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 困難 化難為易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2B-0056-02
筆者曾多次參加梧州市中考語文作文改卷,發(fā)現(xiàn)好文美文總是寥若晨星,倒是質(zhì)量一般的文章比比皆是,不及格的作文也大量存在。初中生經(jīng)過三年的寫作學習,作文水平仍不盡如人意。真可謂:從教難,從教初中語文寫作更難!但是,只要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敢于面對,充滿信心,知難而上,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對癥下藥,我們一定會說:寫作,難乎?不難矣!
下面,筆者將從教學現(xiàn)狀分析、作文難之所在以及如何化難為易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與讀者一起分享。
一、作文現(xiàn)狀,令人堪憂
首先,教師方面,沒有找到一種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v觀現(xiàn)行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缺乏對作文方面的指導性綱領(lǐng)。于是,作文教學近于無所依傍,只能靠教師在實踐中摸索。說句實話,平時的作文訓練,一個題目下去,學生們,寫吧!此種極為不科學的訓練方式,據(jù)筆者觀察,仍是時下廣大語文教師的主流教學方式。悲乎?
其次,學生的閱讀量極為缺乏,作文水平極為低下。本身就對作文畏之如虎的學生,又缺乏研究精神,一旦操起筆來,只能搜索枯腸東拼西湊,敷衍了事。在語文教學中,令教師最為苦惱的事就是如何批改學生的作文。要求學生作文無異于“拉牛上樹”,“趕鴨子上架”。學生作文除了詞匯貧乏、語言平淡、題材單調(diào)、千篇一律外,尤其缺乏新意,更談不上創(chuàng)意了。本班有一位學生,曾寫了一篇叫《背竹》的作文,只擠出了100多字,把背竹的過程如記流水賬般寫了下來,完全沒有描寫和絲毫自己的感受。都八年級的學生,還是這樣的作文水平,實在令人堪憂。
八年級的學生作文水平是這樣,那么九年級學生作文又如何呢?今年我市中考語文試卷有一題作文題是《我最想感謝的是你》??忌鷤冏魑姆从吵鲎畲蟮膯栴}就是,作文選材平庸、普通,缺乏新意和創(chuàng)新性。比如,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要么寫的是自己發(fā)燒了,風雨之夜父母送他去診所;要么寫的是中午放學了,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父母或者老師、同學為自己送傘……如此題材,比比皆是,連一點新意都沒有。都九年級學生了,其作文水平還是停留在小學低年級的層次,悲乎?
二、作文之難,難在何處?
作文之難,難在何處?我們不禁會問。筆者認為,難在三處。
(一)寫之難,難在下筆無言
寫作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作文是語文學科中最難做的一道題目。如果不是特別有興趣、有天賦,誰也不愿意多寫作文。今天的學生,受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平時沉迷于資料與題海之中,缺少生活的積累,課外閱讀少,面對作文,當然是叫苦不迭。所謂,文學源于生活。整天在校園面對四角天空的學生,缺乏生活閱歷的切身感受,筆下何來千言萬語?
語文教師大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每回布置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總能聽到有些學生發(fā)出那種不情愿的“唉”的聲音。學生懼怕作文,甚至厭煩作文,但師命難違,不得不絞盡腦汁,苦思冥想,拼湊字句,勉強成文。
(二)改之難,難在徒勞無功
批改作文,是語文老師特有的一項任務(wù)。批改作文是對作文綜合性的評判。首先老師需要閱讀全文,對文章大的方面作個評判;然后逐段逐句地檢查學生的遣詞造句,有問題就做出提示或修改;最后對文章做出總的評價。可以說,批改作文是高強度的腦力勞動。
可是我們教師辛辛苦苦地批改的作文發(fā)到學生手上,學生只注重分數(shù)的多少,對教師的批改和評語卻無動于衷。比如,圈出的錯別字,劃出的病句,學生依然不加以修改。教師批改作文,可謂徒勞無功!
(三)教之難,難在無章可循
作文難,最難在教學,難在老師的“教”。相比較“學”與“改”而言,“教”這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大最多。
時下最為常見的教學形式,大多是老師布置題目,學生寫作文,然后老師粗略地批改和講評。具體的寫作指導課很少,即便有,也是沒有計劃性、沒有序列性,更沒有梯度性。在作文教學中,上一節(jié)課與下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上一學期的作文指導與下一學期的作文指導也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學生很難從中確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三、精心摸索,化難為易
“一直以來,我都堅持認為,作文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011年本人在南寧三十七中參加培訓,該校左剛老師的這句話讓我銘刻在心。既然目前沒有一整套成熟的作文教材,讓我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操作,那么我們就在“練”字上苦功夫。
如何使“寫作,不難矣”?
首先,練“心”。所謂“練心”,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都有表現(xiàn)欲,中學生的表現(xiàn)欲更強烈,面對任何新奇的人、事、物,他們都有話想說。所以每次布置作文,都要以激勵為主,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從學生作文的字里行間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遣詞造句的閃光點。我的做法是,每布置一次作文,首先在評語上對學生作文進行肯定,多表揚學生寫得好的地方,然后制作幻燈片,展示學生作文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乃至段落,好的立意與選材。慢慢的,學生體會到作文的甜頭,自然而然對作文產(chǎn)生好感,進而引發(fā)寫作的欲望與興趣。
其次,練“路”。所謂“練路”,就是訓練寫作的套路。筆者自從參加了國培以后,從左剛老師的身上深刻認識到作文訓練的重要性。左剛老師開設(shè)了一個“個性化寫吧”,在寫作套路訓練上做得有板有眼。比如,怎樣訓練開頭和結(jié)尾,怎樣訓練“尺水興瀾”“一線串珠”,那些訓練相當?shù)轿?。再后來,我看了袁氏作文法,從中收獲頗大。于是,我放開手腳,大膽實施自己的訓練計劃。具體操作如下:
1.七年級訓練以寫記敘文為主。要求學生把記敘文六要素交代清楚,會圍繞中心選材,敘事應(yīng)具體,說真話、敘真事、吐真情;正確使用標點,訓練開頭結(jié)尾的技巧。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從《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風箏》等這些經(jīng)典的名篇佳作中去感悟?qū)懽鞣椒ㄅc技巧,從中學習、借鑒與模仿。除了平時按照教材要求布置學生作文以外,抓住重要的節(jié)假日,如國慶、中秋、端午等,抓住學校舉行校運會、重大慶典活動等,及時布置學生作文,引導學生在具體地描述切身體會中融入作文的寫作技巧,一步步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八年級重點訓練以寫散文為主。讓學生投入真情實感,體驗生活,思考生活,學會橫向縱向地聯(lián)想生活,從不同角度書寫感受,抓取有代表性的事物抒發(fā)感情。重點訓練學生能夠生動、細致、恰當?shù)孛鑼懭宋镄蜗蠛途拔锾攸c。
3.九年級訓練以寫議論文為主。引導學生掌握議論文的三段式,會分析材料提煉論點,運用論據(jù)來論證觀點,會講道理擺事實,會運用議論文的寫作方法。比如,怎樣選材、組材,如何提煉觀點、升華主題等。
當然,學生個性有差異,思維水平有高低。因此,教師應(yīng)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特點專門進行技巧指導,要求他們掌握常見文體的寫法,比較準確、流暢、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有了一定寫作水平的學生,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個人自學等方式,重點訓練他們的思維方法,鼓勵他們突破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模式,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性作文,力爭寫出文質(zhì)兼美、讓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第三,練“改”。筆者認為“文章不厭百回改”,引導學生在作文修改上進行訓練。如何修改呢?當然,因人而異,最好是有針對性地進行面批面改。但是,教師沒有如此多的時間與精力。因此,必須改進“改”的方式方法。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對學生作文切忌全批全改。這樣耗時費力,事倍功半。教師應(yīng)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抽樣批改作文的同時,讓學生互評互改作文。這樣才能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注意加強批改方法的指導,比如,怎樣改錯別字,如何改病句,如何適當?shù)剡M行鼓勵等。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修改。
1.改字?!白帜宋恼轮鹿凇?。一篇文章運用文字來表達,文字書寫工整清晰、美觀大方,有助于作文準確地表情達意,令人賞心悅目。因此,我特別強調(diào)文字書寫的重要性,讓學生練作文,先從練字、用字、改字開始。
2.改開頭與結(jié)尾。在加強開頭與結(jié)尾訓練的同時,引導學生學會修改開頭與結(jié)尾,力求修改得新穎別致,給讀者良好的印象。
3.改細節(jié)。作文如何生動形象富有吸引力,令人贊不絕口?關(guān)鍵在于細節(jié)描寫。因此,我引導學生在細節(jié)描寫之處,進行深入細致的修改。
第四,練“生活”?!吧钣卸鄰V闊,語文世界就有多么廣闊?!逼綍r教學中,帶領(lǐng)學生走進生活,觸摸生活,體驗生活,表現(xiàn)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古語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描寫,才能夠提升作文水平。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我?guī)ьI(lǐng)學生到足球場西北角,認真觀察四周的一草一木,從嬉戲玩耍中獲取生活情趣。學習《紫藤蘿瀑布》一文時,正值河東廣場花展,我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一飽眼福。學校舉行校運會,我事先布置學生調(diào)好焦距,捕捉精彩瞬間。讓學生從課本中走出來,體驗生活,獲取真實感受,再重新體會課文,運用課文中的寫作方法進行作文訓練;并且用“生活”作為標準來修改作文,可以使作文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總之,采取以上教學方法,筆者所教班級學生們寫作熱情空前高漲,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及感受訴諸筆端,學生們作文個性異彩紛呈,作文水平不斷提高。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