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小學英語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積極開展高效課堂的研究。新課標明確提出:“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這要求英語課堂必須:是情感的課堂,要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是互動的課堂,要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師生共同探討。教學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至關重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可以改善教學,使得教學更加有效、和諧。
一、預習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新課程標準要求樹立“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理念,倡導實施“先學后教,精講精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要任務,這也是構建有效課堂、高效課堂的主要目標。課前預習是聽課前的一種預備工作,其著眼點是為學生自己“更好地學”,為教師“更順利地教”,為真正實現課堂的有效、高效打下基礎。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迸d趣能激發(fā)求知欲,對學習起推動作用??茖W的預習是課堂高效的前提,這就要教師布置好學生預習任務:一是針對預習的內容,看看那些能看得懂的,能理解的;二是找一找預習內容中看不懂的,把它做上記號;三是對于預習的內容,還有什么想法的,也把它記下來。這樣讓每一個學生面對新知識之前都有一個充分的知識與心理準備。課堂上學生會講的讓學生講,學生會做的讓學生做,學生能完成的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放在學生存疑的地方,既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課堂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課前預習恰好可以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布置的預習問題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并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這就需要教師在布置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前,自己先要做精心的準備,要對新課內容有充分的認識,預習題目要精心準備、反復斟酌,以求真正達到預習目的。
二、積極的課堂展示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形成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學生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松的良好氛圍里學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讓學生放開手腳,人人參與,積極展示,學會交流,學會研究,善于傾聽,營造陽光、和諧、高效的課堂。實現用空間換時間,用面代線,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心理穩(wěn)定了,表達流利了,思維敏捷了;在交流展示中,學生有了成就感,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實現了由模仿性學習到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轉變,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高效的課堂展示體現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是同一節(jié)課,同樣的教案,不同老師的課堂展示也是不一樣的。
課堂展示的同時也要考慮到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不應只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程度,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獨立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方法,關注學生對人生、對人類、對社會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教學中用心去激活教學內容,營造充滿真情與關愛的課堂氛圍,使教學過程成為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互動過程,成為知識交流、能力養(yǎng)成、靈魂碰撞的過程,從而造就既有理性力量又有豐富情感的人格健全的學生,實現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根本目標。
三、建立自主合作的學習小組是高效課堂的保障
要想走得快那就自己走,要想走得遠那就大家一塊走!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改革的基本形式,小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組內成員本著尊重、互助、促進、發(fā)展的原則把每個小組建設成小組成員的精神家園。要求每個學習小組完成好基礎知識的整合和挖掘工作,站在學科高度,從學科系統(tǒng)的角度去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向課本要知識,向課本要思想方法,向課本要能力。要求每個小組成員獨立高效地完成有關問題,在獨立作業(yè)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穩(wěn)定解題的情緒,堅定解題的決心,對學習有足夠的耐心、對解決問題有按部就班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科素養(yǎng)。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應該充滿熱情和激情,積極參與和展示自己,點燃思維的火把,展現自我。在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同學,提高自己。
小組活動充分體現: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按照“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關注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將學生置于一種動態(tài)、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開放性思維、創(chuàng)新和合作精神。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視作學生知識遷移、應用和活化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尊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階段特點,把學生的學習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在知識的構建過程中、在解決問題基本策略的形成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與表達,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興趣始終是課堂中的主線,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因子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強大的內在動力。小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主要是由學習活動本身和學習目的、任務引起的。我認為小學英語必須堅持愉悅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唱歌、跳舞、游戲等活動中品嘗、觸摸、聽聞、觀看和感覺信息,學到他們需要的東西,無論是學習的內容還是學習的方法,都應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因為達到學習目標的關鍵是使學生自然放松,注意力集中。
總之,高效課堂的建立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是師生共同的事情,是新課改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需要,愿我們的英語課堂陽光、和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