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qū)W理念”是廣西貴港市教育局原局長姚偉文提出的著眼于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主要從學習的理解、學習的視野、學習的方略、學習的過程、學習的要求等五方面展開,指出“教以生為本,教是為了不教”是學習的本質(zhì)要求;而“學以悟為根,學是為了活學”則是學習的根本要求?!拔?qū)W理念”以“感”為前提,以“悟”為根本,以“感”與“悟”的有機結(jié)合作為支點,使學習理念成為了一種反映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要求和學習過程內(nèi)在規(guī)律性的新的學習觀念。
作文感悟法,就是給學生提供借鑒點多而且優(yōu)秀的范文,讓學生認真閱讀,細心感受,然后總結(jié)出從中感悟到的可以借鑒的內(nèi)容和方法,進而運用感悟到的內(nèi)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來進行寫作訓(xùn)練。
以下面一篇散文為例來談?wù)勥@種方法。
1.閱讀范文:
此生從未去過江南,徘徊于山水之間,那一片煙柳繁華時常搖曳在夢中??磻T了浩蕩金風中起舞的白樺林,看慣了茫無邊際的林海雪原,在天蒼地茫之中,心里就下起了杏花春雨,籠罩了古詩中的四百八十寺。
仿佛展開了一幅畫卷,千里鶯啼,水村山郭,緩緩繪成了夢里清麗溫婉的背景。沒有寒冷,沒有冰封雪蓋,有的只是楊柳微風,杏花春雨,有的好似永遠是人間最美的四月天。將腳步放逐于幽深的雨巷,讓心輕輕地承載丁香的惆悵。在那樣的情景之中,哀愁也變得美麗起來。
江南的女子,該都是亭亭玉立,淺笑低回,駕一葉蘭舟,輕舒皓腕,采一朵火紅的蓮,于時光深處悠悠而來?;蛉嗣嫣一?,倚墻嗅青梅,或秋千院落,裙裾飛揚,或蹙眉深坐,挑盡殘燈。千般情態(tài),萬種風情,那張微笑的臉,從婉約的宋詞深處慢慢地漾上來,直印進我向往的心里。
江南的男兒,該都是滿腹才華,風流倜儻,輕搖紙扇,漫步于薄霧輕籠的郊外,或思飲艷遇,或提酒攜樽,登樓作賦,把一片情懷揮灑于山水之中。他們的詩詞歌賦,讓江南的歷史承載了太多眷眷的深情。讓遠在天涯的我,于書卷的清芬中神飛千里。
江南的才子佳人,男兒的才思,女子的多情,相遇后便演繹出許多故事。于是便有了男兒的銘心之思,女子的無邊清怨。有些故事,歷盡千年,早已成為后人口口相傳的傳奇,成為一份直指人心的美麗。
其實,更吸引我的,是江南的歷史底蘊。無數(shù)次的興衰更替,造就了它滄桑的厚重。江南的風物,吸引了無數(shù)統(tǒng)治者的心,他們一心想占領(lǐng)江南。江南在他們的夢里,是一個欲望。當時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曾引得金主完顏亮親臨江南,在西湖上,飽覽江南名勝之后,慨然寫下:“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庇纱丝梢娖渲尽?/p>
有春風十里,珠簾漫卷,也有故壘蕭蕭,山枕寒流。無邊風月,映襯著滄桑之美。這就是江南,水蘊靈性,山藏厚重,人擁至愛。這樣的江南,怎能不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向往之地?
我夢里的江南,如一朵潔白的蓮花在緩緩綻放。
2.學生自主探討,積極去感悟,把眾多的感悟點理清楚,形成最終的感悟收獲。可借鑒的知識點如下:
可以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來作文,運用間接得來的經(jīng)驗,可以寫出精彩生動的文章。
比喻、引用、化用唐詩宋詞中有關(guān)江南的詩詞句,可以讓文章的語言很出彩。
散文體現(xiàn)了“形散神不散”的特點:用女子、男兒、才子佳人、歷史底蘊來充實文章內(nèi)容。
四字短句的運用,能讓作者的情感深情流露。情感外露類的文章可用此法。
平時要了解歷史文化名城,關(guān)鍵時刻就是絕佳的寫作素材。
向往名勝古跡:洞庭湖、岳陽樓、黃鶴樓、蘭亭、赤壁、醉翁亭、石鐘山、北固亭、桃花源、天姥山……
向往人物:陶淵明、李白、杜甫、司馬遷、李清照、辛棄疾,諸葛亮、杜甫……(風雅之事、憂國憂民、英雄壯舉、壯志未酬……)
對某處地方的向往,不能單敘地方景物,要有底蘊的東西在其中,如人物事跡、精神風貌、歷史典故、民族精神……
3.快樂寫作。揣摩了范文,收獲了感悟,之后就是快樂寫作了。學生可以天南地北、天馬行空地根據(jù)自己感悟到的內(nèi)容與方法進行練筆?;蛞月?lián)想與想象取勝,或以語言精彩見長,或以歷史底蘊顯深厚,或以名勝古跡表情懷。因為悟到了寫作中的一些竅門,所以學生的作文中出現(xiàn)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真正做到了“悟文而作文”。下面是優(yōu)秀的作品展示,我們從學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到他們“悟”痕跡。
佳作1:《但愿長夢不復(fù)醒》
我想我一定是夢游了,不然怎能這樣幸運地和你,詩仙李白一同看世界、品人生。
年輕的你有著“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壯志凌云,我跟隨你出三峽,泛洞庭,東游吳越,北上太原,游遍大江南北。走過山迢水遠,穿過云繚霧繞。我們來到這入蜀之路,在這里我看到的是天梯石棧,沖波逆折、枯松倒掛,飛湍瀑流;聽到的是悲鳥號古木,子規(guī)啼月夜,連我也要感嘆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步入中年的你,并不因年長而銳減飄逸豪邁之氣。此時,你應(yīng)邀入宮,供奉翰林,演繹了一段“力士脫靴,貴妃捧墨”的傳奇。一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唱出多少豪氣??赡氵@位御用文人,因小人排擠,僅一年便被賜金放還,從此你不再受宮廷的羈絆,浪跡天涯,以詩酒自適。
走出黑暗的朝廷,天地為之一寬。在青山綠水之間放歌,在花影迷離之間暢飲。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仕途不暢那又怎樣,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身清貧那又怎樣,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我們烹羊宰牛,一飲就是三百杯。你徑須沽取斗酒十千,灑下了一路豪邁,飲出了一世英名。
盡管之后你受判長流夜郎,最終在寂寞飄然中遠去,但那又如何,你自己將清新飄逸的文筆飛揚了大唐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盛唐詩酒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的不朽贊譽。
與你一同走完這轟轟烈烈傳奇的一生,我的夢也醒了,此時的我意猶未盡,體味著你教我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暮肋~與不羈。我愿長夢不復(fù)醒,與你在月下共酌,同銷那萬古愁情。
佳作2:西塘尋夢
西塘,一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江南水鄉(xiāng)女子,靜靜地橫臥在浙江嘉善太湖東南流域的水網(wǎng)地帶,展露著自己令人心醉的絕妙風姿。她激動著多少人的思潮,引動著多少人的遐想,更牽動著多少人的夢境!
西塘尋夢,便是我的夙愿。
一部美國的《廊橋遺夢》,無論是小說抑或是電影,都曾經(jīng)那么強烈地震撼著我的心靈。羅伯特金凱和弗朗西斯卡在廊橋上展開的愛情故事,深深地銘刻進我記憶深處。自此,“廊橋”在我的字典里,就有了特殊的含義。
西塘是個小鎮(zhèn),水河繞街道流淌。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都搭起斜斜的屋面,形成長長的廊棚,保留著明清時期水鎮(zhèn)街市的遺風“街衙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筑”這就是西塘的最大特色。吱吱嘎嘎,人力車的輪胎壓著古鎮(zhèn)的青石板路,一路清風吹拂,穿行在粉墻帶瓦之中。稍傾,便到了“送子來鳳橋”。這就是典型的“廊橋”?!袄葮颉笔莻鹘y(tǒng)文化的延伸,保持著民間淡泊和樸素的風格。不知道西塘的“廊橋”是否演繹過像羅伯特 金凱和弗朗西斯卡那樣綺麗的愛情故事?且看這座“送子來鳳橋”是否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我沉浸在美妙的夢想之中。
游西塘,不能不說西塘的弄堂。
“門前街道屋后河,深長弄堂白條多”。作為市鎮(zhèn)和宅屋建筑的一個部分,有著深邃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僅可作行人的通道。然而西塘的弄堂,它既是民居,又是小街,還是商鋪。故此,西塘人把弄堂看成是他們的命脈。
最有趣的是那條總長68米,寬僅0.8米的“石皮弄”。因其地上鋪的石板薄如皮而命名。它又深又長,又暗有狹,幽深曲折。雨天行走,一把傘就撐滿了整個弄堂;兩人相遇,必須側(cè)身而過。弄堂兩邊是深宅高墻,打開各自的窗戶,可以倚窗談心,交手傳筒。如若張生和崔鶯鶯在世,也用不著紅娘忙乎了。
西塘的夢,穿越歷史的隧道,就飄飄忽忽在這些謎一般的弄堂之中。
告別這位清新婉約的江南水鄉(xiāng)女子,心中留下一串串如咀嚼橄欖般的回味無窮的夢。
西塘尋夢……尋夢西塘
總之,引導(dǎo)學生去感悟,培養(yǎng)學生感悟能力的方法是多樣的,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更好的方法。這里只是談了一些自己淺陋的見解和做法,還有很多內(nèi)容需要去學習和改進。在這里拋磚引玉,期待收獲更多的感悟。
參考文獻:
1.《感悟?qū)W習》 姚偉文
2.《生本教育》 郭思樂
3.《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