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采用多樣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體驗英語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快樂地學習英語,有效地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活動教學法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具體運用
活動教學法是上世紀80年代初興起的一種教學法,是在眾多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優(yōu)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它的出現(xiàn),促進了英語教學,尤其是交際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所謂活動教學法主要是指以在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及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主要特征,以鼓勵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fā)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如果我們采用多種活動開展課堂教學,就有利于吸引學生參與,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結對合作,加深理解
由學生自主配對成二人搭檔,在課堂內外互相督促,幫助完成預習、復習、作業(yè)及討論問題等任務。雙人操練是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因為它能迅速增加學生實踐和運用語言的機會,鼓勵學生與他人合作(張林華,2002:34)。
案例1:
上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五高二上學期Unit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時,讓學生自己閱讀后,我讓學生與同桌以ask and answer的形式互問:
1.Do you have a best friend?Why do you think that he or she is your best friend?
2.How do you get on with your friends?How do you help each other when you have problems?
3.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in a friend?
對子合作的形式對于調節(jié)課堂氣氛和激發(fā)學生與他人共同學習的動力有積極的作用。它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主題,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小組討論,促進交流
小組活動比雙人操練更富有動力,更使人輕松。它給每個學生都提供練習英語的機會,并使學生在這種同學之間的互補活動中學會合作,互教互學,培養(yǎng)自主自立的個性(張林華,2002:35)。小組合作學習營造了輕松、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得原本在課堂上不愿回答問題的學生變得更加自信,積極表現(xiàn)。小組活動中,要求每一個成員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種組內合作要求人人都認真準備,個個都出謀劃策,從而大大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實現(xiàn)共同進步。
案例2:
如上Unit1 Reading:Canada—land of the maple tree這一課時,課前我根據(jù)學生的座位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要求他們事先分工,一人一題:climate,population,cities,national symbol等。讓他們根據(jù)這幾個方面各自去查找有關加拿大的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當課文講解結束后,我讓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自己所查找的資料討論:What do you know about Canada?Or How do you think of Canada?同學們很快就投入熱烈的討論中,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從其他小組成員身上學習新的知識。
三、自由辯論,活躍思維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轉引自郭蕾,2009,72)。在英語課文教學中,引進自由辯論既順應了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又更有效地完成了英語教學任務。學生通過自由辯論主動參與教學不僅能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綜合發(fā)展。
辯論前,學生需要查詢相關的資料,包括支持正方和反方觀點的材料,然后把所有的觀點綜合在一起分析,并做出自己的評價和建議。教師在課堂辯論練習中要告訴學生:辯論中不能用語言進行人身攻擊;辯論前要認真查詢資料。自由辯論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開口說話,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既增加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機會,豐富了課堂內容,又激發(fā)了大家學習英語的興趣。
案例3:在學習完牛津高中英語模塊5高二上學期Unit 2 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這篇文章后,我在班級舉行了一次辯論賽。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關于辯論的文章,所以這次辯論的主題就是文章的標題,而且要求大家根據(jù)課文內容來辯論,當然可以自己查找相關資料進行拓展。我將班級同學分為2大組,每組各派出2名代表進行開場陳述和最后總結陳詞,其他時間由各組成員自由發(fā)言辯論。由于學生對課文內容非常熟悉,而且活動形式新穎,除了代表們精心準備的精彩發(fā)言之外,其他同學也都積極參加,踴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四、調查訪問,主動探索
在新課標的倡導下,課堂活動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調查訪問活動因為其相對真實的情景被很多教師運用于英語教學中。課堂上如果教師對任務設計合理,就可以吸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自主地、靈活地運用所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它是一種雙人或多人進行的活動,其實它的性質與角色扮演有相似之處。英語課堂中的采訪任務設計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既要選擇一些學生關心的事物,又要使采訪活動與他們的英語表達水平相適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完成任務的欲望,使學生產(chǎn)生內在的學習語言的驅動力。
案例4: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6高二上學期Unit 2 Reading:The search for happiness這一課時,我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一場采訪活動。一位學生是a host from a TV programme,另一位學生就是Dr Brain,a psychologist who has written several books about happiness and the things people do to keep themselves happy。要求學生采用采訪的形式和語氣,特別是主持人需要注意自己的提問從而引導整個采訪順利進行。這種形式不僅鞏固了課文知識,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讓他們學會用各種方式來運用語言。通過調查訪問這樣的活動,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不但在英語語言方面得到了鍛煉,而且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增強了交際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
五、結語
活動教學法視教學過程為一種特殊的活動過程,強調學生在認知、情感和個性行為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教學知識的關鍵在于建構學生的主體學習活動,在于通過活動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史琴綠,2008:1-2)。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活動教學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永芳.高中英語閱讀后活動與閱讀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2]張林華.活動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南昌高專學報,2002,9:34-39.
[3]史琴綠.初中英語“活動教學法”的實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4]郭蕾.把自由辯論引進英語課文教學[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