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photoshop軟件在黃褐斑療效評價中應用的可行性。方法:對黃褐斑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進行拍照,使用photoshop cs5軟件對治療前后照片進行分析,通過感興趣區(qū)域直方圖平均RGB值及像素值計算皮損顏色和面積改變率。結果:photoshop軟件可準確地計算出色斑面積消退率和色斑顏色減退率,得到了客觀準確的評價結果。結論:photoshop軟件可用于黃褐斑療效的準確、客觀評價。
[關鍵詞]photoshop;黃褐斑;療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R75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3)03-0359-02
黃褐斑是一種慢性色素沉著性皮膚病, 皮損常對稱分布于面部,表現(xiàn)為淡褐至深褐色的色素斑,邊緣清楚或呈彌漫性,以中青年女性多見,wood燈下可分為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臨床上常采用脫色劑、果酸、激光等手段進行治療,可獲得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1]。目前,臨床上對黃褐斑的療效一般進行肉眼評價,其缺點是容易受研究者肉眼辨別能力及主觀因素的影響。本文以筆者科室1例接受果酸治療的黃褐斑患者為例,詳細介紹photoshop cs5軟件在黃褐斑療效評價中的應用,為臨床黃褐斑的療效評價提供一種客觀、準確的方法。
1資料和方法
1.1病例資料:患者,女,42歲,護士,黃褐斑病史10年,皮損wood燈下呈混合型,無果酸治療禁忌證,2011年3月10日前來求治,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以20%的果酸(Neostrata,USA)1ml,均勻涂刷于患者面部,觀察治療區(qū)域反應,3min后使用中和液(Neostrata,USA)噴灑于患者面部進行中和,隨后以零度冰水冷敷5min,冷噴10min。囑患者防曬,1個月后隨訪。以面積為3.72cm2的標簽紙作為皮損面積對照物,治療前及隨訪時額部均貼標簽紙標注日期,均在同等條件下使用數(shù)碼相機(索尼DSC-T700)照相,同等條件包括:在密閉環(huán)境中固定燈光光照,固定患者位置,固定患者正面照角度,固定相機三腳架位置和高度,固定相機焦距。
1.3 評價方法
1.3.1軟件操作:使用photoshop cs5軟件打開患者治療前后正面照,調整色階使治療前后照片RGB平均值一致,在患者雙眼處填充黑色色塊進行遮蓋。調整魔棒容差為0~1,使用魔棒和磁性套索工具選中患者面部黃褐斑區(qū)域為感興趣區(qū)域,記錄直方圖RGB平均值、標準偏差、中間值及像素值。截屏后撤銷選區(qū),使用多邊形套索工具選中患者額部標簽紙區(qū)域,記錄像素值并截屏(見圖1~4、表1)。
1.3.2 計算方法:面積計算方法:皮損面積=(皮損區(qū)像素值×標簽面積)/標簽像素值,面積減退率=(治療前皮損面積-治療后皮損面積)/治療前皮損面積;顏色計算方法:顏色減退率=(治療后RGB平均值-治療前RGB平均值)/ 治療前RGB平均值。
2 結果
治療前皮損面積為30.05cm2,隨訪時皮損面積為26.43cm2,色斑面積消退率為13.70%,色斑顏色減退率為7.52%。
3 討論
自然界的各種顏色均是由紅(R)、綠(G)、藍(B)三原色相互疊加組成,數(shù)碼照片的色彩也是由RGB三原色組成,R值、G值、B值均由范圍在0~255之間的數(shù)字表示,數(shù)值越小,亮度越低,黑色的RGB值為0,白色的RGB值為255[2]。Photoshop cs5軟件可通過直方圖反映感興趣區(qū)域內RGB值的平均值、標準差及中間值,我們通過定量分析感興趣區(qū)域內的平均RGB值,即可精確分析皮損的顏色改變。像素是指基本原色素及其灰度的基本編碼,即構成圖形的單個染色點,像素可以表示圖片的尺寸 [2-3]。我們在臨床上拍攝患者治療前后的照片時,在皮損旁平整且與鏡頭方向平行地貼上已知面積的標準標簽紙,再將感興趣區(qū)域像素值與標簽紙的像素值進行對比,即可得到皮損區(qū)域的準確面積。色階是表示圖像亮度強弱的指數(shù)標準,表現(xiàn)了一幅圖的明暗關系[2-3],在拍照條件固定的前提下,我們可認為調整色階使兩張照片的RGB平均值相等時,兩照片的亮度相等,因此,可以使用直方圖(色階圖)來觀察兩張照片感興趣區(qū)域中的色斑顏色改變[4]。容差是指我們在選擇圖形的某個區(qū)域時,軟件所能自動辨別的顏色范圍,容差的數(shù)值也為0~255,當我們設定容差為0時,則只可以選擇顏色完全相同的某個區(qū)域[4]。本例中我們設定容差為0~1,可較為準確地自動識別色斑區(qū)域。
目前,臨床上對于黃褐斑的療效評價,一般參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學專業(yè)委員會色素病學組制定的黃褐斑和白癜風的診療標準(2010年版) [5]進行肉眼評估,黃褐斑療效評價的兩個主要參數(shù)即色斑面積和顏色的改變受研究者主觀因素影響較大,不同研究者的色彩辨別能力不同,可能導致評價結果有差異,準確性相對不高。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數(shù)字圖像分析技術逐漸在皮膚科領域得到應用[6]。本文通過Photoshop cs5軟件,可準確識別皮損區(qū)域,準確計算出皮損顏色及面積改變,得出客觀準確的療效結果,不受研究者肉眼辨別能力和主觀意識影響,且操作簡單易學,可廣泛應用于臨床黃褐斑、雀斑、太田痣、白癜風等色素性疾病的療效評價。
[參考文獻]
[1]李翠華,劉仲榮,楊慧蘭.黃褐斑的概況及治療[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16(8):1147-1150.
[2]Douglas A.Perednia. What dermatologists should know about digital imaging [J].J Am Acad Dermatol,1991,25(1Pt1):89-108.
[3]Arthur P,Michael R,Michael B ,et al.The digital imaging system and dermatology [J].Int J Dermatol,2000,39(8):561-575.
[4]Alghamdi KM ,Kumar A,Taieb A,et al.Assessment methods for the evaluation of vitiligo [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2,26(12):1463-1471.
[5]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yè)委員會色素病學組.黃褐斑和白癜風的診療標準(2010年版) [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0,43(6):373.
[6]Fruhauf J,Leinweber B,F(xiàn)ink-Puches R,et al.Patient acceptance and diagnostic utility of automated digital image analysis of pigmented skin lesions [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12,26(3):368-372.
[收稿日期]2012-12-01 [修回日期]2013-02-25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