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個性化閱讀 誤區(qū)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1A-0039-02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就要求教師在不偏離文本意義的基礎上,對學生的閱讀學習進行個性化引導。
一、個性化閱讀的誤區(qū)
語文新課標之所以強調(diào)個性化閱讀,是因為通過個性化閱讀,學生能在閱讀中自主探究、自主體驗,通過積極思考來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提高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的時候,卻偏離了原本的教學實質(zhì),使個性化變成自由化,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一)“個性化”變?yōu)檫^于放任自流
個性化閱讀提倡學生開展自主體驗式閱讀,這種閱讀帶來的變化就是教師身份的改變。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采用透徹分析文本,再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主體;而個性化閱讀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需要為學生提供指引和線索,但這并不代表教師徹底失去課堂的主導地位。教師是課堂的靈魂,對學生學習起到指引和輔導的作用。但有些教師對個性化閱讀的理解卻產(chǎn)生了偏差,將課堂完全放手給學生,美其名曰個性化教學,實質(zhì)卻是無序、缺乏實效的教學。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教到“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也必須挖起來才知道”時,讓同學們討論:為什么花生的這個品質(zhì)最可貴?這個品質(zhì)有什么好處?有的學生說,花生藏在地下是因為不想有人拿它的果實。有的說,埋在地下是因為它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很害怕人們不喜歡它。有的說,花生的果實必須要埋在地下才能長得好,這是它的生長特性。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回答的是:“這是花生不愿炫耀,默默奉獻的精神?!苯處熃又穯枺骸拔覀?yōu)槭裁匆窕ㄉ@樣做人?”同學們有的說像花生一樣做人,不會被人嫉妒,有的說要懂得隱藏身份。不管同學們怎樣回答,教師都給予贊賞,課堂顯得活力十足。
然而,《落花生》這一篇課文的主旨是“要做一個不僅外表好看而且要有內(nèi)在美的人”。在以上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觀點都是進行表揚和鼓勵,確實體現(xiàn)了民主化的教學理念,但是,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卻偏離了文本的內(nèi)涵。
個性化閱讀強調(diào)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且必須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是不能偏離教學實質(zhì)的,教師要認清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發(fā)揮好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在以上案例中,教師將問題拋給學生后便不再插手,任由學生天馬行空、胡編亂造,對學生的回答也不作點評指導,其結(jié)果是學生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卻沒有學到多少有用的知識。因此,教師應當將學生的主體地位與自身的主導地位辯證統(tǒng)一到課堂之中。
(二)“個性化”變?yōu)檫^于標新立異
個性化閱讀強調(diào)個性,但不等于標新立異。在實際教學中,個別教師將標新立異作為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體現(xiàn),片面追求讓學生有自己的認知角度和想法,導致課堂在這種錯誤的“個性化”帶領下,走入與個性化閱讀完全背離的方向。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釣魚的啟示》時,提問:為什么文中父親要讓作者放掉大鱸魚,并且沒有商量的余地?“我”通過這次釣魚得到了什么啟示?談談你對這篇課文的看法。學生開始踴躍回答,有的說:“我覺得是父親可憐大鱸魚,所以要把它放掉。”有的說:“父親不喜歡我釣到大鱸魚,所以要我放棄?!边@些回答,老師統(tǒng)統(tǒng)給予了肯定和贊揚,同學們在老師的贊揚中,更加處心積慮地去尋找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回答,完全忽視了對課文本質(zhì)內(nèi)容的理解和學習。
可以說,以上案例體現(xiàn)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完全偏離了教學的主旨,《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對于五年級的同學來說,難度確實比較大,正因為這樣,老師更應該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將文章所要傳達的“面對誘惑要學會放棄”的本質(zhì)內(nèi)容教給同學。在學生自主閱讀學習課文的時候,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將學生引到正確的理解上來。
(三)“個性化”停留在淺層次上
語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同樣如此。學生單靠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對課文的完全理解是困難的,需要教師進行適度的輔導指引。但個別教師卻忽視了自己的職責,任由學生的理解停留在淺層次上。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梅花魂》一課時,先讓同學們自主閱讀,感知課文,然后發(fā)表對文章的看法。有的說:“文中的梅花是墨梅,墨梅很漂亮,我在上繪畫課的時候就喜歡畫墨梅?!庇械恼f:“我知道有很多背井離鄉(xiāng)的老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回國,最后只能客死他鄉(xiāng)。”課堂氛圍在問題的帶動下,一直很活躍。表面上看,這堂課在體現(xiàn)學生個性化閱讀上是非常成功的,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也具備新課標要求的課堂活力?!睹坊ɑ辍愤@一篇課文通過五件小事表現(xiàn)了一位華僑老人對祖國的摯愛,是以梅花喻老人,是對老人身上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梅花魂”的贊美之情。而在以上案例中,教師為了體現(xiàn)學科整合,讓學生開展的學習活動偏離了課文的重點和基本思想,這樣的整合是膚淺的。這樣的個性化閱讀,不僅淡化了文本的主旨,同時也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讓個性化閱讀回歸本質(zhì)的有效對策
個性化閱讀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結(jié)合獲得的知識閱讀,二是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閱讀,三是獲得閱讀體驗。隨著對個性化閱讀越來越細致的理解和要求,要提高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性,教師除了把握好學生自主的度和教學的實質(zhì),還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一)把握主旨,巧妙點撥
小學生處在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均待完善的階段,語言知識的積累較少。因此,他們的個性化閱讀很容易偏離文本原意。既要讓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又要讓學生讀出文本深意,教師的點撥就至關(guān)重要了。
例如,在教學《竊讀記》一課時,文中有多處主人公對自己內(nèi)心想法的描寫,用不同的詞寫出內(nèi)心的喜悅之情,很多學生在閱讀時不會注意到這些內(nèi)容。這時,教師特意提出要細讀的段落和句子,引導同學們讀出文本韻味和深意。文章末尾寫道:“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教師可以就這句話提問:作者為什么要以這句話結(jié)尾?如果去掉這句話文章會有什么不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文本深處。
在個性化閱讀中,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想,同時也要為同學們找準理解思考的方向,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巧妙點撥、提供線索、發(fā)起討論等有效方法,提升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質(zhì)量。
(二)緊扣文意,深入引導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不能離開文本的實質(zhì)意義。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是基于課本內(nèi)容的閱讀,閱讀的多元化也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的。學生不論通過什么方式、什么角度來閱讀理解,都必須建立在尊重文意的基礎上,只有不脫離文意的個性化閱讀,才能稱之為合格的自主閱讀。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挖掘文本深意,并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不脫離文本主旨的基礎上發(fā)展個性。
例如,在教學《濫竽充數(shù)》一課時,筆者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為什么南郭先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被發(fā)現(xiàn)是不會吹竽的?這給我們什么啟示?有的同學說:“南郭先生之所以沒有被發(fā)現(xiàn)是因為他和旁邊那些人關(guān)系好,人家沒有舉報他?!庇械耐瑢W說:“因為南郭先生裝得實在是太像了,所以沒有人發(fā)現(xiàn)?!边€有的說:“南郭先生很聰明,很值得我們學習?!憋@然,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十分富有個性,但卻完全偏離了文本的實質(zhì)意義,如果不及時糾正,那文章的教學價值將得不到彰顯。因此,筆者提醒同學們:“既然南郭先生像你們說的那樣既聰明又厲害,那為什么他后來要悄悄溜走呢?”通過這樣一個引導式提問,讓同學們的思路回到正軌上來,幫助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個性化閱讀。
(三)把準脈絡,及時引導
閱讀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培養(yǎng)情感的重要方法,是不允許出現(xiàn)偏離文本主旨的理解的。個性化閱讀確實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與感悟,但這是建立在不偏離文本實質(zhì)含義的基礎上。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做到把準文本脈絡,引導學生閱讀。
例如,在教學《唯一的聽眾》一課時,筆者提問學生:“為什么老人要假裝耳聾來當作者的聽眾呢?”有的同學說:“因為她想鼓勵這個勤奮的年輕人,希望他能取得成功。”有的同學說:“她是個很善良的老人,不忍心傷害作者?!边€有同學說:“我覺得這個老人很不誠實,她欺騙了作者?!边@個同學的話一出口,很多同學都支持他,但我們不難看出,這位同學的理解已經(jīng)偏離了文本所要表達的實際內(nèi)容,因為他忽視了老人對作者默默的關(guān)懷、真誠的幫助、持久的關(guān)注、熱情的鼓勵等美好品質(zhì)。于是,筆者對學生進行了這樣的指引:“同學們,作者最開始的琴聲既難聽又刺耳,為什么老人還是每天堅持到林子來聽呢?”這個問題有效地引發(fā)了學生對課文的再次思考,有的同學說:“因為老人也是學音樂的,她知道人并不是一開始就能拉好琴的,所以愿意給作者時間和鼓勵?!庇械耐瑢W說:“老人看出作者的勤奮,覺得作者肯定能成為出色的琴手,所以愿意默默給予幫助?!庇械耐瑢W說:“老人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她不忍心傷害一個勤奮的練琴者,同時又希望作者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彪m然學生們的理解走入歧途,但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很快便回歸到文本的主旨中來,實現(xiàn)了對文本的深刻理解。
總之,個性化閱讀是在尊重文本意義的基礎上展開的,既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同時又能讓學生學到應學的課本知識,教師應積極探索適應學情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方式。
(責編 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