聯(lián)用技術對其成分進行分析研究,證實了中藥復方毛冬青顆粒劑含有腺苷。羅霄山等[12]根據實驗結果提出南板藍根中Cu、Pb、Cd、As及Hg元素含量限度值分別暫定為不得過15.00mg/kg、4.40mg/kg、0.30mg/kg、1.60mg/kg及0.150mg/kg,總重金屬元素含量限度值暫定為不得過20.0mg/kg。該試驗為補充 《中國藥典》中南板藍根的重金屬檢查項目和檢驗方法,以及進一步完善南板藍根質量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秦華珍等[13]實驗發(fā)現(xiàn)南、北板藍根均能明顯滅活甲型流感病毒,其中直接作用與預防作用北板藍根強于南板藍根,治療作用南板藍根稍強。韋媛媛等[14]實驗結果顯示南板藍根提取物與林可霉素均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板藍根提取物對林可霉素抑制這3種菌的作用分別為相加、相加和協(xié)同作用。羅霄山等[15]發(fā)現(xiàn)湛江、韶關產南板藍根能明顯延長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數,減少實驗動物的死亡數;江門、湛江、韶關、梅州產南板藍根能明顯改善家兔HSV-1角膜炎病變的第7天、第14天評分值,顯著延長HSV-1感染小鼠平均存活時間,明顯減輕小鼠急性感染期腦組織HSV抗原陽性表達。
在資源調查方面,楊成梓等[16]通過文獻調查結合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馬藍野生資源主要分布于廣西、云南、福建、廣東等省,總面積約380hm2左右,蘊藏量1500t以上,年產南板藍根500t以上;馬藍栽培資源主要分布于福建、貴州、浙江、四川等省,總面積約300hm2左右,主要用于加工青黛與南板藍根。該作者較為全面地了解馬藍的藥用歷史、市場與資源情況,為資源的保護與進一步利用提供基礎依據。
目前,馬藍野生資源日益減少,其人工栽培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進行人工規(guī)范化栽培種植已經勢在必行,福建、廣州、貴州等地已先后建立了GAP示范基地,但規(guī)范化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馬藍化學成分已經比較清楚,但不同產地、不同活性部位的化學成分不同。其藥理活性,藥理作用的研究大多處于體外實驗和動物模型階段,許多作用機理仍不清楚,作用靶標不明確,其藥效的分子機制的研究更少,對馬藍的研究還需深入探索藥理活性及分子作用機制。隨著馬藍的化學成分及其活性更深入的研究以及相關制劑的研發(fā),馬藍的開發(fā)與應用將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1]孫小兵,盛家榮,王定培.南板藍根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 [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5(4):66-69.
[2]張旭,何明輝,魏成熙.貴州省道地藥材南板藍根引種栽培研究 [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33):18730-18731.
[3]張丹雁,陳曉慶,杜沛欣,等.不同肥料種類對南板藍根產量及靛玉紅含量的影響[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0,21(5):531-533.
[4]張丹雁,林秀旎,陳曉慶,等.南板藍 (馬藍)馴育栽培技術研究[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0,24(2):18-19.
[5]張丹雁,陳曉慶,林秀旎,等.南板藍根規(guī)范化生產標準操作規(guī)程(SOP)[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1,24(6):19-22.[6]熊清平,張丹雁,劉家水,等.南板藍根野生品與栽培品的形態(tài)及組織結構鑒別[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2,23(2):200-203.
[7]楊丹,張麗艷,羅君,等.貴州不同產地南板藍根中腺苷的含量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21(5):35-36.
[8]羅丹冬,丘振文.HPLC法對比不同產地南板藍根藥材靛藍、靛玉紅含量的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10(14):2720-2722.
[9]盛家榮,孫小兵,卜鈴東,等.酶法除南板藍根粗多糖中蛋白質的最佳工藝研究[J].中藥材,2009,32(4):615-617.
[10]牛衛(wèi)寧,和芳,胡玉霞,等.復方南板藍根片薄層色譜鑒別方法改進[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1,13(6):1054-1056.
[11]陳怡祿,李趣嫦,鐘鳴,等.高效液相色譜/質譜鑒別中藥復方毛冬青顆粒劑的腺苷[J].廣州醫(yī)藥,2009,40(3):58-59.
[12]羅霄山,熊清平,石瑩瑩,等.南板藍根重金屬的限量標準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0,21(2):188-192.
[13]秦華珍,時博,李世陽,等.南板藍根和北板藍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比較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9,27(1):168-169.
[14]韋媛媛,陳曉偉,周吳萍,等.板藍根提取物對林可霉素體外抑菌作用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6):2927-2928.
[15]羅霄山,杜鐵良,張丹雁,等.不同產地南板藍根抗病毒作用的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2011,17(9):66-69.
[16]楊成梓,劉小芬,范世明.藥用植物馬藍的資源調查研究 [J].中國現(xiàn)代中藥,2012,14(3):33-35、38.
R285.5
A
1007-8517(2013)10-0009-02
201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