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目標做了明確規(guī)定。然而,在現(xiàn)行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感到書面表達困難,實際寫作能力和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差甚遠。本文從研究學生書面表達困難入手,分析改進寫作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書面表達 困難 策略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目標做了規(guī)定,要求學生圍繞“文字及圖表提供信息寫出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或報告,在寫作中做到文體規(guī)范,語句通順”。這不僅為學生提出了具體的英語寫作要求,而且為教師指出了明確的英語寫作教學方向。針對上述目標要求,對照現(xiàn)行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感到書面表達有困難,表現(xiàn)得非常被動和無奈,實際寫作能力和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差甚遠。本文從研究學生書面表達困難入手,探討改進寫作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一、初中生英語書面表達困難的原因
1.詞匯量小。
詞匯是寫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要寫好一篇文章,就要有相當?shù)脑~匯作基礎。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畢業(yè)生認知詞匯量應在1600個,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應在300個。但大多數(shù)學生掌握的詞匯量都達不到要求,對單詞用法的掌握不夠全面,這給學生的書面表達訓練帶來了困難。
2.語法掌握不夠。
語法規(guī)則是英語寫作涉及的另一基本要素。沒有語法,能正確表達的東西很少。由于多數(shù)學生詞語用法平時訓練少,語法知識掌握不夠,因此遣詞造句行文時難以動筆,要么動筆就錯,語言表達不規(guī)范,句子結構混亂,含義不清,其中不乏Chinese English。如:(1)My father always busy.(2)He early go to work.(3)Miss Li teach us English one year.
3.語篇駕馭能力差,不會使用起承轉合的行文手段。
一篇文章無論長短,都應是由一系列的句子和語段所構成的語義整體。因此,它不僅要求合乎語法,而且要意思連貫。但不少學生語篇駕馭能力差,不會使用起承轉合的行文手段,在寫作時只是把若干句子機械地堆砌,結果寫出來的段落或篇章條理不清,邏輯不嚴,語義不連貫。
4.口語表達能力不強。
寫作與口語表達能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癗othing should be read or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or spoken.”可見書面語是從口語發(fā)展來的,口語是書面語的基礎。目前,由于客觀原因,大多數(shù)省市中考沒有設立口試環(huán)節(jié),多數(shù)中學尚未開設英語口語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不強,因此給書面表達帶來困難。
5.教師未能充分利用教材,對學生寫作進行有效訓練。
使用新教材后,教師有一個共同的體會:課時緊,容量大,教師忙于趕教學進度,雖然教材大多數(shù)單元都有writing practice練習,但教師往往無暇顧及,未能很好地結合教材,對學生寫作進行有效的訓練,加上寫作教學難度大,寫作訓練花時間,見效慢,學生怕寫,教師怕改。不少學生未能熟練掌握各種體裁的表達方法和技巧,寫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和提高。
二、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策略
針對上述學生書面表達存在的困難,我們在日常教學中應采用什么策略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呢?筆者認為可用如下做法:
1.加強詞匯積累。
學生寫作時要想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擁有足夠的詞匯是前提,準確掌握詞的用法是基礎。教師在平時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將詞的音、形、義、性相結合識記單詞,這是記單詞最有效的方法;其次,教給學生基本構詞法的知識,讓學生借助構詞法擴充詞匯量;再次,結合對話、課文教學,讓學生學習掌握有關單詞、詞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及其用法;最后,通過閱讀、聽說等教學活動,鞏固、擴大學生詞匯量,掌握詞匯的基本用法,有計劃地為寫作訓練做準備。
2.重視語法學習。
語法是語言工作者從人們?nèi)粘UZ言實踐中歸納、整理出來的語言規(guī)律。只有在語言實踐中,學生才會對這些規(guī)律有深刻的理解,學會運用。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教材中不斷出現(xiàn)的新的語法知識觀察積累,及時歸納,教師講清要點,配以相應的口、筆頭練習,讓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進行有目的的操練,達到熟練的程度,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法運用能力,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
3.結合課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能力。
現(xiàn)行初中英語教材中課文話題廣泛,體裁多樣,表達方式活潑,這無疑為英語寫作的教與學提供了許多優(yōu)秀的范文材料。在課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活化教材與教法,側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可以從寫作的角度分析課文,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課文的體裁和文體特點,作者情感表達,語篇結構等,尤其是語篇結構的分析,有利于幫助學生擺脫母語思維方式,初步學會用英語思維,在寫作謀篇的過程中把握好統(tǒng)一性(Unity)和連貫性(Coherence)兩個基本原則,學會運用起承轉合的行文手段,克服英語作文語篇上存在的條理不清、邏輯不嚴、語義不連貫、內(nèi)容重點不突出的缺陷。
4.注重口頭表達訓練,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初中英語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聽說訓練素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設置多種交際情景,采用多種方式增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使學生有更多訓練聽說的機會。如看圖說話,復述課文,講述故事,伙伴對話,表演對話和短劇,小組討論,闡述觀點等均可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在口頭表達后,再讓學生做書面表達,進行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例如,《仁愛英語》8A Unit2,Topic2 SectionC的第二部分Group work有5幅圖,內(nèi)容是Michacl,Kangkang,Maria和Jane在公園里游玩時所發(fā)生的事。在看圖思考、分組討論、口頭表達后,可要求學生利用圖中所提供的單詞、短語寫一篇短文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
5.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掌握各種體裁的表達方法和技巧。
教材是學生首先接觸到的而且最主要的寫作素材的聚集地,是語言現(xiàn)象的展示廳,是語法規(guī)則的剖析室,是文章體裁的示范本。初中英語教材圖文并茂,材料豐富,課文體裁多種多樣,有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應用文(信件、日記、通知、請假條、電話留言)等,這就為學生的寫作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具體形式:
(1)利用對話寫短文。如,將《仁愛英語》7B Unit5 Topic1 SectionC 1a的對話改寫成一篇以“The School Life of American Students”為題目的短文。
(2)利用課文的圖、表或Workbook提供的練習寫對話或有關文體的短文。如,學完了《仁愛英語》7B Unit8Topic1后,讓學生回家后注意收看CCTV Channel I的世界主要城市的Weather Report節(jié)目,認真做好記錄,模仿P83第二部分Written work列成表格,然后用英語寫成一則天氣預報,第二天的課堂上模仿天氣預報員向全班播報。又如,教完了7A Unit3Topic3 Section D或8A Unit2Topic1 SectionD后,可讓學生按老師要求在課堂上或課后完成相應的Written work,即把英語老師當做friend,用真正的信紙信封寫封英文信或發(fā)e-mail給老師。
(3)利用課文進行縮寫、改寫、仿寫、擴寫或續(xù)寫訓練。如在學習了《仁愛英語》8B Unit6 Topic2 SectionD Michael’s Diary后,可要求學生根據(jù)老師提供的關鍵詞對課文進行復述、縮寫或仿寫。
這樣有機地把教材和書面表達結合起來,因文制宜地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一方面,能幫助學生鞏固已學會的課本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有助于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另一方面,通過長期的書面表達訓練,學生大都掌握了各種體裁的表達方法和技巧,能寫出意思比較完整、表達較準確的文章。
總之,要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首先要了解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困難,然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實施有效的訓練方法。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不斷探索,總結經(jīng)驗,英語寫作教學就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吳開余.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與審美能力[J].海外英語,2011(5).
[3] 鄒想才.英語寫作教學之不足與可行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1(7).
[4]黃望愿.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淺談[J].新課程學習,2011(5).
[5]蔣建華.對中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研究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思考.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