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則談不上快樂的學習,更談不上學習的效率。而中學的音樂教學最關鍵的也是興趣培養(yǎng)。那么,如何培養(yǎng)中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呢?為此,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淺析。
關鍵詞:中學音樂 教學 興趣培養(yǎng)
音樂教育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鑒賞、表現能力,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和人文修養(yǎng)的一門藝術課程。而我們的學生,不少對音樂學習缺乏興趣。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呢?
一、以審美為核心,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
初中生正處于想象力豐富的年齡階段,也是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這一時期,是進行美育的關鍵時期。通過審美教育,學生對美的感受、欣賞、評價和判斷等審美活動,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變化。
在音樂教學中較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音樂課。并在音樂課上受到陶醉,感染和激勵。此時,教師就需要抓住學生心理,把學生不喜歡的變成喜歡的。例如:大部分學生都有追星習慣,比較喜歡流行音樂。我在上初三年級《我愛你中國》欣賞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今年最火爆的選秀節(jié)目《中國好聲音》學員平安演唱的通俗版的《我愛你中國》,其次讓學生作為導師評價平安的演唱技巧、歌唱特點,第三師生共同分析討論歌曲曲式特點和風格,讓學生把對這位歌手的興趣延伸到對音樂的整體興趣上來,這時候的課堂氣氛很是活躍,學生們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討論中,然后我順時引入藝術歌曲定義并類比殷秀梅版的《我愛你中國》總結出藝術歌曲的特點。在我的鋼琴伴奏下我聽到了來自孩子們內心深處的聲音,看到了好多雙潤濕的眼……我知道這節(jié)課我的安排和設計是成功的。
二、以師愛為重心,轉移學生對音樂愛的情感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必須要尊重、關愛自己的學生,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和熱情的贊語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學生也就會喜歡上老師,那么自然而然的就會愛上你所教的那門課。
例如。教師在做自我介紹時??梢园颜f變成唱。我在新學期開學進入新班級時,走進教師看到的是一張張陌生的笑臉?!白髯晕医榻B吧!”同學們一臉的沒趣“哎,又是自我介紹?!弊鳛橐魳方處煟疑系氖且魳氛n。當我把自我介紹“唱”出來時,教室里頓時沸騰了。我用《新年好》的旋律更換了歌詞。加上一些舞蹈動作,自我介紹的內容,包括有我的名字,愛好還有對大家的期望。然后,要求學生也以歌曲的方式做自我介紹。這樣的課堂律動具有音樂學科性和趣味性。這樣的介紹不再像以前那樣枯燥、乏味,一下子拉近了師生距離,有利于建立親近平和的師生關系。
此外。教師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知識。滿足學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為學生補充課外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對音樂老師的課充滿期待。
三、以好動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
現在的教學雖然是集體教學。但要關注差異。初中生中,尤其是男生他們好動、喜歡創(chuàng)新。這些心理如果教師把他們抑制起來,就會成為課堂紀律管理的難點。而如果將他們的這種心理利用好。則可以轉化為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動力。
在現行教材中,很多歌曲演唱對變聲期的男生來說顯得較為困難。除了降調處理。我還經常創(chuàng)編簡單的伴唱或者節(jié)奏跟女生配合演繹歌曲。全程關注較為“弱勢”的男生。比如在14冊《采茶舞曲》教學中設計了男女接龍唱。對唱等,在“哥哥呀你上坂下坂勤插秧”這句處理時,結合旋律“661505”的十六分休止符設計了男生快速有力的伴唱應答。在最后一部分描繪勞動場面全景時。設計了二聲部演唱。女生唱旋律聲部。男生做勞動號子伴唱并做動作。為這首優(yōu)美的歌曲揉和了陽剛之態(tài),淋漓精致地再現了早春江南熱鬧的勞動場面。還有在《龍船調》里設計并實踐“船夫”劃船“姑娘”隨船搖動的動作:在欣賞《瑤族舞曲》時,讓男生口唱旋律,手模擬擊鼓的動作,女生拉裙擺轉圈跳舞:在欣賞中運用符合旋律的手勢語言等等表現歌曲、樂曲內涵美……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更能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表現音樂美的欲望。
四、以多媒體為工具,喚醒學生欣賞美的意識
以前的音樂教學中,音樂老師上音樂欣賞課時,都是單一的放磁帶錄音。這樣的教學氣氛比較枯燥,教學效果也不好?,F在是信息時代。教師授課的途徑應該多樣化,多媒體的應用便是捷徑之一。
例如在欣賞交響詩《嘎達梅林》時,為了讓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我制作了由精美圖片和輕音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的幻燈片在課間十分鐘循環(huán)播出,營造課前音樂氛圍。為讓學生對樂曲背景有所了解,給學生播放《嘎達梅林》電影片段,為此,學生就知道了整個故事情節(jié),為后面的樂曲分段欣賞打好情景和情感基礎。抽象的交響詩欣賞變得具象了,降低了欣賞的難度,形象了樂曲的意境美。在15冊學習搖滾樂這課時。在邁克激情的演出視屏中學生自己就能總結出搖滾音樂特點——聲音喧鬧、歌詞短小并不斷重復變化、歌唱者注重自我情感情緒的宣泄等等……我只需簡單介紹搖滾音樂的產生背景即可。多媒體這種教學工具讓聲畫結合。學習更直觀形象,學生對音樂美的渴求意識很容易被激發(fā)出來,音樂注意力會更集中,興趣易保持。
總之,只有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最終提高音樂修養(yǎng),陶冶情操。
參考文獻:
[1]許娟.淺談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中學生的學習興趣[J].才智,2010,(24).
[2]黃春艷.淺談如何在音樂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J].新課程(下),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