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民主黨派歷史來看,與中國共產黨“同心”是民主黨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得以生存發(fā)展的根基,集中體現(xiàn)在各個歷史時期民主黨派的章程或政綱中?!巴摹彼枷肱c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本質緊密聯(lián)結,“同心”思想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定位的指針,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是評判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標準。因此,當前培育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應以“同心”思想為引領積極探索具體可行的培育途徑:理論上以概括、提煉內涵為基礎,明確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思想上以加強教育引導為重點,增進對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心理認同;實踐上以發(fā)揮參政黨職能為核心,增強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成效。
關鍵詞:“同心”思想;參政黨;參政黨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D6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63(2013)01002506
2011年,胡錦濤同志在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將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的歷史進行總結,提出了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的“同心”思想?!巴摹笔敲裰鼽h派生存發(fā)展的根基,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就是民主黨派在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奮斗歷程形成發(fā)展起來的,參政黨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就是“同心”思想。因此,以“同心”思想為引領培育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課題。
一、“同心”是民主黨派生存發(fā)展的根基
從近一個世紀以來民主黨派所走過的歷史道路來看,民主黨派從同情共產黨到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反帝愛國、追求民主到與中國共產黨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與中國共產黨“同心”是民主黨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得以生存發(fā)展的根基。民主黨派與中共“同心”集中體現(xiàn)在各個歷史時期民主黨派的章程或政綱中。
(一)民主黨派追求民主、反帝愛國主張與中共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相似
在民主革命時期,各民主黨派的成立本身就是愛國、民主力量的產物,從一開始就以追求民主、反帝愛國為己任。如中國農工民主黨,其前身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1930年成立時通過的《政治主張》就提出“徹底的肅清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取消一切不平等條約,要使中國民族完全解放,要使平民群眾取得政權,要實現(xiàn)社會主義”[1]。又如民盟成立時,1941年在機關報《光明報》上發(fā)表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對時局主張綱領》就明確主張“貫徹抗日主張,恢復領土主權之完整”,“實踐民主精神,結束黨治”[2]。其他各民主黨派都有類似的主張。而中國共產黨,1922年7月在上海舉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最高綱領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最低綱領則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立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tǒng)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3]。由此可見,民主黨派追求民主、反帝愛國的政治主張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極為相似,基本一致。也正因為兩者的追求和奮斗目標相同,在民主革命時期各民主黨派才能由排共到自覺接受中共領導,與共產黨在反帝愛國、反對獨裁、爭取民主、謀求民族獨立與發(fā)展的奮斗進程中風雨同舟、團結合作,共同建立起新中國。
(二)民主黨派以《共同綱領》和政協(xié)章程為政治綱領
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民主黨派政治綱領與時俱進發(fā)展。1949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了《共同綱領》,成為當時全國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和行動指南。各民主黨派作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一年里,相繼召開了各自的全國代表大會,接受《共同綱領》的基本精神,宣告以《共同綱領》為自己新的政治綱領。如民革,1949年11月12日,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的《宣言》明確指出,民革“以中國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之一員,在中國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之下,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實現(xiàn)人民政協(xié)共同綱領而努力”[4]。這表明,民革不僅將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寫入正式文件中,而且將其指導思想由三民主義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以《共同綱領》為政治綱領。又如民建,1949年10月9日,民建常務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作出決議,“本會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替代本會原有之政綱”[5]。1954年12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政協(xié)被確定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共同綱領》也完成其“臨時憲法”的使命,于是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章程》取代《共同綱領》。各民主黨派又均表示以政協(xié)章程的總綱為政治綱領。如民盟,在1956年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修改了盟章,明確“本盟是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一個組成單位,因此在盟章里自應規(guī)定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章程的總綱為本盟的政治綱領”[6]。在整個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各民主黨派以《共同綱領》和政協(xié)章程作為新的政治綱領后,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奮斗,一起參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鎮(zhèn)壓反革命、“三反”、“五反”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一起參加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共度三年困難時期,共同經受反右和“文革”的嚴峻考驗。
(三)民主黨派以致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為奮斗目標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1979年,鄧小平在全國政協(xié)五屆二次會議開幕式上作了題為《新時期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人民政協(xié)的任務》的重要講話,對新時期民主黨派的社會基礎、性質、歷史作用等作了科學分析,把民主黨派定性為社會主義性質的政黨,為多黨合作指明了方向。1979年10月,各民主黨派分別召開了已經中斷20年左右的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奮斗目標的政治綱領。如民進,1979年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民主促進會章程》規(guī)定“中國民主促進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一個民主黨派”,“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民進的歷史任務是“為維護和發(fā)展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把我國建設成為農業(yè)、工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為臺灣回歸祖國、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而奮斗”[7]。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各民主黨派全國代表大會修訂章程進一步明確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綱領。如致公黨現(xiàn)在的章程明確致公黨是“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參政黨”,“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xiàn)推進現(xiàn)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tǒng)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fā)展這三大歷史任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8]。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各民主黨派在新的綱領的指引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心同德,緊密圍繞國家中心任務、切實履行政治協(xié)商、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職能,有力地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
二、“同心”思想與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本質緊密聯(lián)結
(一)“同心”思想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定位的指針
在政治學視野中,作為規(guī)范意義上的政黨,都有一個體現(xiàn)自身價值理想、歷史使命和政治追求的核心價值觀。一般來說,政黨核心價值觀具有穩(wěn)定持久性、時代性和目標性等特性,是定位一個政黨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尺度。目前,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構建仍處于理論探索階段,如何在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框架下進行有效定位呢?從多黨合作歷史和中國國情來看,“同心”思想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定位的指針。
從政黨核心價值觀的穩(wěn)定持久性來看,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應是長期歷史累積的結果,是不易變的、穩(wěn)定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風雨同舟的同心奮斗歷程奠定了參政黨核心價值的歷史基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在反帝愛國、爭取民主和反對獨裁專制的斗爭中先后建立、曲折前進、共同奮斗,正是在此同心奮斗過程中形成了民主黨派團結、愛國、民主、求實等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價值理念。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各民主黨派以《共同綱領》為各自的政治綱領,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積極參加新中國的各項建設,參加三大改造。這就是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參政黨的價值觀。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把統(tǒng)一祖國、振興中華作為共同奮斗目標,切實履行政治協(xié)商、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職能,堅持真理、參政為民。這就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參政黨的價值觀。
從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性和目標性來看,參政黨核心價值觀要順應時代潮流,具有時代性。在新世紀新階段,定位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既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適應,還要與中國共產黨核心價值觀相適應,即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為民,民主黨派參政為民,都是為實現(xiàn)廣大人民的利益服務,其根本奮斗目標是一致的,即兩者是同心同向的。目前,統(tǒng)戰(zhàn)理論界和學術界的研究都傾向于認定參政黨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在各自的章程里,即各民主黨派以憲法為根本準則,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方針,積極參加國家政權和國家事務的管理,監(jiān)督國家政策方針的執(zhí)行,認真履行參政議政和民主監(jiān)督的職責[9]。概括來說,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是:參政為民,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9]。這也表明新世紀新階段民主黨派與中共在奮斗目標上是同心同向的。
(二)“同心”思想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
“同心”是參政黨價值觀里最核心的價值追求,是多黨合作的前提。從近年來統(tǒng)戰(zhàn)理論界和學術界對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內涵的研究來看,有的認為是愛國情懷、民主科學、濟世奉獻、黨的領導;有的認為是立黨為公、參政為民、服務為本、民主愛國、團結合作;還有人認為可以概括為參政為民、協(xié)商為本、合作共贏、發(fā)展進步;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袁廷華副院長則認為是愛國、民主、團結、求實、奉獻;2011年“同心”思想提出來以后,甚至有人提出“同心”思想就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從已有這些研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黨的領導”、“團結合作”、“合作共贏”、“團結”等表述雖不一,但實際上都認同“同心”思想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從歷史的角度看,參政黨核心價值觀里最核心的內容是民主黨與中共在長期的同心歷程中凝煉成的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同心協(xié)力的價值理念,即“同心”思想。近一個世紀以來,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可以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來概括。正如中國民主促進會名譽主席雷潔瓊所說:“民主黨派在幾十年的歷史中,走過了一條同中共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道路,形成了與中共團結合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盵10]新中國成立后,民主黨派與中共的合作經歷了由發(fā)展到曲折發(fā)展到日趨完善三個階段,即“兩頭好、中間差”的發(fā)展過程。實踐證明,“兩頭好”的時候,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就發(fā)展,就前進?!爸虚g差”的時候,社會主義建設就受到挫折,就會停滯不前或倒退。因此,歷史已充分說明,團結合作即“同心”思想理應成為民主黨派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xù)追求的核心價值理念。
從多黨合作的十六字方針來看,“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是對民主黨派與中共同心同德、團結合作歷史的生動總結,包含著“同心”思想的特質。“同心”思想是“長期共存”的根基所在,是“互相監(jiān)督”的目的所系,是“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保障所依。只有堅持“同心”才能確保多黨合作方針不動搖、不偏移。因此,“同心”思想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是多黨合作的根本前提,在各民主黨派章程中都有明確體現(xiàn),如民盟章程中明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11]。
(三)“同心”思想是評判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標準
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和提煉目前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論,評判各種觀點的關鍵就是看其是否包涵和體現(xiàn)著“同心”思想,也就是說,“同心”思想將成為從理論上評判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標準,從實踐上判斷參政黨核心價值觀作為行動指南發(fā)揮作用的準繩。
從理論層面看,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既包含與中國共產黨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適應的“同心”思想,即著重強調各民主黨派與中共理念信念上的共識,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方向上的一致,在目標上同心同向,共同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具體實踐上的同心合力,在行動上同心同行,履職盡責,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也就是說,“同心”是參政黨最核心的價值追求。另一方面,參政黨核心價值觀也應包括體現(xiàn)和反映自身特色的一些價值追求,如民主、求實等價值理念。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唯有不同才能體現(xiàn)自身存在的價值,讓執(zhí)政黨聽到不同的聲音。因此,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本身就是“同”和“異”的統(tǒng)一體,“同”揭示的是共同理想信念、共同發(fā)展目標和共同利益追求,“異”揭示的是民主黨派的特色和個性,兩者缺一不可??梢?,“同”和“異”是評判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是否成立的兩個關鍵標準。
從實踐層面來看,核心價值觀作為參政黨的行動指南是否發(fā)揮作用就看民主黨派廣大成員在實踐中是否真正做到行動上同心同行。核心價值觀不可能在書齋里培養(yǎng)出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培養(yǎng)和形成。評判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關鍵就是看廣大成員在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職能的過程中,是否能做到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各黨派的效能;是否能做到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建言獻策;是否能做到關注民生、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引導所聯(lián)系群眾有序政治參與,鞏固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地位;是否能真正做到與黨和人民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三、以“同心”思想為引領培育參政黨核心價值觀
參政黨核心價值觀不是自發(fā)形成的,而是需要精心培育。“同心”思想與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本質緊密聯(lián)結,因此,當前培育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應以“同心”思想為引領,以在理論上概括、提煉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內涵為基礎,以在思想上加強教育引導為重點,以在實踐上發(fā)揮參政黨職能為核心,積極探索具體可行的培育途徑。
(一)理論上以概括、提煉內涵為基礎,明確參政黨核心價值觀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參政黨理論研究相對于執(zhí)政黨理論研究來說較為滯后,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意見》頒發(fā)后才真正展開,至今尚未形成獨立的科學理論體系。參政黨核心價值觀作為民主黨派的靈魂,作為自身建設的指南,理應在參政黨理論建設中明確表述,但實際上對其研究僅僅剛剛起步。新世紀新階段,伴隨民主黨派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熱潮的掀起,統(tǒng)戰(zhàn)理論界和學術界近年來已開始關注對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或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民主黨派整體核心價值觀和各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所包含的內容至今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定論,更缺乏系統(tǒng)研究和整體推進,使得一些以西方政黨理論或政黨價值觀理論來評價民主黨派的人認為民主黨派沒有核心價值觀,不是政黨;或即使有也缺乏黨派自身特色;等等。因此,培育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應在“同心”思想的引領下加大對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研究力度,真正理清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發(fā)展變化并概括提煉出其具體內容。當前,各民主黨派應以概括、提煉民主黨派內涵為基礎,既要注重民主黨派與中共長期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歷史與現(xiàn)實,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責任等重大問題上與中共“同心”,又要注意在把握“同”的同時體現(xiàn)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的特色以及各民主黨派的黨派特色。同時,還要進行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系統(tǒng)研究,構建其理論體系;進行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創(chuàng)新研究,與時俱進地發(fā)展其理論成果;進行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應用研究,將其轉化為民主黨派廣大成員的內心信念。
(二)思想上以加強教育引導為重點,增進對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心理認同
參政黨意識是維系民主黨派廣大成員的精神紐帶。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其政黨意識主要應包括接受共產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意識,政黨的組織和政治行為規(guī)范意識[12],這集中體現(xiàn)和反映的就是參政為民、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核心價值觀。參政黨核心價值觀要從理論概括到真正轉化為廣大成員自覺的精神追求和實際行動,應以“同心”思想為指引,在思想上加強教育引導,增進對其的心理認同。首先,必須以“同心”思想為指引,繼續(xù)深入開展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要廣大成員理解、認同參政黨核心價值觀,首先必須理解、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同心”思想。因此,應推動民主黨派廣大成員加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學習,加強對多黨合作理論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方針、政策的學習,加強對民主黨派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學習,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進共識,從而能堅定不移地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在政治道路上、在奮斗目標上、在文化價值上與中國共產黨同心,自覺理解并內化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其次,必須以“同心”思想為指引,圍繞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衫妹裰鼽h派政治交接教育基地、各地社會主義學院解讀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涵義及其要求,采用討論式、探索式、座談式等互動教育方式,使廣大成員在主動參與中提高認識,增進認同??梢越Y合國內外重大事件和民主黨派的重要紀念活動,通過舉辦各種演講、宣講等活動,開展具有時代氣息和特定內涵的專項教育,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可以通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踐行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典型人物開展榜樣教育,通過宣傳當代先進人物的高尚精神引領廣大成員提升人生價值追求。還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開辟專欄、建立專題網(wǎng)頁等形式廣泛開展“同心”思想和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成員在參與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從而使“同心”思想和參政黨核心價值觀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三)實踐上以發(fā)揮參政黨職能為核心,增強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成效
培育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實踐。民主黨派廣大成員要在“同心”思想的指引下,緊密結合參政議政、民主監(jiān)督、社會服務等實際工作去培育、去踐行,以增強參政黨核心價值觀的成效。首先,應以“同心”思想為指引將參政黨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中。參政議政是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也是民主黨派核心價值具體體現(xiàn)所在。民主黨派應以“同心”思想為指引,進一步統(tǒng)一認識,勤于調查研究,圍繞關系黨和國家全局性、焦點重大問題深入調研,并善于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為執(zhí)政黨的領導和決策建有用之言、獻有利之策,在參政議政中實現(xiàn)參政黨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其成效。各民主黨派應為廣大成員參政議政實踐活動提供機會、搭建平臺、豐富形式,引導和指導廣大普通成員積極參政,在實踐鍛煉中提高參政能力。其次,應以“同心”思想為指引將參政黨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民主黨派民主監(jiān)督工作中。民主黨派民主監(jiān)督在我國監(jiān)督體系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作用,是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能。民主黨派應本著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和衷共濟的理念,認真履行民主監(jiān)督職能,對執(zhí)政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各項工作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的民主監(jiān)督,敢于和善于提出正確的批評和建議,敢于堅持正確意見,促進各級黨政機關和工作人員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從而使民主監(jiān)督落到實處,真正實現(xiàn)和體現(xiàn)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再次,應以“同心”思想為指引將參政黨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民主黨派同心實踐的服務社會工作中。服務社會工作是民主黨派的基本社會實踐活動,也是參政黨核心價值觀在實踐中的重要體現(xiàn)載體。這就要求民主黨派堅持以服務為本,關注民生,積極打造同心品牌,開展同心實踐活動。如各民主黨派近年來打造的“同心·彩虹行動”、“同心·燭光行動”、“同心·光彩惠民工程”、“同心·創(chuàng)先爭優(yōu)工程”等同心品牌工程應進一步豐富形式、深化成效。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國革命問題教研室.中國農工民主黨歷史教學參考資料:民主革命時期[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1981:69.
[2]陳竹筠,陳起城.中國民主黨派歷史資料選輯:上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45.
[3]劉超.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M].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75.
[4]中國國民黨民主派代表會議宣言[EB/OL].(20080916)[20121008]http://www.minge.gov.cn.
[5]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宣傳部.中國民主建國會史稿[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0:74.
[6]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文史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歷史文獻:上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470.
[7]劉德才.中國執(zhí)政黨參政黨章程總覽[M].北京:西安:西安出版社,1987:130.
[8]黨的章程[EB/OL](20071217)[20121008]http://www.zg.org.cn/zhgjj/zhgdzhch.
[9]劉菊香.民主黨派核心價值觀研究[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2):32.
[10]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呈現(xiàn)勃勃生機[EB/OL].(20021015)[20121008].www.cctv.com/news/china.
[11]中國民主同盟章程[EB/OL].(20080220)[20121008].http://www.mmzy.org.cn.
[12]鄭憲.淺議新世紀的參政黨意識[J].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2(2):6.
編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