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舞蹈作品賞析》課程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的幾個問題作出探討,如舞蹈賞析與欣賞的區(qū)別、舞蹈作品賞析的著重點、分析的層次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討,試圖找出正確有效的分析舞蹈作品的方法,以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
關鍵詞:舞蹈 作品賞析 方法
目前,全國各個舞蹈專業(yè)院?;蚍菍I(yè)院校的舞蹈專業(yè),大都開設了《舞蹈作品賞析》這門課程,而且很多高校的舞蹈專業(yè)的碩士招生也要求考《舞蹈作品分析》這一科目,因此,對于舞蹈專業(yè)的學生而言,《舞蹈作品賞析》也是一門重要的課程,目前學生針對這門課能夠參考的資料和著作雖為數不少,但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著作類對大量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進行評述,這對于指導學生欣賞和深入了解作品,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但對于如何讓學生自己分析作品,或者說分析舞蹈作品的方法是什么,這一關鍵性的問題卻涉及甚少。這類著作如:劉青弋主編的《中外舞蹈作品賞析》六卷;1馮雙白著的《舞蹈鑒賞》;2江玲、陳鴻、毛毳主編的《舞蹈鑒賞》3等。另一方面,目前發(fā)表的論文中雖涉及到舞蹈作品賞析課程。但大都關注于舞蹈賞析課程的設置4及美育功能5,對于分析舞蹈作品的方法也涉及甚少。筆者從自身教學實踐出發(fā),總結出有關于舞蹈作品賞析課程中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進行探討,試圖幫助學生找出舞蹈作品分析的有效方法。
問題一:賞析與欣賞的區(qū)別
目前,大多數學生對于“舞蹈作品賞析”的理解僅處于“欣賞”層次,而不是“賞析”這個層次??赐暌粋€作品,學生只是抓住了某些動作、舞蹈中的人物角色、服裝等視覺印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需要討論“賞析”和“欣賞”的區(qū)別?!靶蕾p”,簡單的說就是觀看,指觀賞者對于一個舞蹈作品的視聽覺的感受過程,主要是關注舞蹈本體的某些元素。舞蹈的本體指的是舞蹈動作、舞蹈語言,包括姿態(tài)造型、步伐、律動、技巧、構圖等內容。其次還包括音樂、服裝、燈光、舞美、表演者的表演效果、編導所采用的形式、手法等因素。6這些都是視覺感官的直接接受到的審美體驗。而賞析則是比欣賞更深一層次的“鑒賞”,其實。它更強調“分析”。它通常是以舞蹈的本體為基礎。對舞蹈作品以及表演者專業(yè)能力方面去評判,例如作品的選材是否符合內容的表現,是否具有深刻內涵、各要素能否完美地融入舞蹈表演等。不僅如此,還要對舞蹈整體進行細致入微的探討,對作品和表演者在意境表現、文化語境、藝術特色、形式手法等方面深入地分析思考。從而提出見解。讓創(chuàng)作和表演者更好地完善作品。分析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和認識舞蹈作品。從而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指導和促進舞蹈藝術的不斷向前發(fā)展。
問題二:抓住分析的著重點
我們要分析作品,就需要從舞蹈動作語言的表面層次進入藝術形象的內在層次里去。才能更好地分析并理解舞蹈作品。而對于舞蹈形象的把握,是舞蹈作品分析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舞蹈形象是指由舞蹈動作構成。并在音樂、服飾和舞臺美術等因素輔助下。負擔著表意抒情的藝術任務,創(chuàng)造著舞蹈之美,并作為鑒賞舞蹈的主要對象而存在。6舞蹈形象是作品內容的主要載體,也是舞蹈形式結構的核心。比如芭蕾舞蹈《天鵝之死》中受傷的白天鵝形象,它是編導和演員要表達的——與命運極力抗爭的生命贊歌。這一主題的物質載體,它是整個作品的關鍵所在。舞蹈表現了一只受傷的天鵝。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努力作最后的掙扎。不斷地揮動著受傷的翅膀,試圖要重新回到藍天。但是越是掙扎,傷口就越是讓它更加的衰弱。一次次的努力之后。天鵝最終還是倒下了,在生命結束的最后一秒,它的翅膀還在微微地顫動。似乎還不甘心這樣悲慘的命運。該舞蹈就是通過這樣一個生動的天鵝形象,闡釋了動人的生命主題。
除舞蹈形象之外,圍繞主要形象所展現的主題思想,也是舞蹈作品分析的重要內容?!爸黝}思想是舞蹈家經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研究,經過對題材的提煉而得出來的思想結晶,也是舞蹈家對現實生活的認識、評價和理想的表現?!?比如舞蹈作品《海浪》,是賈作光編導從他長期的生活體驗考察中,萌發(fā)的創(chuàng)作有關表現大海形象、并借以大海形象抒發(fā)時代感,謳歌祖國和人民的舞蹈創(chuàng)作思路。其中的愛國情感和時代主題。也是整個作品中最為打動人心的東西。
問題三:抓住舞蹈作品的“獨特之處”
對于一個成功的舞蹈作品。它必然有著它的閃光點或者是感人之處,這也是我們在做舞蹈作品賞析時必須要分析的一個方面。這其中就包括編導或演員在舞蹈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使用的特殊的手法、特殊舞蹈語匯等。如特殊道具、特殊音效、背景燈光的對比變化、音樂節(jié)奏的對比變化等,這些都是取得較好藝術效果的有效手段。比如舞蹈《庭院深深》中使用了一把太師椅作道具。象征著封建男權社會對女子的禁錮。而舞蹈中背景燈光由藍色變?yōu)榉凵?。使得舞蹈表現的意境一下子從冰冷的現實變成了美好的憧憬或回憶。再比如《昭君出塞》中所用的舞蹈動作“半腳尖圓場碎步”和“水袖”就是有效表達人物形象內心矛盾情感的有效手段,也是這個舞蹈的創(chuàng)新和閃光點。而朝鮮男子獨舞《殘春》則是通過男舞者的反復跌倒復起,以及身體的扭曲,手臂的伸縮,這種獨特的人體動態(tài),形象地表現了人們對逝去美好青春的記憶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通過以上實例,可以看出抓住舞蹈作品“獨特之處”。能夠幫助我們深入分析舞蹈作品的形象和情感主題。
問題四:分析舞蹈作品的段落層次
要深入分析一個舞蹈作品,還必須對它的基本段落結構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對于情節(jié)類舞蹈,根據情節(jié)的發(fā)展。很容易就可以了解各個段落所表述內容。而非情節(jié)類的舞蹈作品,我們要對的它段落層次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就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音樂情緒的變化:特別是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是分段的一個依據。一般的舞蹈作品大都是慢板一快板一慢板的節(jié)奏變化模式。比如舞蹈《母親》、《書韻》等。都是以慢板展現主要形象。然后以快板展開,抒發(fā)主題情感,然后回到慢板,揭示主題。這也是符合我國傳統(tǒng)的漸變的音樂審美觀念。2、關注舞臺背景燈光的變化:燈光的渲染。一般是處理作品場景變換的有效手段。例如現實到幻象的虛實場景的轉化。就可以用不同的燈光色彩來完成。如前面提到的舞蹈《庭院深深》,舞蹈中背景燈光藍色和粉色的變換。使得舞蹈表現的實景與虛境得以很好地變換,并且符合人物情感的心理變化,也是分析段落結構的一個有效依據。3、特殊音效的使用,一般這種時刻都會出現轉折。如舞蹈《胭脂扣》中的鐘聲,電影原聲音樂的出現。表現出情緒、情節(jié)的轉變,使主要形象從執(zhí)著追求愛情的幻想中不斷清醒、并絕望。而這里特殊音效的使用,使得整體結構有一個清楚的分割,因此也是分段的一個依據。
以上,針對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幾個問題進行了探討,試圖從舞蹈作品分析的實踐中總結出幾點重要內容。作為學生分析舞蹈作品的有效方法來用。希望能給舞蹈專業(yè)的學生一點幫助,對于不到之處,還望同行學者給予指正。最后,還需指出的一點是,要學好這門課程、要掌握舞蹈作品分析的有效方法,還需要舞蹈學員們作到勤看書、勤搜集相關資料、勤觀摩優(yōu)秀舞蹈作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文化視野:不僅如此,還要勤于思考、勤于鉆研,不斷培養(yǎng)自己對舞蹈藝術問題的敏感性,只有這樣才能有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青弋.中外舞蹈作品賞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馮雙白.舞蹈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江玲,陳鴻,毛毳.舞蹈鑒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朱紅琪.淺談師范院校舞蹈賞析的設置[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05).
[5]劉慧麗,胡喻青.淺論高校舞蹈賞析課的美育功能[J].大眾文藝,2009,(02).
[6]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