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在化學課堂中開展探究式教學,讓學生能親歷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化學的樂趣,增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知識,了解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歷史,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呢?下面就我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創(chuàng)設探究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應用知識。作為化學教師應當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最佳的探究情境,通過探究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確定思維方式,并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講授“物質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程序:先做一個實驗,向燒杯中注入半杯水,把燒杯放在滴有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燒杯加入五匙硝酸銨并不斷攪拌,讓學生觀察、思考。學生發(fā)現燒杯底部的小玻璃片不會脫落,而想……
二、選擇探究內容,提高探究活動針對性。
這是上好一堂探究課的基礎。如果教學內容本身沒有很大的探究價值,或者在與之相關的內容中沒有找到非常合適的探究點,那么千萬不要冒冒失失地去上探究課。不要以為探究是一劑靈丹妙藥,無論什么課一探究就可以成功。比如在一些化學概念和化學計算的學習中,如何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呢?這對學生來說難度太大。那么什么樣的內容具有探究性呢?一般而言,當學生原有的知識回答不了他所遇到的問題,即新內容與學生原有的經驗產生認知沖突時,學生就會產生探究動力。其次,探究學習的內容要有綜合性,即探究學習的內容可以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社會生活、自然界和人類自身發(fā)展等方面。最后,學生具有選擇探究內容的自主性。內容的選擇往往被認為是教師的事情,與學生無關,但是在科學探究學習中,學生也可以自己選擇內容,源于學生自發(fā)的探究往往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三、師生互動,營造探究氛圍。
當探究課進入高潮時,要營造一種師生互動的探究氛圍,這樣,大家才躍躍欲試。探究活動的本質特征是教師不把構成教學目標的有關概念和認知策略直接告訴學生,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智力活動和交往的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發(fā)現有利于這種探究的學習方法和認知策略。在整個探究活動中,學生之間應相互交流,對問題、假設、實驗、結論的解釋進行描述,了解提出問題、形成假設、設計實驗、歸納結論的策略和方法。在整個探究活動中,學生不僅僅找到了對某個問題未知現象的解釋,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了解如何對某一現象進行科學探究,從而促進其探究能力的提高。
要營造良好探究氛圍,教師首先要轉換角色,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但這不意味者對學生放任自流。在探究過程中,教師永遠是幫助學生成功的伙伴;其次,要善于把教學任務轉化為學生經過努力能解決的系列問題,并使學生對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標產生興趣和需要;最后,要鼓勵學生多嘗試、探索、試誤,讓探究學習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生“自己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總之,我們要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要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要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要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只要我們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fā)展,用心研究,潛心探索,精心教學,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就一定能夠大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