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錄音師,應該具備怎樣的職業(yè)素養(yǎng)?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又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在長期的錄音藝術實踐中,筆者認為一名優(yōu)秀的錄音師,至少應該具備以下職業(yè)素養(yǎng):
一、敏銳的聽覺辨別能力
錄音是記錄聲音的藝術,敏銳而良好的聽覺能力,是首當其沖的職業(yè)要求。如果對如何去獲得好的聲音都不具有細致的構思、對聲音的優(yōu)劣不具備識別能力,那么是不能聽得出像話筒擺放、均衡、及混響等的缺陷問題和如何在錄音中去獲得好的聲音、在縮混期間去改善聲音的能力,更談不上對錯誤的聲音加以糾正了。因此,無論是在錄制人聲語言類作品中,還是在錄制音樂藝術作品中,敏銳的聽覺是最基礎的職業(yè)要求。當然,不是每個錄音師天生就具備識別聲音優(yōu)劣的能力,但是可以通過聽覺能力方面的訓練來提高聽覺辨別能力。比如,可以通過聽一些好的和相對差的錄音作品來做比較,反復聆聽某一段聲音,專注其中的某一項如音色、噪音等,這樣就容易通過比較、聽出聲音的瑕疵了。
在錄制人聲時,錄音師要根據(jù)人聲的不同特點,根據(jù)每個人的聲音特點及聲音動態(tài)合理擺放話筒的位置,避免錄音過程中過多過重的喘息聲、咝聲和噴話筒聲音的出現(xiàn):對語言及樂句的換氣點、發(fā)聲的位置、共鳴是否到位:對音準、節(jié)奏和音樂作品的表達、后期均衡、混響的處理以及人聲與伴奏是否平衡等等,都能夠準確地判斷和做出精確的處理。
同樣在錄制器樂作品時,由于構成各種樂器的材質和演奏方式的不同決定了音色的不同,這就要求錄音師要對各種樂器的音色特點、演奏特點、演奏風格有所了解。另外,還要了解各種樂器的最佳拾音點、拾音距離、拾音方位,錄音師要根據(jù)音樂作品風格和表現(xiàn)內容需要,用耳朵判斷出最能反映樂器最佳音色的拾音點,比如將話筒放置在小提琴上方進行遠距離錄音,這樣可以獲得一種有空間感的、柔滑般的聲音:如果話筒指向孔錄音時,可以獲得有溫暖感的聲音:指向指板錄音時,可以獲得很好的清晰度??傊疀]有固定模式,都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同時,樂曲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表現(xiàn)是否準確也很關鍵。器樂作品中,音樂織體都是由多聲部組成的,因此,如何把握和調整各個聲部之間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在音樂進行中,樂曲的旋律、和聲襯托以及低聲部都是在不斷變化中的,錄音師要利用自己敏銳的聽覺隨時進行調整,再好的錄音設備,錄音藝術最后的判斷者還是人的聽覺,因此,這對錄音師敏銳聽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具備良好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
一個好的錄音師一定要具備良好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這樣才能夠用自己的審美觀去詮釋和表達音樂。其實,任何一部藝術作品,原創(chuàng)作者僅僅完成了一度創(chuàng)作,演員和錄音師通過對作品的理解,進行二度、三度創(chuàng)作,把創(chuàng)作理念和綜合的藝術信息融入到錄音作品中,使其得到藝術的升華,使作品真正的展現(xiàn)出應有的藝術魅力,作品的內涵和外在表現(xiàn)力會更加豐富。
音樂藝術修養(yǎng)在音樂的具體表現(xiàn)中就是以音準、節(jié)奏、和聲、速度、力度、音色等為基本要素,通過對音樂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把握和理解,來表達音樂作品的藝術感情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這就要求錄音師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如視唱練耳、樂理知識、和聲基礎等,同時又要不斷積累和豐富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從多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業(yè)務素質和音樂欣賞水平,不斷學習和了解各類藝術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這是一個長期修煉的過程,它需要在藝術實踐和欣賞中逐漸培養(yǎng)和提高,通過欣賞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了解相關的藝術知識來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水平。再好的藝術作品,沒有理想的錄音效果,稱不上一部完美的藝術作品,而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錄音師的藝術把握水平,高水平的錄音師,能為作品錦上添花,否則,有可能毀了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
三、對新技術的綜合駕馭能力
隨著現(xiàn)代錄音技術和電聲設備的迅猛發(fā)展,微電子、計算機、數(shù)字信息處理等現(xiàn)代新技術,使錄音技術從“模擬”跨越到“數(shù)字”時代,數(shù)字化錄音技術將以前只能“聽得到”的聲音變?yōu)椤翱吹玫健钡穆曇?,錄音操作更加便捷,錄音工藝和處理方法更加多樣化。因此,這就要求錄音師對新技術的綜合駕馭能力越來越高,只有熟練掌握和運用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結合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才能制作完成出具有一定藝術水準的高品質藝術作品。
再好的錄音設備,如果不能運用自如的掌握它,就好比一輛高品質的汽車交給一個不會駕駛的人手中,那幾乎是個擺設。因此,錄音技術也絕不是僅僅把器樂和人聲所發(fā)出的聲音簡單的記錄下來變成數(shù)字信號,而需要通過錄音師的綜合技術知識和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藝術創(chuàng)作,才能錄制出既具有獨特藝術風格、又具有一定藝術水準的作品來。
四、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
很多人都說錄音師是音響的導演,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美妙的音樂讓人陶醉,高檔的音響讓音樂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但是再好的音響也離不開錄音師的調試。
在錄音過程中,錄音師要根據(jù)作品的風格、內容來靈活的把握錄音處理方式。特別是在為歌手錄音時,一定要針對不同歌手的不同唱法和嗓音條件,運用錄音設備和各種技術手段,給予歌手的聲音最大程度上的美化,平時工作中接觸的錄音對象,一般情況下專業(yè)的、高水平的歌手并不多,甚至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走進棚錄音,這些歌手不僅在演唱方面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而且一般都比較緊張,因此,更需要錄音師既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和音樂方面的知識,幫助歌手克服演唱中的不足和缺陷。同時,錄音師友好的、善于與人溝通的親和力,也會幫助歌手迅速的打消自身的緊張情緒,這一點是很重要。特別是在某一個樂句、某一句歌詞的處理上,如果由于歌手的緊張反復沒有錄好,此時如果錄音師哪怕是表現(xiàn)出稍許的不耐煩或者態(tài)度生硬,就會使歌手更加緊張而影響錄音的效果,由于筆者所學的就是聲樂專業(yè),很早就接觸到錄音棚,作為歌者進棚錄音,深感錄音師的交流和溝通能力對歌手演唱效果的影響,在錄音棚歌唱和在舞臺上演唱就聲音的聽覺感而言是不同的,尤其是音準、和對聲音的控制都容易出問題,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錄音師在錄音的同時還要承擔監(jiān)棚的任務,對演唱者的音準、節(jié)奏、吐字、氣息、聲音位置、樂感以及對作品的理解程度通過聲音的表現(xiàn)是否到位等諸多問題進行把關,這就要求錄音師除了具備專業(yè)的技術能力、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藝術修養(yǎng)以外,還需要錄音師和藹、善于溝通的態(tài)度,特別是對歌手的鼓勵,都會對錄音的整體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對確保后期的藝術化處理也具有積極的作用。當然,這也對錄音師的自身音樂藝術修養(yǎng)和綜合溝通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歌手僅僅按自身對作品的理解來演繹作品也是不行的,整個錄音過程可以說是歌手與錄音師相互配合、相互溝通共同再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
總之,錄音是藝術和技術高度結合的產(chǎn)物,在實際的工作中,錄音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努力學習和掌握最新的現(xiàn)代技術,才能錄制出更加完美的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