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樂是靠吹氣來演奏的樂器,所以了解人體內(nèi)的氣息結(jié)構(gòu)和掌握科學正確的呼吸方法是演奏好管樂器的前提。本文通過對人體器官氣息的運作的剖析,描述正確演奏管樂器的氣息方法。
關鍵詞:管樂演奏 氣息 生理剖析
管樂器,也就是吹奏樂器,是靠吹氣來演奏的樂器,所以了解人體內(nèi)的氣息結(jié)構(gòu)和掌握科學正確的呼吸方法特別重要,首先要了解一下人是如何正常呼吸的,我們都知道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大腦支配的,大腦是我們的總司令,我們?nèi)粘5暮粑\動也不例外。大腦需要我們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來維持生命,而誰是大腦這項指令的執(zhí)行者?在一段時期內(nèi),人們一直錯誤的認為肺是執(zhí)行呼吸指令的器官,而經(jīng)過科學家們的進一步研究才發(fā)現(xiàn),肺并不是主動的去進行呼吸,它只是一個被動器官,真正完成我們?nèi)粘:粑@個重大任務的器官是橫膈膜。
這是一副人體內(nèi)臟圖,可以看到橫膈膜是緊貼在肺下面的一個人體器官,它是胸腔和腹腔的分界線。上圖中的橫膈膜是我們正在呼(吐)氣時候的位置,也是它放松時的狀態(tài),呈拱型。當它收緊時,拱型度漸漸變小呈“一”字型,位置會向下移動,肺部由于橫膈膜收緊向下受到壓力不得不擴張,讓空氣進入,達到吸氣的效果。然而此時,胃、肝等腹腔內(nèi)臟也由于橫膈膜收緊受到擠壓,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锤杏X吸氣時肚子有所漲大的原因。
當橫膈膜再次放松時又將肺部擠壓,廢氣排出。胃,肝等腹腔內(nèi)臟歸位,達到呼氣的效果。所以,肺只是裝載、過濾、吸收空氣的一個容器,我們正常的呼吸其實是橫膈膜上下松緊運動的結(jié)果,而這種運動是由我們的大腦直接命令的。
正常的呼吸其實也可以說是我們潛意識里的呼吸,它是自然完成的,我們平時完全不會注意到大腦給橫膈膜這種指令,因為大腦要發(fā)出的指令實在是太多了,然而在吹奏樂器時我們就必需注意到這條指令了,因為用正常的呼吸恐怕連一根蠟燭也吹不滅,更不要想將樂器吹響。要想完成吹奏,大腦對橫膈膜的指令自然就要發(fā)生變化,用我們?nèi)粘5脑捳f就是加大氣量,深呼吸等等,而這不足以讓我們真正了解體內(nèi)的變化。
圖2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到橫膈膜在吐吸氣時的運動狀態(tài),那么所謂的深呼吸就是大腦讓橫膈膜在收緊向下時更緊,更下,更接近“一”字型,這樣肺部的空間就加大,肺葉可以更多的舒張,吸入的空氣就增多,載入的空氣量就加大,這也就是自然的加大了氣量。
而光靠這條指令是吹不響樂器的,我們可以嘗試著深呼吸后將氣自然吐出,這樣氣息除了吸吐氣的循環(huán)時間長了以外,恐怕仍然難以吹滅一根蠟燭,這是為什么呢?橫膈膜就像一條松緊帶,當你把它拉開后會繃著勁,一旦你松開,它就會瞬間歸回,這種自然吐出的氣沒有力量,如同一盤散沙,一下子就潑出去了一片。我們必須將吐出去的氣息加以控制,才能達到吹響樂器的要求,而光靠大腦給橫膈膜的這條運動的指令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就要用到我們?nèi)梭w另外的一個重要部分——肌肉,
肌肉是用來控制氣息的,更確切的說是來控制橫膈膜的。當我們吹奏樂器時,大腦給橫膈膜指令的同時,也同時給肌肉下達了秘密指令,這條指令就是:控制橫膈膜在收緊后的放松速度。
也就是說當橫膈膜收緊呈“一”字型時(我們吸飽氣的時候),用肌肉將它控制住,讓它不要快速的放松歸回原位(吐氣結(jié)束的時候),而是有意識的放慢或放快它的歸位速度,這樣在它上面肺里的空氣才能有安排的,受控制的吐出,這樣的氣息才能達到吹奏時的要求,而哪里的肌肉能將橫膈膜控制住呢?讓我們再回到吹蠟燭,試想一下我們吹滅蠟燭時的氣息狀態(tài),在將氣息吐向燭火的那一剎那,什么地方的肌肉有變化?
我想除了嘴部的肌肉噘起來以外,那就是腰腹的肌肉瞬間的收縮了,可見大腦的這條秘密指令發(fā)給了腰腹部廣。
通過圖3、圖4可以看到,橫膈膜周圍最主要的肌肉就是腰部和腹部的肌肉,用來控制橫膈膜,控制氣息的任務就要由他們完成了。
我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部份肌肉都是從肋骨間上面生長下來的腰部肌肉的生長紋理是斜向的,它像蜘蛛網(wǎng)一樣連接著肋骨,胯骨直到背后的脊椎骨,把它們緊緊的拉在一起,而腹部的肌肉則是呈豎向狀。它連接拉住了肋骨到胯骨的正面大片區(qū)域,這兩部分肌肉,尤其是腰部肌肉對氣息的控制顯得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它們才能對橫膈膜的運動產(chǎn)生影響。
內(nèi)臟我們看不到,橫膈膜我們感覺不到,我們只能用肌肉控制來感覺氣息,這種控制換句話說就是肌肉的收緊與放松。當我們吸氣時,橫膈膜收緊向下,我們感覺不到,只能看到腹部突起,因為內(nèi)臟受到擠壓外突,這時要將腰腹部所有肌肉放松,讓橫膈膜盡量收緊向下,肺部才可以吸入更多的空氣,在吐氣之前用腰腹肌肉將橫膈膜控制起來,我們能感覺到的只是腰腹的肌肉變緊,腹部保持突起,吐氣吹奏時,腰腹部肌肉始終保持緊繃,這樣,里面的橫膈膜才能有效的被控制,演奏氣息才能正確的被運用。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吹奏樂器時生理上要發(fā)生的事吧:當我們拿起樂器準備吹奏時,大腦調(diào)整對橫膈膜的指令,命令它盡可能收緊,讓我們吸入更多空氣,同時命令腰腹肌肉協(xié)同控制,并根據(jù)需要加大減少吐氣氣流,達到吹響演奏樂器的目的。
剖析到這里,似乎對管樂演奏的氣息一切都應該清楚了,然而我們所說的這只是一個基本的,生理上的理論前提,實際情況會根據(jù)不同管樂器的不同演奏方法有著不同程度上的深入變化,我們應當以這個基本生理理論為前提,時刻衡量吹奏時的氣息狀態(tài),用科學的,正確的呼吸方法來演奏管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