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鑒賞課是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音樂學習的基礎,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和審美能力。本文從課堂內外兩個方面著手,淺談小學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 音樂 鑒賞能力 教育
音樂鑒賞是指對音樂藝術作品具體的聽覺感知、情感體驗、欣賞鑒別、聯(lián)想想象及思考創(chuàng)造的精神活動。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鑒賞能夠刺激人們的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功能,刺激大腦細胞發(fā)育。但每個人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不盡相同,對音樂刺激的情感感受和價值取向也不同?,F(xiàn)在的小學生對美與丑,善與惡的甄別能力有限,而且由于受到社會潮流的影響。他們每天被包圍在各種各樣的音樂之中,對自己這個年齡段適合聽什么音樂缺乏清楚準確的認識。面對這種現(xiàn)實,音樂教師必須努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這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對小學音樂教育提出的新思路、新挑戰(zhàn)。
一、立足課堂,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隨診素質教育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音樂科這門以往被定性為“副科”的課程,得到來自學校、家長和學生越來越多的重視。
(一)打開音樂之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世界的多元化帶來音樂的多元化。音樂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打開音樂的大門。探索更為廣闊的音樂世界,中、外、古、今,讓學生對音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把音樂鑒賞和音樂典故聯(lián)系在一些。引經據典。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作者的情感世界。音樂不僅具有多元性,還具有時代性。部分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師只奉古典高雅的音樂為經典,棄現(xiàn)代的流行音樂如糟粕。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相對于經典高雅的音樂缺乏時代特色,難以產生共鳴。其實流行音樂中也不乏佳作,可以填補音樂教材的不足。音樂教師應該打破經典的桎梏。把這些帶著鮮明時代特色的優(yōu)秀音樂介紹給學生,這些音樂可以更直接、更真實的表達出這個時代的人的所感所想。填補學生情感體驗的空缺,激起學生的共鳴。
(二)鼓勵學生學習樂理知識
樂理知識的學習是音樂鑒賞的一個過程,學習樂理知識不僅是一些專業(yè)音樂聲的需要。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教師應該適當的引入一些樂理知識。但是樂理知識范圍廣泛,小學生很難全面掌握。這就要求學生能選擇性地學習。例如,樂譜是音樂學習的基本工具,是音樂的載體,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性語言。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音樂鑒賞、表演和創(chuàng)造。識譜不是單一枯燥的對著樂譜學習。而應該與鑒賞、演唱、演奏、創(chuàng)造等聯(lián)系在一起,是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知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學習樂理知識,學生不僅對音樂的“外形”有了認識。更能通過樂理知識進一步了解音樂中蘊藏的風趣情感和內涵,幫助學生更深刻的去鑒賞音樂作品。
(三)學習音樂技能
唱歌是小學音樂課上每個學生都必備的技能??梢越o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感染聽眾的心情。作為音樂教師,不能只停留在教會學生唱會“歌”的層面上。而是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豐富內涵,沉下心來去歌唱和體味。唱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在這方面,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視頻資料和音樂相結合,賦予音樂栩栩如生的形象。另外,樂器也是可以引入音樂課堂的一種技能,口琴、風琴、豎笛都是非常適合小學生的樂器。讓學生學習演奏樂器。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感受學習樂器的成就感和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開展課堂表演
音樂鑒賞離不開表演。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靜靜地坐著聽音樂,學樂理,吹彈樂器,會比較困難。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結合音樂,根據不同角色特點的要求,組織語言對白、肢體語言等進行。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親自體驗各種音樂形象,感受其中的善、惡、美、丑、愛、恨、自豪和同情,這樣的音樂鑒賞課,才更有意義。課堂表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展示自我的勇氣。能讓學生在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
二、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課外音樂活動是小學音樂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課外音樂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情感表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素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一)全員參與、自主選擇
以外的開展的音樂鑒賞課外活動,往往參與者比較上,而且都是針對一些極有音樂天賦的學生進行的??紤]到小學生成長的需求,應該從學校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多參加音樂鑒賞課。擴大音樂鑒賞課的普及面,音樂教師應該在這些課外活動中,注重學生的特長,讓學生自主選擇,提高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整體水平。
(二)做好校園宣傳工作
學校的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校園宣傳欄、廣播站、黑板報、學校網絡等設置專欄。向學生介紹音樂鑒賞知識。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音樂鑒賞知識。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提高學生學習音樂鑒賞的積極性。
(三)開展音樂專題競賽活動
開展這類活動,學校是最適合的組織者,既可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也可以個人為單位參加。以班級為單位的比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此類活動面向學校全體師生,可以有效擴大音樂鑒賞教育的受眾群,在以個人為單位的競賽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一技之長。培養(yǎng)學生專心致志的能力,通過活動可以讓他們找出自己的不足,激勵他們繼續(xù)學習音樂鑒賞。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育工作,應該充分認識音樂鑒賞的作用。立足課堂教學,拓展課外教學,通過有效途徑,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從中準確的理解音樂的情感內涵,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鑒別真假丑惡的能力。另外,還能幫助小學生掌握必要的樂理知識和音樂表演技能,培養(yǎng)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
參考文獻:
[1]林盛.立足音樂課堂提高小學生音樂鑒賞能力[J].教育科學,2010,(06).
[2]馮麗紅.上好音樂鑒賞課的做法[J].閱讀與鑒賞(學術版·上旬刊),2011,(02).
[3]陸曉玲.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實效性[J].基礎教育研究,2012,(07).
[4]鄒德鳳.影響音樂鑒賞能力的因素探究[M].企業(yè)文(中旬刊),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