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 聽說讀寫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1B
0068-01
目前,城鄉(xiāng)教育條件存在明顯差距,一些農(nóng)村初中生源流向城市。與之相應,農(nóng)村初中生源減少,課堂冷冷清清,教師們愁眉不展??梢哉f,農(nóng)村初中教育在接受嚴峻的挑戰(zhàn),促使教師們進行深刻反思,改進課堂教學。農(nóng)村語文教師必須除舊布新,改進教學,抓好聽說讀寫,創(chuàng)造課堂教學精彩。
一、繪聲繪色引佳境,引導學生“聽”
一個枯燥無味、毫無生氣的課堂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相反一個繪聲繪色、興趣盎然的課堂會使學生樂于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語文教師如何繪聲繪色地教學課文,引導學生步入課文豐富多彩的境界中,傾聽課文動人心弦的話語?
以《在山的那邊》這首詩歌為例,詩歌的訴說方式含蓄婉轉(zhuǎn),旨在言外,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困難,尤其給一些農(nóng)村學生學習帶來了困難。由于一些農(nóng)村學生家長思想封閉,很少為孩子購買課外讀物,導致孩子知識面狹窄,缺乏語文素養(yǎng)的積淀。語文教學應以“聽”作為教學重點之一,教師可以把課文教學置于比較廣闊的空間,繪聲繪色地描述課文一些內(nèi)容,填補學生課外閱讀的空白,引導學生饒有趣味地聽,把知識點匯聚成知識面。從作者角度來說,詩興產(chǎn)生并不是偶然的,與自身經(jīng)歷和命運息息相關(guān)。引導學生體會詩的含義,教師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向?qū)W生講述詩作者的生平,學生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堅定不移地向布滿荊棘的理想征途行進者的形象,并與之產(chǎn)生共鳴。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情基調(diào),拓展知識面,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拋磚引玉練思維,引導學生“說”
《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意思是老師走學生也跟著走,老師跑學生也隨著跑。這種亦步亦趨的教學方式被現(xiàn)代教育嗤之以鼻?,F(xiàn)代教育提倡教師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對知識總結(jié)的能力。農(nóng)村學生生活空間比較封閉,接觸新鮮事物機會較少,思維模式比較簡單,想問題不全面深刻。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以一個問題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思維,讓他們組織語言說出自己見解。比如,“小時候,我長伏在窗口癡想,山那邊是什么呢?媽媽說,是海?!笨僧斪髡叻^山之后所看到的仍是山,他大失所望。教師可以在此設置疑問:“作者的母親是否在騙作者呢?你認為山的那邊是什么?”學生學習這首詩的過程中,就會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潛移默化地提升思維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進行思維的碰撞。每個人想問題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學生思維碰撞的過程也是思維拓展的過程,有利于對問題多角度分析。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就會深入理解詩人取象于山和海的深刻含義。教師拋磚引玉,引導學生說,體會詩意、講述詩意,比直接灌輸課文知識更有效。
三、詩讀百遍其意見,引導學生“讀”
校園朗朗讀書聲清脆入耳。古語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但是不講究方法的多讀和機械的讀往往效率不高。教師引導學生講究讀書方法,靈活多變地讀,才能使學生產(chǎn)生樂趣,受到啟發(fā),取得讀書效果。怎么樣讀才更有效呢?這因教材特點而異。無論朗讀何種題材、體裁的課文,都需要學生訴諸情感去閱讀。教師應從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入手,引導學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中,激發(fā)學生飽含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語言文字的節(jié)奏韻律和深刻意味;還可以分組、分男女、分角色進行朗讀。這樣,學生多種形式進行朗讀,就不會覺得厭煩。
就詩歌教學來說,詩情跌宕起伏,意境壯闊高遠,主旨深刻,給予人啟發(fā);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為小組,各小組想出有新意的朗讀方式進行朗讀。這樣,學生就會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在朗讀中體會詩歌趣味。教師并不是對學生放任自流,而是為學生提供自主創(chuàng)新、自主學習的空間,豐富課堂閱讀方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改變農(nóng)村學生不愿意讀、不敢讀、不會讀的現(xiàn)狀。
四、旁引博證筆下句,引導學生“寫”
筆下功夫需要鍛煉。有些教師提倡學生寫日記,長積月累地提高寫作水平。但是,很多學生未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往往兩天打魚三天曬網(wǎng)。少數(shù)學生即使堅持寫日記,寫的是滿紙流水賬,其寫作水平提高不明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呢?農(nóng)村學生課外閱讀量較少,缺乏名言警句、傳奇故事等作為寫作材料。他們作文表現(xiàn)為思想膚淺片面,語句枯燥直白,缺乏生趣和可讀性。因此,教師應從根本著手,豐富學生寫作材料。比如,可引導學生每天關(guān)注新聞大事,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就此新聞進行評論,學生寫文章就會觀點鮮明、富有新意。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從書刊上摘抄一些新鮮語句與大家分享,在作文實踐中加以運用。此外,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文有關(guān)片段閱讀教學,引導學生練筆,學習作者寫作手法,運用到自己寫作實踐中,從而更好地表達思想感情。
可以說,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框架,所以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師應切實抓好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以全面提高農(nóng)村初中學生思想文化素質(zhì)。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