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知 呈現方式 高效教學 探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1A-0080-01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新知呈現的方法豐富多樣,不同的呈現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教學內容,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所采用的呈現方法就應該有所不同,如何因地制宜地采用最優(yōu)化的新知呈現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運用以下三種不同的形式,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體驗、理解、感悟和實踐語言,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新知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我們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學習和實踐語言。因此,在課堂教學的新知呈現過程中,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貼近語言意義的情境,在生活化的真實情景中呈現新的語言知識,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新語言的意義,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大膽實踐、習得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9 “What??s the Matter?”教學中,某位教師這樣設計:首先通過a guessing game的游戲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中的東西(一粒向日葵種子),迅速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用多媒體呈現動畫種子在泥土里慢慢發(fā)芽。在陽光的照耀下,小芽突然大叫“Help me!Help me!”引導學生詢問“What??s the matter?”小芽大叫“I??m thirsty.”然后卡通小天使過來給予幫助“Here??s a glass of water for you.”小芽回答“Thank you.”接受了水的滋潤小芽繼續(xù)生長,突然又大叫“Help me,help me!”然后教師逐漸呈現文本內容。該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設計了一個典型的植物生長的語言教學情景,Flash中的卡通形象、夸張的語言使學生興趣盎然,并在生動的情境中理解語言,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習、運用語言。
二、以舊帶新,呈現新知
借助舊知呈現新知可以把新舊知識自然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在激活已有知識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學習新內容。用舊知識同化新知識,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有利于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新的語言知識,同時也凸顯語言知識的連貫性,有利于學生進行知識構建。在《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7 “It??s Late” Part A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通過count numbers這一活動讓學生復習已學過的數詞1-20,然后通過What??s missing?這一游戲復習20-100的整十數詞,再通過多媒體分布出現7和35,在兩個數字之間加上“:”詢問學生,“What??s the time?”引導學生學習時間的表達;之后在7:40這一時間旁出現老師在吃早飯的圖片,呈現新的句型“What time do you…?I…at…”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采用了溫故知新的方式,通過分層次復習了數字,然后通過數字組合形成時間,復習時間的表達,再利用教師吃早飯的照片自然引導學生學習新課,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呈現知識不僅層次清楚,銜接自然,而且也有效地突破語言教學的重難點。
三、趣味游戲,呈現新知
兒童都喜歡游戲,當他們在感興趣的游戲中,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他們對語言知識感知清晰,記憶牢固,并且始終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將新知識融入充滿趣味的游戲中,將枯燥的語言學習變?yōu)閷W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僅可以激發(fā)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還能始終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曾經學習過這樣一個案例A game of hopscotch. 首先教師敘述游戲規(guī)則讓學生猜出游戲名稱hopscotch,然后帶領學生玩起了跳房子的游戲,在學生玩的過程中適時呈現“It??s my/your turn.Throw your stone.Come and play…with…”授課中,由于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和文化差異,很多學生并不會玩hopscotch,如果教師呆板地教學,會讓很多學生甚至在學完課文之后仍對hopscotch一知半解。而授課教師通過帶領學生一起玩hopscotch的游戲,極大地誘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強化了學生對hopscotch的理解,在邊學邊玩的過程中無痕地呈現、學習了“It??s your turn.Throw your stone.Play…with…”等詞句,巧妙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從而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新知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緊扣教學目標,結合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將學生的興趣點和生活實際作為新知呈現的切入點,精心設計,從而更有效地呈現新的語言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架起小學英語高效教學的橋梁。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