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賞識學生的閃光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賞識 自信 學生 鼓勵
眾所周知,只要有班級存在就有會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之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班主任就是這樣的班級中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時每分都要開展的就是德育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費時費力而又可能收效不大的是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轉化后進生是每一個班主任所肩負的重大而艱巨的任務,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責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我們的班主任同仁想出了很多絕招和妙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班主任轉化后進生工作策略方法是全面了解學生,賞識學生的閃光點。
首先,本著多鼓勵、少批評;多溝通、少抱怨的原則,走近學生
美國著名心理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zhì)是被人欣賞的渴望?!辟p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賞識對于成長中的孩子是至關重要的,賞識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動力。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樹立信心。在工作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是促使學生自身充分發(fā)展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性格開朗、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其所達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們的預料。
八年級時,我班轉來一名學生董某,作業(yè)不完成,而且書寫很亂,上課無精打采,一副懶散樣。多次說服教育也不見效。后來,我經(jīng)過多方了解,得知他的父母離異,和父親一起生活。由于父親忙于工作,對孩子疏于管理。學習更是不能輔導。迎新年畫展,出人意料,他竟拿出裝裱好的一幅畫《葉公好龍》, 是他在課下臨摹的。 在場 的幾位老師贊嘆不已。我抓住時機說:“看董某畫的真不錯,栩栩如生,繪畫方面非常有潛力。畫中的落款和題字是你寫的嗎?毛筆字很見功力,一定下了不少功夫。”他說是請別人代寫的。我非常惋惜地說,如果你能自己寫這么好的字就更棒了。你沒聽說過哪位畫家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請別人題字、落款吧。聽我這么一說,他慚愧的低下了頭。我激勵他說:“我相信總有一天你自己可以做到的。”他后來不但能把作業(yè)按時交上來了,而且書寫也比以前工整多了。我時不時的夸獎他幾句,提出不足之處。后來,他的學習一天比一天有進步。當然,我班的板報、校園的板報每回都少不了他幫忙。一學年下來,他的學習成績有了進步,家長反映在家也比以前懂事了。
賞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賞識不是獎勵。
賞識是對孩子所付出的努力或作品中某一特色給予肯定。獎勵是孩子完成某件事情時,對其結果的肯定。獎勵,注重物質(zhì)方面;賞識重在精神方面。孩子的最佳獎勵是內(nèi)在衍生的成就感,而不是來自外在的大人的夸獎和贊許。我們不排除獎勵的可用性,提倡應適度使用它。避免無效的、負面的夸獎,大人應便夸獎為鼓勵,讓孩子從大人的鼓勵中建立自信、提高自尊。過多的物質(zhì)獎勵,并不能激發(fā)孩子的內(nèi)在積極性,反而助長了他的惰性。
其次,鼓勵要真誠、熱忱。過于平淡或高亢的語言,無法傳達真心真意。對孩子的鼓勵必須真誠、熱忱,不需要夸張的語言或動作,那會讓孩子覺得虛偽,產(chǎn)生反感,不屑一顧。
總之,一句親切溫和的語言,一束溫柔而鼓勵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激昂的動作,都會給孩子以強有力的支持。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賞識之中,他就學會自信。每位家長和教師,請不要忘記適時適度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讓你的孩子在賞識中健康成長吧!