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量守恒定律應用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在分析處理問題時,往往會出現(xiàn)種種錯誤情形,致使問題不能正確地解決。究其原因是學生對動量守恒定律應用的“四性”不理解,或不會考慮到要遵循“四性”原則。所謂的“四性”指的是系統(tǒng)的整體性、動量的矢量性、速度的瞬時性和速度的相對性(各速度均是相對同一參考系下的速度)。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應用動量守恒定律的“四性”分析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現(xiàn)對其“四性”的應用舉例進行分析說明。
題目:質(zhì)量M=200kg的平板車載著質(zhì)量m=50kg的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起以v0=4.0m/s的速度勻速前進。某一時刻人從車尾以相對車u=1.0m/s的速度沿與車運動相反方向水平跳下車,求人跳離車后平板車運動的速度。
錯解一:設人跳出的瞬間平板車的速度為v,則其動量為Mv,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
(M+m)v0=Mv,
解得:v=M+mM v0=200+50200× 4.0m/s=5.0m/s。
誤區(qū)分析:因人在跳出之前,人和平板車是一個整體。因此,盡管人跳下了車,但人在剛脫離車的瞬間,人和平板車仍為一個系統(tǒng),而不能用系統(tǒng)的一部分(平板車)代替整體。此解忽視了動量守恒定律的整體性,因此解析錯誤。
錯解二:人跳出車時,車的動量為Mv,人的動量為m(u+v),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
(M+m)v0=Mv+m(u+v),
解得:v=v0-mM+mu =(4.0-50200+50× 1.0)m/s=3.8m/s。
誤區(qū)分析:此解注意到系統(tǒng)的整體性,但沒有考慮到人跳出車前后動量方向的變化,而是簡單地采用了代數(shù)和,忽略了動量的矢量性,所以解析錯誤。
錯解三:選平板車的前進方向為正方向,人跳出車后,車的動量為Mv,人的動量為-mu,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
(M+m)v0=Mv-mu,
解得:v=v0+m(v0+u)M =4.0+50×(4.0+1.0)200 m/s=5.25m/s。
誤區(qū)分析:此解照顧了系統(tǒng)的整體性和矢量性,但是人在跳出車之前系統(tǒng)的動量(M+m)v0和人在跳出車后系統(tǒng)的一部分(平板車)的動量Mv都是相對地面這一參考系而言的,而此時系統(tǒng)的另一部分(人)的動量-mu卻是相對車這一參考系而言的,同一系統(tǒng)的兩個不同部分選取了兩個不同的參考系,忽略了動量的相對同一性,故解析錯誤。
錯解四:仍選平板車前進方向為正方向,則人跳出車后平板車的動量為Mv,人的動量為-m(u-v0),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
(M+m)v0=Mv-m(u-v0)
解得:v=Mv0+muM =200×4.0+50×1.0200 m/s=4.25m/s。
誤區(qū)分析:此解較全面地考慮了系統(tǒng)的整體性、動量的矢量性及速度的相對性,但由于v0是人未跳出之前系統(tǒng)的速度,-m(u-v0)不是人跳出車后的瞬間動量,這樣,Mv-m(u-v0)就不是人跳出車后的瞬時系統(tǒng)的動量,因此解析錯誤。
正解一:選車為參考系,以平板車前進的方向為正方向,則人跳出車前系統(tǒng)的動量為零,人跳出車后車的動量為M(v-v0),人的動量為m[(v-v0)-u],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
0=M(v-v0)+m[(v-v0)-u],
解得:v=v0+muM+m =(4.0+50×1.0200+50 )m/s=4.2m/s。
正解二:選地面為參考系,以平板車前進的方向為正方向,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
(M+m)v0=Mv-m(u-v),
解得:v=v0+muM+m =(4.0+50×1.0200+50 )m/s=4.2m/s。
由此可見,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題時,要充分考慮到其應用的“四性”,并靈活應用,這樣才能順利地解決實際問題。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