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以生為本。”本文探索小學語文“自主學習”的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快樂地獲取知識。本文主要從三方面論述:①反思舊的學習方式;②探索新的學習方式;③實踐新的小學語文學習方式。
關健詞 小學語文 自主學習
我在校本科研實踐中,不斷地反思舊的學習方式,運用了“自主學習”的新方式,讓兒童在這種新的學習方式中不斷地成長起來。
一、反思舊的學習方式——統(tǒng)一、單一、唯一
舊的學習方式是在教師的支配下學習,學什么、怎么學、學多少、何時學等都是由教師規(guī)定或計劃好的。被動學習、機械學習是舊學習方式的特點。
這種舊的學習方式是統(tǒng)一的,所有的學校都是如此,所有的學科都是如此。這種舊的學習方式將學習單一為課堂學習、書本學習、接受學習、內(nèi)容學習、理性學習等。我們教育只為學生提供唯一的學習方式,師講生聽,師問生答……沒有其它的學習方式。
學習的主體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生命是多樣化的、有個性的,只要我們?yōu)檫@些個性的生命提供適合的學習方式,她們都將成為天才。誠然,舊的學習方式也能適合一些個體,事實上舊的學習方式也培養(yǎng)出了不少人才。但有幾點必須面對:一是“優(yōu)”生不優(yōu)。有的優(yōu)生高分低能,有知無慧;有的優(yōu)生有智無體;有的優(yōu)生人格扭曲。二是“差”生更差。“差生”其實不差,他只是不適應那些學習方式而言,但長期下去就會真差、更差了。就如兔子在陸地跑肯定是優(yōu)生,但到水中游就必定成為差生一樣,因為游泳不適合兔子。三是,“學”生怕學。所有的學生都按同一種單一的學習方式學習,樂也如此,苦也如此。于是有學生跳樓,有學生離家……難怪有人這樣說:中國的教育過大于功。
二、探索新的學習方式——自探、自悟、自得
我們在近期開展的悟?qū)W理念課題研究中發(fā)現(xiàn):好的適合生命個體的學習方式是促進學生素質(zhì)形成與內(nèi)化的關鍵,并運用新的“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
(一)自主學習的基本意義
自主學習是生命個體基于自己的生命過程的經(jīng)歷與體驗,在一定外部條件的作用下,進行的生命成長性的各種探索活動。
(二)自主學習的主要特點
和傳統(tǒng)程序化、千篇一律的學習相比自主學習是一種自由化學習、個性化學習,它相信靈感、培養(yǎng)悟性。具有以下特點:
自主學習主要是 “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進行思考和學習,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從中獲取的體驗”。自主學習是自然學習。自主學習是全學習。自主學習是體驗型學習。自主學習是個性化學習。
華中師大的楊再隋教授在考察完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后是這樣評價的:自主學習就是一個學生自探、自悟、自得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學生自主成長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過程。高度肯定了這種新的學習方式。
三、實踐新的學習方式——引導、引誘、引悟
在研究出自主學習的新方式以后,我們就積極地在課堂中去實踐。將新的學習方式變?yōu)閷W生的行動,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主動發(fā)展服務,促進學生的成長。
(一)引導:就是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一個導向。從而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新方式。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的情況有三種引導類型:先悟后導(鞏固學習課)、先導后悟(新知學習課)、邊悟邊導(有難度的課)。
(二)引誘:是讓課堂具有誘惑,引起學生自悟的動機。兒童的學習動機是需要外因誘導的,從而我們提出了構(gòu)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堂的設想。
這種課堂是有懸念的課堂。即下課后讓學生對課堂的發(fā)展還存關切的心情。人下課了心還沒有下課,課文的情節(jié)還在學生心里發(fā)展、課文內(nèi)容還在學生心里延伸、新的想法還在學生心里產(chǎn)生……好的課不要“上完”,留點尾巴,點到為止,達到“要知結(jié)局且聽下回分解”的效果。這樣學生就會“想”內(nèi)容的歸屬,“悟”接下去是如何回事……這叫“欲言又止”的課。
這種課堂是有“空白”的課堂。課堂設計要有意留一些空白,誘導學生去“補白”,而補白的過程就是一種培養(yǎng)悟性,再創(chuàng)課文的過程。如當學生學到興趣時,教師說:“不講了,我們來學習另一個內(nèi)容?!睂W生在課后自然會三五成群地議論開來,你悟你的,我悟我的……各種形式的“補白”都會有。這叫“無為而為”的課。
這種課是有疑念的課堂。教師的課堂要能引起學生的疑念,讓學生去懷疑,去否定,去批判……期間學生會悟出許多東西來,產(chǎn)生許多新的思想、新的觀點等,久而久之學生的悟性就高了,靈感就培養(yǎng)起來。
這種課堂是有情感的課堂。課堂要實現(xiàn)教材、學生、教師、環(huán)境四者間的情感共鳴,這要求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關注學生心理因素,保護學生的情感;調(diào)配好自己的教學情緒;營造好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讓學生留戀課堂,回味課堂……這叫“余音繞梁”的課。
這種課堂是有生機的課堂。只有激發(fā)生命活力、生機盎然的課堂才能誘導學生自悟?qū)W習。這種課堂歸納起來有如下特點:尊重生命、堅持生本、回歸生活、力求生動、體現(xiàn)生態(tài)、促進生成。這叫“生機盎然”的課。
(三)引悟:就是根據(jù)各學科的特點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我們?yōu)榇颂岢隽恕白屛弧ひ颉钡母骺茖W習策略。
語文科的“讓位·引悟”突出操做學習策略。即要求師生在“語文”中“悟語文”。語文不僅讀背,而且包括多種形式的學習探究活動:觀察、閱讀、寫日記、寫作文等。通過手腦并用的學習活動充分地將學生的動作技能轉(zhuǎn)化為心智技能,促成知識的自我生成。根據(jù)兒童學語文的特點,我們要求學語文的過程要體現(xiàn)如下幾個原則:內(nèi)容生活化、形式活動化、過程多樣化。通過“學”語文讓教材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同時在學語文中要做到六多:多觀察、多閱讀課外有益書籍、多寫觀察日記、多與同學交流、多反思。語文的自悟?qū)W習我們也為學生總結(jié)出了六種基本的方法:情境中自悟、觀察中自悟、交流中自悟、爭辯中自悟、辯誤中自悟、反思中自悟、
“讓位·引悟”突出實踐學習策略。讓學生在“觀、聽、說、讀、寫……”的各種學習實踐活動中學習并形成各項技能。這里的自主是一個自我嘗試、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過程。
讓學生自主學習任重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