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事業(yè)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是非智力因素。顯然,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一項較為復雜、艱難的工作,它需要長時間,尤其需要根據(jù)本學科的教學思想、教學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導、教育和培養(yǎng)。體育教學應打破以技術為中心的教學體系,轉變?yōu)榧纫鰪妼W生的體質,又要加強“三基”教學,使他們的體質、知識、能力同步發(fā)展,為學生主動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關鍵詞 非智力因素 學習動機 學習興趣意志
知識技能的掌握,是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智力因素決定一個人能不能干的問題,而非智力因素決定一個人干不干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應有目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想學,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主性。要做到想學,就必須研究如何提高學習興趣、啟發(fā)情感、引起學習動機,增強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本文僅就體育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容及構成
(一)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容
由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對學習活動起著起動、導向、維持和強化作用的個性心理,因此,心理學家們把那些個性心理作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容。大多數(shù)心理學家認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容有:興趣與愛好;愉快的情緒、對事業(yè)的熱情;對挫折的忍受性與意志力;活潑的性格、寬闊的胸懷;自信心與好強心;遠大的理想與目標;高抱負;焦慮。
(二)非智力因素的結構
非智力因素的結構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體構成。根據(jù)非智力因素對心理活動的調節(jié)范圍以及對學習活動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將非智力因素劃分三個不同層次。第一層次,指學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觀。它屬于高層次水平,對學習具有廣泛的制約作用,對學習活動具有持久的影響。第二層次,主要是指個性心理品質,如需要、興趣、動機、意志、情緒情感、性格與氣質等,這些屬于中間層次。它們對學習活動起著直接的影響。第三層次,指學生的自制力、頑強性、榮譽感、學習熱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動機等等,它們是與學習活動有直接聯(lián)系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產生具體的影響。這些因素充滿活力,對學習的作用十分明顯。
二、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方法
(一) 重視師生情感、學科情感的培養(yǎng)
情感是學生對學習態(tài)度的體驗,是行動的精神支柱,是溝通教師、教材、學生的紐帶。積極的情感可以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起正向的推動作用;消極的情感則會干擾、阻礙學習,使學習效率降低,甚至引起不良的行為,起反向的作用。學生對教師沒有感情甚至反感,那么教師講課再好學生也聽不進去。因此,教師首先要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激發(fā)學習動機,使學生“想學”
動機是學生學習的主觀能源。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因或動力。動機是一種學習的需要,這種需要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學習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里的反映,它表現(xiàn)為興趣、情感、意向、意圖、信念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學生不想學習,不愛學習,學習活動難以進行下去,常常是缺乏學習動機。教師要不斷給學生輸送動力,調動學習的情感;運用對學科的興趣,培養(yǎng)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在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是認識興趣,也叫求知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習也就有了動力。
(三)培養(yǎng)意志力,使學生“勤學”
意志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自覺行動、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堅強的意志主要表現(xiàn):在困難面前堅持不懈、鍥而不舍。處事果斷,當客觀情況需要立即作出決定時,他會毫不猶豫、及時采取斷然措施;當客觀情況發(fā)生變化時,他又會當機立斷,根據(jù)變化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善于自制,在勝利或成功時,不驕傲、不自滿;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時,不動搖、不氣餒,能以更大的毅力去克服困難。如:長跑是一項不大受青少年學生“歡迎”的運動。而長跑對于鍛煉身體和培養(yǎng)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上課之前,要先作如思想動員,并介紹長跑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如“極點”“第二次呼吸”,使學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練習時能知難而進。再通過一些科學的體能訓練安排,使學生得到合理的鍛煉,并且在測試時使學生明確“耐久跑”測試一方面是對耐久跑能力的測驗,另一方面又是對學生堅強意志的測試。通過這樣教學,使學生明確耐久跑練習的目的,從而提高了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得到了鍛煉。
(四)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興趣,表現(xiàn)出具有的積極情緒,導致了行為上愛好某項活動,從而形成行為習慣。缺乏對某一活動的興趣,就不可能產生對該活動的愛好,對該活動沒有愛,也就不可能對該活動有持之以恒的興趣,而缺乏對某種活動的興趣和愛好,一般來說,也就不可能形成從事該活動的習慣,即使已形成的習慣,也會隨著興趣愛好的淡薄而逐漸消退。反之,隨著對某一活動的興趣的形成和愛好的增長,習慣性就越強。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強調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那么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呢:一是教師在備課時要深鉆教材,挖掘教材的娛樂性,抓住魅力做文章,用其來吸引和帶動學生積極練習,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二是教師要研究組織教法,根據(jù)教材特點,研究怎么教學生才愛學、樂學;三是要采用多層次學習目標教學。教師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適宜的學習目標。適宜的學習目標具有導向、激勵和評價的功能,它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四是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吸引學生練習。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呆板和壓抑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五是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歸根結蒂在于能否獲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情感體驗。只要教師及時地加強激勵性的教學評價,對他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初中生體育興趣和愛好。
總之,體育教學具有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優(yōu)勢,但需要正確教育理論指導下進行。在教學和訓練中,倘若我們能夠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不但對造就人才有利,而且體育教學中將能夠使更多的學生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并掌握終身體育鍛煉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