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年前年後忙得不亦樂乎,一會搞全民大遊行,一會搞公投罷免;一會發(fā)表親日言論;一會搞反對核四公投……既看得民進黨內(nèi)部眼花繚亂,也看得臺灣民眾一頭霧水。蘇貞昌所做的這一切,其目的都是要「指東打西」、「圍魏救趙」。
蘇貞昌2012年5月奪得民進黨主席寶座後,不管是民進黨內(nèi)部還是一般臺灣民眾,都對他抱有很大期待:希望他能帶領(lǐng)民進黨走出陳水扁貪污陰霾,讓敗選後走下坡的民進黨能重燃希望;希望他能改變民進黨現(xiàn)有政治格局,打通民進黨與北京交流的管道。
半年時間之後,蘇貞昌的所作所為不但與民進黨和臺灣民眾預(yù)期相差甚遠,而且對民進黨的發(fā)展與提升幾無幫助。他2012年底傾全黨之力掀起的「人民火大」大遊行,不但響應(yīng)者遠不如預(yù)期,而且還導(dǎo)致很多民進黨人私下「對蘇貞昌也很火大」。
一招失靈後,蘇貞昌又出新招,一招是「罷免」,另一招是「反核四公投綁2014七合一選舉」,不論是罷免還是反核四公投,沒有人相信能夠過關(guān),但這並不影響蘇貞昌樂此不彼的心情——因為他意在以這兩招進行政治動員,為民進黨在2014、2016選舉造勢,由於蘇貞昌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玩的還是民進黨過去玩過的遊戲,響應(yīng)者寥寥是可以預(yù)期的。
用表演掩蓋無能
蘇貞昌接二連三的政治遊戲在臺灣無法引起共鳴後,又幹了一件「吸引國際眼球」的事——2月3至7日赴日本展開為期5天的「政黨外交」。由於蘇貞昌此次訪日避談釣魚島主權(quán),更不做釣魚島領(lǐng)土主張,其「根本目的」就是想用「民主同盟」「聯(lián)日反中」,為一己之私,將釣魚島主權(quán)拋諸腦後,跑到日本獻殷勤,不但消費了釣魚島主權(quán),也折損了釣魚島漁權(quán)。
整天口口聲聲罵別人賣臺的蘇貞昌,不可能沒「沙盤推演」其在日本的一系列出格言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作為一個在政壇摸爬滾打幾十年的「政治老手」,不可能不算計他的「親日之旅」在臺灣、在兩岸引起的反響,但是,從蘇貞昌對此的態(tài)度來看,他似乎並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反倒是「吃了秤砣鐵了心」—— 一心要挾日自重。
蘇貞昌當然明白,他在日本這一荒腔走板表演,並未在臺灣引起多少響應(yīng),就連民進黨內(nèi)部也有很多人對他「說三道四」。蘇貞昌的「親日」表演引起大陸反彈是毋庸置疑的,大陸把蘇貞昌訪日定義為一次「喪權(quán)辱格」之旅,是一次「媚日抗中」之旅,是一次失敗之旅。國臺辦發(fā)言人把他此行稱之為:「喪失民族氣節(jié),甚至曲意逢迎,這種言行令人不齒?!?/p>
當然,蘇貞昌本人不這麼看,他認為這樣做是「劃算的」,甚至是「超值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接任黨主席後,不但對民進黨發(fā)展毫無建樹,而且在調(diào)整兩岸政策上也毫無作為。為了能穩(wěn)住自己黨主席位置,為了能爭奪到2016年大選入場券,他的這些表演都是為了掩蓋他的領(lǐng)導(dǎo)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