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教學傳統(tǒng)的“師教生學”的單一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當前的教育需要,在新理念下音樂教師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椤皩W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文結合自己教學實踐探討小學音樂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
關鍵詞:小學音樂 新理念 自主 合作 探究 模式
小學音樂新課標基本理念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笨梢姡谛W音樂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師教生學”的單一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日益見長的學習需要,在新理念下音樂教師要設法優(yōu)化課堂結構,推進“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
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文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談幾點小學音樂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淺見和做法。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氛圍,實現(xiàn)“自主”的音樂課堂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只有科學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提供合適平臺。小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真實融入全部的音樂情感,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的歸位,讓他們真真正正成為“自主”的音樂課堂的一員。
(一)打破壁壘,培養(yǎng)學生課堂主體意識
音樂教師育人要先正己,只有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鬃釉唬骸坝薪虩o類?!痹诮】档囊魳氛n堂中沒有好學生和差學生之分,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以愛心去溫暖、融合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教《我們愛老師》的歌曲,先請同學們談印象深刻的老師。觀看多媒體課件。揣摩分析歌曲的意思和情景。這種共同話題的討論氛圍是熱烈的,甚至有一種競爭性質的發(fā)言。當“我老師”一詞頻繁出現(xiàn),在全體同學的歌唱和學習中得到更為深入的認識,愛師、敬師和尊師之情已從外來工子弟心中由然而生。
(二)展示特長,推動“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膶W生互教互學
世上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有其家教育和個性特點。這在音樂中就往往會表現(xiàn)為特色、特點的東西,只要我們音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細致的觀察、調查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再進行恰當?shù)陌才耪故?。那么就能夠在音樂課堂上使學生的特長得以展示。信心得到增強。從而也促使其他同學的認同、學習。如在器樂教學,的“口吹樂曲”,經(jīng)我的調查了解,農(nóng)村來的學生在家鄉(xiāng)跟著小伙伴玩吹口哨、哨子,甚至有些同學會用樹葉、草葉吹,并且會用竹子做笛子、用葉子做小喇叭來吹奏。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提供平臺讓這些學生上去進行“才藝”展示。對有特長的學生得以在課堂上展示和發(fā)揮這。讓城里的學生佩服不已。進而躍躍欲試。我再在課堂上及時進行的評價,并對這些民間的“口吹樂曲”以及“樂器”作了積極意義上的介紹,進行賞識教育。并且因勢利導,開展“音樂小老師”、“小小音樂家”等形式課堂,讓農(nóng)村來的學生教城市的學生做笛子、小喇叭,教他們吹奏各種形式的小樂器,讓他們玩成一片,融為一體。
二、搭建參與平臺,養(yǎng)成“合作、探究”的音樂學習模式
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提出:“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合作意識和在集體中協(xié)調能力。”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音樂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開展集體音樂表演,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在平臺上展示的才華。并進行集體的合作和探究。深入到音樂的美妙世界。
(一)在小組合作中深入音樂集體訓練課堂
小學音樂課堂的開展是根據(jù)學生的個體身心發(fā)展程度為標準。針對當前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時常表現(xiàn)的自我為中心的個性,以及自我封閉的特征。在課堂上要科學進行集體性的教學。促進學生之間的成長和融洽,強化他們的互助、合作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團體榮譽感以及加強音樂課堂的集體訓練。
如合唱教學是通過集體的發(fā)聲練習。要求尋求聲音的共性,謀求聲音統(tǒng)一,聲部協(xié)和。這就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自覺遵守紀律,服從教師統(tǒng)一指導。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協(xié)調統(tǒng)一的音樂課堂的集體訓練。我在《校園里的小白楊》的高年級合唱教學中要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嚴格劃分高聲部和低聲部。主旋律和副旋律。領唱和伴唱之分。要求學生必須把個人的努力和團結協(xié)作結合在一起,最后唱出優(yōu)美的合唱作品。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在練習和表演時要注意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的合作心理。讓他們相互信任和幫助。形成良好的團體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眾志成城,在長期的音樂課堂的集體訓練中堅持下來,并且互相鼓勵、相互探討、相互磨合,真正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
(二)開設音樂小組,推進探究的音樂學習模式
在小學音樂課堂組織中,音樂教師有意識計劃推進探究的音樂學習模式。組建各類型音樂興趣小組,開展一定小組性的音樂活動,指導有共同興趣的學生進行合理的組隊。不但可以整合小學生的班級音樂資源和提高學習興趣,而且可以進行多角度的音樂攻關,推進音樂探究學習。
在班級開設音樂小組必須作好總體規(guī)劃,有意識進行音樂的拓展和群體的劃分,創(chuàng)設學生學習、合作和探究的良好氛圍。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挖掘各個學生的閃光點,并且進行科學的安排和引導。比如,成立“地方歌曲學習小組”。我是經(jīng)過深入的調查,學生來自各地較多,并且對地方音樂有一定了解和繼承,才能斷定又成立的基礎。再進行引導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外來工子弟給班級同學展示各地方小調。并且對有興趣學習的同學。進行“手拉手”或“一幫一”的教唱。既可以展現(xiàn)才藝,又能組建興趣小組,融洽同學關系,其中開展“民間樂器制作者演奏小組”,我讓學生共同分享他們各地的簡易樂器的制作者和演奏?;ネㄓ袩o,了解每一個他們認為神秘的環(huán)節(jié)。極大激起未接觸過的學生的探究好奇心。
總之,音樂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能自覺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去有效組織課堂。不但符合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也使學生具備學習音樂能力。才能真正讓學生在課堂愉快的學習,成為音樂真正的終身學習者。
參考文獻:
[1]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劉芳芳.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人文內涵[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